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鹏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探讨
赵 鹏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当代建筑中常常牵涉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像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裂缝的出现也与方方面面的原因相关。所以,我们必须要仔细选取施工材料,设计施工方案,落实每一个施工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项目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裂缝的产生
引言:在当代建筑施工项目中愈来愈广泛被使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过中存在的病害要增强防范,防止不合格项目产生。因为其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相对较集中,内部比较快温升,当混凝土内外温差比较大时,会让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影响构造安全与正常应用,因此一定要从根本上解析它,来确保施工的质量。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难点是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出现。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是干燥收缩与降温收缩。混凝土处于完全自由状态下,产生再大的均匀收缩,也不会在内部出现拉应力。
1.2 大约只占水泥重量20%的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用水,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拌合水中的过剩部分的蒸发将让混凝上体积缩小。混凝土干缩率一般在(2-10)×10-4区域内,这种干缩是从表及里的一个比较长的经过,大概需要4个月才可以基本固定下来。
1.3 值得留意的是早期潮湿养护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并没显著的影响,只是为了推迟干缩出现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养护,有利于表层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和施展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功能。
1.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凝结后,温度快速上升,一般经3 d~5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慢慢降温。温度转变发生体积胀缩,符合△L=Lo・ a・△T规律的线胀缩值,这里线胀缩值数取1 x 10-5(1/ 0C)。由于混凝土的特征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并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较低,因此升温时体积膨胀通常不会对混凝土出现有害影响。但在降温时其降温收缩和干燥收缩重加在一起时,处于限制条件下的混凝土经常会发生裂缝,开始的细微裂缝会引发应力集中,裂缝能渐渐加宽加长,最后把混凝上的构造性、抗渗性与耐久性破坏掉。
2.1 分段分层
先从底层开始浇筑混凝土,浇筑到必定间距后浇筑第二层,这样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因为总的层数比较多,因此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能够由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这种方案适合于单位时间内需要提供的混凝土较少,不像第一种方案那样集中。这种方案适合于构造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项目。
2.2 斜面分层
需要不大于1/3的斜面坡度,适合于构造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三倍的状况。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着手,渐渐上移。
2.3 全面分层
就是在第一层全面浇筑,所有浇筑完成后,再开始浇筑第二层,这时要让第一层混凝土还没初凝,这样一层层接连浇筑,直到结束为止。实用这种方案,适合于构造的平面大小通常不能太大,施工时从短边起步,比较合适沿长边推进。
3.1 施工准备
(1)施工用水、电要事先引接到位,确保线路顺畅,同时备用一条电源线路和一台发电机,避免主线路发生故障影响生产。
(2)混凝土输送道路依预先供应的线路图进行交通管制,设专人调解。
(3)在混凝土开盘之前一次备足现场搅拌站生产所需的砂石料、外加剂等材料,全部水泥罐、粉煤灰罐储满,并货源提早落实,确保依生产需要接连提供。
(4)采用拌和站集中生产混凝土。砼生产前,向搅拌站提出砼供应计划(数量和连续生产时间),搅拌站按计划要求备够原材料,试验部门要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测试(材质、含水量)以调整施工配合比。书面通知搅拌站,挂牌生产。如采用商品混凝土,提早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料准备、供应能力、产品质量等资源配置状况和其备用搅拌站状况实施考察,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签署协议,商定混凝土浇筑期间只同意提供本工程混凝土,不能另外承接别的业务,并需要在浇筑期间搅拌站派负责人和质检人员进驻现场,保证连续供应与产品质量。
3.2 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在原材料的规格、指标与产地保证不变,确保混凝土提供的质量跟施工的要求相符。在选取混凝土的搅拌场地时,要遵守就近原则,场地尽量选取在施工现场周围,这样在混凝土输送的经过中能防止损失过度的材料热量,同时还要依据不一样容器的体积大小、形状和保温办法正确的选取输送容器。输送作为一个动态经过,会受到天气、人员素质、输送机械等很多原因制约,因此,必须要对输送人员综合素质予以强化,并依据混凝土的特别性能,把其坍落度、数目、标号等指标加以仔细填写,而且严格实施验收的步骤,对输送经过混凝土的易性与拌合物都要实施监控,从而确保在混凝土输送经过中不会有分层、结团、离析等情况的出现。
3.3 混凝土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清理、检查,浇水湿润模板。浇筑时派人监护模板和钢筋骨架固定状况,发觉异常及时实行加固处理。混凝土的浇筑、振捣经过中,上涌的泌水与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要把泌水及时排出基坑。对因振捣与分层导致表面和局部范围混凝土石子含量偏少的状况,可增撒5~10mm 细石,以提升混凝土质量,把表面裂缝减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要以木抹子搓平。基础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前实施2遍压光,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还要增强二次压光,防止表面收缩微裂缝的出现。
3.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浇带
现在,很多国家都使用设置温度伸缩缝的办法控制裂缝(通常伸缩缝的距离为6~40m)。然而,伸缩缝容易发生渗漏的情况,尤其是地下项目,所以在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都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经常使用临时性变形缝来控制裂缝。后浇带的距离较小,通常为20~40m,能让施工期间激烈温差和收缩应力获得明显的释放。封闭后浇带的时间距离愈长愈好,通常不少于40d,太短会失去作用。封闭后浇带的材料能使用比缝两边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的一般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把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冲洗干净,井维持湿润。后浇缝混凝土浇筑后,其不能少于28d的养护时间。
3.5 混凝土养护时的温度控制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要遵循下面4点: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中间、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室外最低气温中间的差值都要小于20℃;当构造混凝土具备充足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2)混凝土拆模时,不超过20℃的混凝土温差。其温差要包含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中间的温差。
(3)想要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就要使用内部降温法。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把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就是内部降温法。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实施,还有经常见的投毛石法,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发的混凝土开裂。
(4)保温法是在构造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和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在慢慢的散热经过中,让混凝土得到必要的强度,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大体积混凝土跟普通混凝土必定有所不同,在浇筑工艺上要更加谨慎与科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裂纹的因素,一定要从几个角度实施预防。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时要从出现温度裂缝的各个原因出发,从设计、施工、养护和温控等每个步骤加以控制,来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最后保证项目质量。
[1]王伟,韩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4)
[2]张良艳,苏秀玲.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J].商品混凝土,2012(12)
G322
:B
1007-6344(2015)06-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