常伟 刘然
不少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天开展远教工作的最大障碍就是活动场所的取暖问题。如取暖不到位,错过了开展基层远教培训的最佳时机,无论是对受教者还是对施教者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前不久,记者在黑龙江省穆棱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解决冬季取暖问题的一些经验做法,深感可资借鉴。
冬季的窘迫
为什么冬季取暖问题会长期困扰北方地区的基层远教站点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一个“钱”字。一方面是村集体可支配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供求双方在“钱”上产生的矛盾,使很多村集体只能望“热”却步。
穆棱市以往采用两种方式解决活动场所的冬季供暖问题:一种是依靠传统散热器;另一种是采用电加热设备。近些年,传统供暖成本越来越高,一个活动场所每年就需要近万元,每次使用还需注水放水也非常麻烦。电加热设备就更不必说了,费用一点不少,取暖效果还不好。八面通镇山东村以前就是使用电热风取暖,热量只能辐射周边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学习开展不了,人都给冻跑了。其实,穆棱市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还是蛮高的,尤其是在冬季农闲季节更为迫切。因此,能否找到更经济实惠的供热方式就成了远程教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
有温度,才有远程
为了寻找新的供热方式,穆棱市远程办做了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工作,并发动各村都积极想办法。2014年年末,有几个村级站点先后取得了“突破”,其中既有洋路子,也有土办法,用电影《地道战》里的名言说,就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
首先是西河村使用的电热膜供热法。这种办法起源于韩国,是以电力为能源,通过红外线辐射进行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优点是取暖效果好,而且可以在18℃到28℃之间随意控制室内温度。缺点是安装和使用成本还是有点高。西河村总共铺装了140多平方米电热膜,每平方米的材料费是140元。村支书薛锡民特意做了个测试:每100平方米一天要消耗60度电,按当地电费收取标准每度电0.93元计算,整个冬天需要大约7000多元电费。
其次是山东村采用的土风炉取暖法。它的原理是通过给空气加热,再利用鼓风机将热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取暖的目的。这种土设备优点很多,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记者走进山东村远教活动室时,村民正在很认真地观看黑头羊养殖课件,室内温度达到了25℃,有很多人都把厚重的棉衣脱下来搭在椅背上。记者到风炉房看了一下,这种土风炉的炉体是用钢板焊接而成,上热很快,使用方法也简单。村支书朱臣民介绍说:“早上八点集中学习,只须提前20分钟引上火,再往炉子里压两锹煤,培训开始前室内温度就能达到24℃,一直能持续到培训结束。这炉子可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最后是共和村采用的电风炉取暖法。这种电风炉实际上就是土风炉的升级版,工作原理与土风炉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这种有厂家有品牌的电风炉比自制的土风炉更美观、更经济、更实用。由于能批量生产,因此降低了造价。一台自制土风炉造价约需5000元,而共和村的电风炉从购买到安装总共才用了3600元。这种电风炉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不挑食”,什么玉米秸、树枝丫,都可以当热源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再添一把柴
为了将这些经验迅速推广出去,使广大基层远教站点彻底摆脱“冬季困局”,穆棱市远程办利用召开村两委班子选举动员会的间隙,第一时间向各村负责人介绍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供暖问题的新方式新办法。鉴于电风炉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更为突出,远程办让共和村负责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电风炉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并要求还未解决供暖问题的村在一周内确定自己的解决方案。
穆棱市远程办在这个冬天点燃的这把火也温暖了周边县区。牡丹江市远程办的领导专门到共和村做了相关调研,并在第一时间将他们的经验做法推荐给了其他县区,这也引发了其他县区极大的兴趣,纷纷来穆棱取经,争相效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