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争当“土行孙”——一位普通上海市民的民防记忆

2015-04-07 22:14杨定青
生命与灾害 2015年3期
关键词:防空洞民防洞口

人人争当“土行孙”——一位普通上海市民的民防记忆

陈根贵(60年生人,1972年时上小学五年级)平时言语不多的他,在读书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皮大王”,当被问及40多年前的珍贵记忆,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那时五年级的学生‘学工’的一个内容就是挖防空洞,防空洞的地点就在教学楼的旁边。1972年第一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停课两个月,参加挖防空洞的劳动。”陈根贵回忆起儿时的这段经历显得神采奕奕,“不夸张地说,当时真是人人争当‘土行孙’,土头土脸把‘洞’挖。”

那时“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不仅学校有军宣队进驻,连学校的年级建制也实行军事化,不叫几年级几班而是叫几连几排的,陈根贵所在的班就叫五连三排,相当于现在的五年级(三)班。

劳动竞赛开始,看谁挖得好挖得快。“敌机来了不用愁,防洞一挖全掉头。”这样的打油诗鼓励着他们这群梦想长大当解放军的孩子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我们挖洞没有经验,挖着挖着就越挖越小,最后呈锥形的了。”说起当时的失误,陈根贵忍不住笑出声来,“我还记得当时带领我们的体育王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用坢蹶或踏锨从顶上和旁壁铲土,扩大洞的空间。其实大部分挖掘都是王老师干的,我们主要是装土拖到洞口,让上边吊上去。”

洞里边只有一只洞口吊下来的十五瓦灯泡,朦朦胧胧看不大清楚。而且离洞口越远越感到憋气,时不时就会进入到一种梦境般的感觉。只是有一点,洞里边很暖和,上边寒风刺骨,下边脱掉棉衣干活还猛劲流汗。

经过近20天的辛苦努力,我们终于和五年级二班的巷道胜利贯通。“最后挖通的一霎那,我们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尽管时间逝去40余年,回忆起那一刻,陈根贵依旧显得有点激动。

后来,学校给防空洞的入口和出口用砖头砌了台阶,用乒乓球台的台面笘盖了多出的部分,只留下合适的洞口,还在洞里打了一口水井。学校组织过几次演习,全校师生在五分钟内迅速撤进防空洞里,非常“好玩”。

“防空洞里没有装灯,演习的时候每班发两根蜡烛。”陈根贵最后还透露了当时他引以为豪的小创意,“防空洞冬暖夏凉,夏天的时候洞里特别凉爽。家里买回西瓜,我找个筐把西瓜装上,用绳子从通风口放下去,第二天起出来,西瓜整个冻透了,咬一口透心凉,那叫一个爽啊!”这点上,上海人总是抖着那么几分“机灵”。

(本文由杨定青整理)

猜你喜欢
防空洞民防洞口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防空洞纳凉有讲究
多波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室内堤防空洞缺陷检测模型试验研究
民防在我身边(十)
民防在我身边(十二)
民防在我身边(三)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排水系统改进措施与建议
民防的产生与发展
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