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永
(大连建发建筑设计院)
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项目
周长永
(大连建发建筑设计院)
地理位置、南北高差、立面风格、半地下车库、双门厅、节能设计
开发区 规划 公建 住宅 英式 户型
我们这个项目全称为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教学区,我主要介绍的是 1#楼。项目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金七线北侧,引碧管廊南侧。北高南低自然地面标高约在19.46~28.89米之间,周围道路标高在19.40~23.76米。场地现状高差较大,需要整理成为建设用地。该地域气候条件优越,属典型的大陆型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0.4℃,极端最高气温为35.3℃,极端最低气温为-21.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6%,绝对湿度为 10.9tpa,年平均风速为3.65m/s。地形地貌较适合建设,整个用地内沿城市道路设有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线,采暖热源采用城市热网,水、暖、电各类管线分别引入单体建筑。在整个场地的规划中,紧临城市主干道,场区内对城市道路有两处车行出入口,两处人行出入口,场区内形成便利的道路网,同时满足消防及交通运输的要求。
这块地的规划设计条件是这样的,总用地面积是28681平方米,建筑密度是23.31%,容积率为0.84,绿化率为30.00%。我们在研究了规划设计条件后,做的几个方案,最终主推这个方案,并且得到了甲方的认可。我们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应地块与城市道路的景观关系,同时通过了解拟建的周边自然环境的特点,有意地给予协调和兼顾,从整体上把握自身形象,为提升区域性自然空间作出贡献。建筑形象的立意上,我们在探寻和把握新建筑同周围环境之间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力求平面功能合理,分区明确,功能齐全、便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新建筑充分融入周边的环境,体现在一种立面均质的肌理和干净的表皮。在建筑风格上,同周边自然环境详协调,确定为简洁的现代风格。同时地块内两组建筑互相呼应,一组建筑沿金七线布置,坐落在场地西北角的一组建筑与其错落布置,使空间更加通透,整组建筑高低错落,浑然一体。根据规划条件要求及基地地形情况,在规划布局中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在建筑周边布置消防车道,有利于对本楼进行及时扑救,在总平面布局上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方便,营造人性化的环境,注重生态环保,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息。由于用地地形呈方形,建筑结合地形,教学区 1#楼沿金七线布置,通过建筑形态是主入口处形成学校的入口广场,场地西北侧为活动中心的生活区,东北侧为活动中心操场,北高南低自然地面标高约在19.46~28.89m之间,周围道路标高在19.40~23.76米。场地现状高差较大,需要整理成为建设用地。主要人流从场地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中部和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西部进入,交通便利。场地设有两个车行出入口,由于场地地理位置的局限有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中部和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西部等人行进入。地面停车10辆,设在教学区1#楼南侧,考虑到校园内主要为中小学生,尽量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内。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4150.41平方米,是由三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1#楼为教学区,建筑面积为14424.7平方米,2、3#楼为生活区, 2#楼为4594.88平方米,3#楼为4826.99平方米。
我们的 1#楼其独特的建筑形态,与场地和建筑围合出来的独特建筑空间,形成了其优美的、充满强烈人文气息场地空间,建筑之间布置景观绿化,给人们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受,沿道路形成绿化带,景观错落有致,动静分明,提供了良好的室外休息、交流的空间。1#楼考虑其特殊的功能和在学校中的地位,在总体规划中其所在位置处于校园的最南面,面向金七线,成为整个校园的面向城市道路的展开面和风景线。建筑布局呈U形,为南北向布置,有利于建筑的采光与通风,创造宜人的绿化环境景观,同时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休闲场所。建筑功能组织合理顺畅,交通流线互不交叉干扰,建筑间满足合理的间距,以达到教室、办公等用房尽可能多的采光,良好的通风。场地精心进行了绿化、铺装、小品、竖向、环境设计,在防火、防灾、采光等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1#楼主入口正对主入口广场,建筑正对广场侧设地上停车位。在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1#楼用地内进行了充分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既达到外来人员的便利到达,同时也方便校园内师生的方便利用。交通流线合理有序,并达到室内外空间的衔接顺畅。在建筑周边设有环形消防通道,消防车可以通行并能方便地进行扑救。在 1#楼楼南侧布置地面停车位,方便车辆就近停车。出入口的设置,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 1#楼处于校园主入口景观轴,为方便使用,针对各人流设置以下几个出入口,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 1#楼为坐落校园景观主轴线,因此主入口设置在建筑中间面向校园主入口广场,建筑北侧设置对四个出入口,分别为教学楼位置两个出入口,教学综合楼两个出入口(包括报告厅的出入口)。建筑东西两侧各设置1个消防疏散口。
建筑平面设计力求平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内部交通组织简洁明确,各部关系一目了然,并大量引入自然光线。以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与优越的休息环境。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由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换热站、热水泵房。一层为烹饪教室、陶艺教室、烧陶室、活动教室、消防教育馆、展厅、气象馆、总务仓库、总务科、保安休息室、教学器材库、多功能礼堂厅、变电亭、广播室、宣泄室、值班室及消防控制室、医务室药品室兼校医办公室、观察室、消防训练塔。二层为活动教室、法制教育馆、射击馆、军史馆、活动教室、水族馆、海洋资源馆、海洋生物标本馆、地震模拟馆、天象厅。三层为科普教育馆、禁毒教育馆、青春期教育馆、农作物标本馆、农具馆、青春期教育馆、活动教室、民俗馆、交通安全教育馆、微机室、器材库。四层为人防教育展馆、专长教师工作室、教师办公室、学生阅览室、书库、教师阅览室、环保教育馆、器材室、工会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五层为报告厅、档案室、科室、财务科、主任室、副主任室、接待室、党务与工会办公室。建筑形象的立意是探寻和把握新建筑同周围环境之间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力求平面功能合理,分区明确,功能齐全、便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砖红色面砖和青灰色石材为外立面材料,使新建筑充分融入周边的环境,体现在一种立面均质的肌理和干净的表皮。在建筑风格上,同周边自然环境详协调,确定为简洁的现代风格。同时地块内两组建筑互相呼应,一组建筑沿金七线布置,坐落在场地西北角的一组建筑与其错落布置,使空间更加通透,整组建筑高低错落,浑然一体。建筑地下一层,地上5层。建筑层高,地下一层为3.8米、一层4.2米、其余3.9米。建筑总高度为21.90米。我们共设有五部疏散楼梯,教学综合楼有三部疏散楼梯,教学楼有两部疏散楼梯,其中教学综合楼有一部电梯,疏散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这个项目从方案到施工图都是我独立完成的,虽然项目不大,但我从中收获很多。在前期调研及参观了很多类似的建筑,方案也反复数10次之多。也是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细节工作,后期施工图阶段工作量相应轻松许多。能完成这样的一个项目对我个人成长而言也尤为重要。
S6
B
1007–6344(2015)01–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