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 娟, 田 少强
(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四川都江堰 611830;2.老挝南俄与发电有限公司,老挝万象 01005)
海外水电项目现代化运维管理思考
张雅 娟1, 田 少强2
(1.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四川都江堰 611830;2.老挝南俄与发电有限公司,老挝万象 01005)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引领,以及“一带一路”辐射效应,海外水电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因而迫切需要提高海外水电站现代化运维管理水平。对电站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推行、职业化培训、标准化建设与实施、属地化管理推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以寻求适合海外水电站现代运维管理的方式。
海外;运维一体化;标准化;属地化;信息化
2015年3月10日,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工业现状与展望》报告,电力过剩时代或许已经到来:供需两弱,电企不轻松。电力行业在2015年将进行一场深入的调整。
从国内看,中国电力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领域绝对过剩;从国外看,巴基斯坦缺电40%,东南亚国家均不同程度缺电,南美缺电,非洲三分之一人口现在没有照明。电力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化解国内产能过剩。电力企业走出去恰逢其时。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水电项目投资具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但电力生产具有整体性、同时性、随机性的特点,所建电站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多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如何突破国界,确保设备平稳安全运行,同时兼顾海外员工的生活品质,这就需要建立海外项目现代化的运维管理模式,实现管理创新。
2.1 海外水电站运营模式的选择
海外水电站运营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如果企业自身拥有较大的电力生产运行维护队伍,具备新建电站人员自主组建的能力,建议采取自主运营模式。其优势在于:(1)在人员构成上具有独立的自主权,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对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同时亦可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为公司后续的运营管理提供人力支持。(2)自主运营是将公司生产、经营统一管控,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达到政令畅通、管控到位的要求。(3)提升电力生产人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4)保证生产信息及时传递,避免因信息传递不畅而导致的各项经济损失。
如果企业自身电力生产运行维护人员短缺,难以自主组建运维队伍,建议采取委托运营的模式,通过签订委托合同,由专业的运维团队予以实施。其主要优势在于:(1)为非电力行业投资者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拥有富余电力生产人员的企业提供了再发展的渠道。(2)可以提升非电力投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减少运营成本。(3)委托运行及维护可以分散业主的运行风险。可以从安全指标、电量指标、设备完好率等方面对受托方进行合同约定。
现在的海外投资电站多采用委托运营的管理模式。
2.2 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无论是自主管理还是委托管理模式,目前水电站的生产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三种:机电运行分开,检修维护分开;机电运行合一,维护分开,大修外委;运维(检)合一,大修外委。其中运维合一为大势所趋。
水电站大部分地处边远山区,为了确保员工生产、生活两不误,部分企业从本世纪初开始探索并推行电站生产管理运维合一,打造“城市水电”,人才流失问题得以缓解。运维合一就是同一员工既是运行人员,也是维护人员,依据时间段进行角色转换。根据电站距离城市的远近,设置大倒班频次,现场当值人员除固定休息时间外,其余时间为待命状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因海外项目具有离家相对较远、往返相对麻烦,员工回家频次少,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等特点,故建议海外项目实施运维一体大倒班模式,根据项目所在国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轮换周期,比如三个月轮换一次,上两个月班,休一个月,这样实施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也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光打破了“都市水电”的优越性,也充分展示了“跨国水电”的大国际、大市场、大家庭理念,保证了人员稳定,是一劳永逸的新举措。应突破短期成本论束缚,大胆追求长治久安,大力推行跨国大倒班模式。
运维合一彻底打破了运行和维护的界限,坚持人员少而精,提倡一工多艺,一专多能,按岗位职务制原则设置岗位,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管理体制,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其具有组织结构扁平化、学习型团队作战,员工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等诸多特点。
2.3 引入电力生产职业化培训
人是第一生产力,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专业、系统地培训,而传统的培训已无法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需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生产职业化培训理念,即学习型团队建设,建立团队精神,树立协作意识,改善心智模式。
职业化培训应涵盖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等内容,全程以团队学习、团队活动为核心,实现知识、技能共享,摒弃传统的“导师带徒”单一作战模式,代之以“大兵团”团队作战,在内部循环轮训和专业外部培训中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打造专业化运维团队奠定人才基础,满足运维一体化要求。
2.4 加强标准化建设及实施
企业标准化是现代企业集约化高效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标准化建设将对促进公司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有序、高效的项目运营,确保公司长期可持续良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涵三大标准,即:技术标准(管物,重点明确一项工作的要求,即“依据什么干”的问题),管理标准(管事,重点明确实现的方法,即“由谁干、干什么、什么时间干、怎么干、什么地方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工作标准(管人,重点明确管理流程中每一个节点的责任,即“谁来干”的问题)。
为了适应海外水电站集中控制管理和专业化运行管理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专业化运行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海外发电企业应以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为着力点,着力开展标准化的建设与实施,形成与项目所在国相匹配的标准,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好各项资源,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化运行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运维管理团队。
2.5 建立属地化运维员工管理队伍
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开展属地化经营,推进属地化管理成为企业在当地做大做强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选择。实现属地化经营管理,大胆使用当地员工,将大大节约经营成本。对于有些特殊职位,当地员工更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比如在东南亚区域,中方正式员工和项目所在国人员薪酬差异较大,同样是操作工,中方人员的薪酬大概是当地人员的4倍左右。因此,为节约成本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能,应充分考虑利用当地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笔者建议:对于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由中方人员管控,部分操作工可由当地人员担任。其中对于电站检修维护的纯劳力工作,可主体聘任当地人员;对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又不过于复杂的操作类工作,可适量招聘当地技术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岗前培训逐步上岗,这样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减少中方人员流动性较大所带来的问题。
同时,合理启用所在国员工,可以有效缓解当地人的就业压力,让他们以企业为“家”,自觉地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维护企业的利益;可以打破语言障碍,合理利用所在国社会资源,提高办事效率,甚至一些棘手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扩大经营规模,推进企业的发展并造福一方。
但在实际运作中,受用工成本、有效劳动力不足、当地文化及法律体系差异等特殊情况,属地化战略实施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达不到预期目标。为此,建议统筹制定属地化管理机制。各国际项目要建立与当地相关部门的关系网络,融入当地社会,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当地雇员的录用、培养、管理、人文关怀和退出机制,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2.6 信息化建设的推广与应用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电力生产先进的管理策略,能优化电力生产管理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标准化得以有效实施的较好载体,从而使企业生产运行和管理实现全面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科学化。其目标及要求是:建设一套移植性、开放性、扩展性、配置性好、安全稳定的水电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上级公司对基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基于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及设备运行管理,围绕电力生产过程主要业务,实现对安全生产各环节的有效管控;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实现专业工作标准化、管理工作信息化,进一步理顺生产工作流程;实现主要电力生产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做到生产环节中的帐、卡、薄、表、票等实现电子化生成、传递、流转;实现基层水电站从决策人员到各部门、车间(班组)等生产业务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目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国内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较为广泛,但海外项目因项目群分散、国别差异、网络局限等问题尚未得到大力推广。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在海外投资电站自动化水平具备的前提下,可以引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管理模式,辅以信息化建设,在不久的将来,有望逐步实现国内远程遥控海外各运营电站项目的目标。
随着国家“走出去”步伐加大,“一带一路”辐射效应,新型水电时代逐步到来,海外项目水电站现代化运维管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运营模式高端切入,推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以职业化培训、属地化用工为人力资本,贯彻实施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海外项目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海外电站项目运维影响力。
TV7;TV51
B
1001-2184(2015)05-0068-03
张雅娟(1981-),女,河北唐山人,工程师,政工师,学士,从事电力生产运维管理及行政管理、计划合同管理、党政工团等工作;
(责任编辑:李燕辉)
2015-08-18
田少强(1977-),男,四川成都人,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电力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