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难求”引发强烈关注

2015-04-07 14:37
环球时报 2015-04-07
关键词:烧纸扫墓逝者

●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特约记者 李珍 李大明 青木 ●本报记者 苏静 ●甄翔 柳玉鹏

这是传统的推陈出新还是虚荣拜金向墓地的延伸?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祭祀扫墓无疑是许多中国人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围观中国这项古老习俗之际,一些外媒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在扫墓时不仅烧纸钱,简直是“无所不烧”,从“iPhone手机”到“LV包”,从“法拉利豪车”到“豪宅”和“房产证”,甚至烧上了“二奶”。《日本时报》形容道:“传统与21世纪的消费主义在中国清明节相遇了。”法新社一面质疑这是“虚荣之火”,一面又引述专家的话称,“任何对先人表达尊重的物品都合乎情理,烧iPhone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对这种“以烧为主”的祭祀方式或“大开眼界”或不解的同时,有外媒则将目光投向中国对“文明扫墓”“绿色祭奠”的呼吁,以及有些地方殡葬消费高企、民众担心“死不起”的抱怨与调侃。而网上纪念平台、数字化纪念方式的流行和“代理扫墓”服务的出现则再一次让人感叹:世界变化太快!

“燃烧的拜金与虚荣”?

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正好也是西方的复活节。《今日美国报》当天刊文称,美国人忙着寻找复活节彩蛋,中国人则忙着烧纸钱和纸制的iPhone来祭拜死去的亲人。每年中国清明节都会激发企业家的创意,他们希望从中国人祭拜死者、让他们“死后生活”更舒适的传统中大赚一笔。纸制iPhone等各种祭祀物品在街边小摊和网上热卖,一个也就几块几毛钱。这些创意烧纸产品要跟主流的冥币竞争,而现在人们上坟时能烧的物件真是越来越多了。报道称,清明节作为全国性假日连歇三天,是传统祭祖的日子。公众祭祀活动包括陕西省黄帝陵举办的大型祭祖活动。北京还设立了网上平台邀请民众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清明祭祖‘推陈出新:燃烧的拜金与虚荣”,“德国之声”5日以此为题称,当今的消费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祭祀这个古老的传统。如今中国人在清明节不仅可以给先人烧纸,也可以烧“法拉利”烧“房产证”烧“二奶”。一家制作纸质祭品的作坊主介绍道,纸扎的麻将桌、首饰盒还有香烟销路很好。另外也可以买到仿真的房产证以及牙膏、牙刷、鞋帽等“实用”物品。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中国清明节的纸质科技产品模型比真品还要先进,虽然iPhone7和三星GalaxyNote6还未发布,但广州已经出了纸质模型可以烧给过世的先人用了。iPad、iPhone等各种苹果产品模型一套卖10元,三星产品一套也卖10元,不过三星产品这一套里包含的品类更多,似乎也反映出真实世界中的产品差价。新祭品也不局限于通信领域,奢侈品手提包和化妆品也很受欢迎,或许冥界对这种知识产权侵权也能网开一面吧。对喜欢旅行的逝者而言,还有飞机、游艇、奔驰车等纸祭品可选。日本“聚焦亚洲”网站收集了中国网民的反映。报道称,针对有媒体质疑“把逝者去世后多年才出现的东西(如iPhone)烧给逝者,逝者会使用吗”,有人留言称“不是可以让乔布斯去教他们吗”,“把说明书也一起烧了,不就行了吗”,这些评论被中国网民称作“神回复”。

“在一间农家屋里,金光闪闪的手表和智能手机堆成一堆——当然都是纸扎的清明节祭奠用的。”法新社还专门采访了河北省一家制作祭祀产品的作坊。报道称,21世纪的消费主义正在改变中国由来已久的祭祀市场。蒲女士的工厂是藏身于河北老旧小院中的众多作坊之一,当地农民让河北成为中国丧葬产品的一大中心。蒲女士制作纸扎的iPhone和LV包。她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死人服务。过去我们种玉米和土豆,日子很紧。这个(做冥币等)比种田更挣钱。”

也有媒体强调了中国对“绿色扫墓”的倡导。英国《金融时报》5日以“中国试图扑灭墓地烟火”为题称,中国呼吁公众以更绿色的方式祭奠死者,提倡低碳扫墓过清明,不要搞什么烧纸保时捷、纸小秘的低俗之举。浙江地方政府呼吁农村推行绿色文明过清明,鼓励通过鲜花、诗歌、音视频等形式纪念逝者。北京则鼓励绿色丧葬,包括骨灰撒入海中等形式。不过环保人士和公墓管理人员表示,让大陆公众清明节不烧纸还需要时间。一名公墓管理人员说:“烧纸的传统很难一夜之间就转变过来。”有报道显示,今年新型绿色扫墓风气的推广仍不够。西安媒体刊登了居民焚烧时下流行的日本电子马桶盖纸模型的照片。

“清明节传统走向数字化”

祭品化为乌有,这是不是虚荣之火?法新社5日提出这一问题后称,今年清明节,中国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烧纸钱、焚祭品等不文明祭扫行为的管控,抵制祭扫活动中的迷信行为和低俗祭祀用品,创造文明低碳祭扫的良好社会环境。国有媒体批评烧纸加重了空气污染。民政部下属机构一名专家说,在烧纸祭祀传统中加入商业元素,包括纸房子、跑车和情人等,一些人会认为这种做法比较低俗。他补充道:“我个人认为,任何对先人表达尊重的物品都合乎情理,烧iPhone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

“客观说,烧这些东西,更多的是趣味和好奇心。虽然这种趣味和好奇心对社会没什么必要,但不一定有多大含义,不用过度引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烧这些“怪东西”主要是因为在墓地周围有卖,一般也不是专门寻找去烧的,所以不能扩大到迷信、拜金、狂热的层面。同时也应该看到,烧纸并不是最好的祭拜形式,不利环保,甚至可能引起火灾。我们应当倡导文明扫墓,文明祭祀。现在社会缺少对于殡葬仪式和规范的共识,祭扫没有明确的程式。应该讨论一些共识的程序,表达对先人的尊重,和继往开来、慎终追远的意义。比如把三鞠躬、献花等规范化,简化程序,庄重大方。

东亚邻国日本没有清明节,但每年夏天有一个类似清明节的盂兰盆节,是日本人祭扫的重要节日。日本人过盂兰盆节的传统方式是点火堆、放河灯等。日本各地方政府和民众往往共同举办统一的公共纪念活动,代替各家烧小火堆的散乱祭祀活动。这样就减少了环境污染和不安全因素。《金融时报》5日援引南京一名研究人员的分析说,更绿色的清明节本身并不会对减少空气污染发挥很大作用,重要的是让环保理念植根于所有中国人心中。

“中国清明节传统走向数字化”,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将目光投向清明祭祀的新方法。报道称,清明节是中国人纪念逝去亲人的时节,家庭成员往往会清理坟边的荒草,焚香献祭等。27岁的北京人小魏却选择网上祭奠去世的祖父,而不是实际前往祖父坟上。从2003年祖父去世后,小魏一直选择这种网上纪念的方式。她说:“祖父看着我长大,我不会忘记他对我的好。”小魏是越来越多放弃传统清明祭祀方式而选择网上纪念先人的中国人之一。只需点击鼠标,用户就能为去世的亲人建起网上纪念站,发布逝者照片,上传视频、悼文等以表达哀思。

韩联社6日称,在今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中国掀起了祭奠抗日老兵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牺牲者的热潮。不少受害者遗属来到各种纪念碑前,在肃穆的气氛中泪流满面。而在网上参与各种祭奠活动的人也很多,人们通过网上平台对殉国先烈表示敬意。《印度时报》称,环保丧葬在中国的接受度逐步提高,去年火化率接近50%,有助于加强环保,节约土地。中国民政部门鼓励人们选择更节约土地和生态友好型的丧葬方式,包括骨灰撒入大海、撒入花木丛中等。

“一墓难求”需破解

并非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韩国KBS电视台5日称,清明节在中国是祭扫祖先墓地的日子,但最近中国却出现了“代理扫墓”服务,这种服务可不单是清除墓地杂草和献花,甚至在完全不认识的人的祖先墓前焚香并行跪拜大礼。在河南郑州,有人明码标价,在坟前痛哭1分钟需支付300元人民币。但是这种“代理扫墓”在中国引发争议,因为祭扫的是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怎能雇用别人代劳?台湾《旺报》称,精明的中国商人推出代人扫墓服务争取清明商机,淘宝上有不少店铺推出全国代人扫墓服务。有人称赞这种服务为那些远离家乡无法回乡祭扫的人提供了新的选择,但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很荒唐。

“清明节之际,中国殡葬消费高成焦点”,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日以此为题称,和往年一样,殡葬消费高、“治丧难”、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家官方媒体都报道了中国一些地方墓地难求或者价格昂贵的情况。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以“墓地价高,中国民众担心‘死不起”为题称,北京低档墓近4万元人民币,中档墓约7万元,高档墓达几十万元,使得北京消费者认为公墓消费过高。相比之下,紧邻北京的河北廊坊等地的公墓价格则在1万元以下,北京“一墓难求”因此催生异地买墓的趋势。

韩国《亚细亚经济》6日称,今年湖南株洲4平方米的墓地居然卖近30万元人民币,而上海华亭某公墓的最低价格也在人民币6.5万元,这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中国前100座城市的新房价格大约为每平方米1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死人墓地贵过活人住房。为解决丧葬引发的社会问题,中国民政部制定了2020年生态安葬率40%以上的计划。但是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猜你喜欢
烧纸扫墓逝者
烧纸变钱
纪念
纸钱炉
墙壁
笑着说再见
送钱
最大坟场
烧纸
清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