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说三“wéi”
——谈“唯(wéi)、惟(wéi)、维(wéi)”
这里讨论的“三wéi”不是媒体热衷炒作的腰围、胸围、臀围之“三围”,而是媒体上经常出错的三个同音而意义易混的字:“唯、惟、维”。这三个字在语言应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混乱现象,如以下引自报刊的实例:
①美国的欧洲盟友再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小伙计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6月25日]
②惟惟诺诺、玩弄手腕和攀附上级。(《市场报》2002年11月14日)
③一把凿子凿出维妙维肖的头像。(《江南时报》2007年5月3日)
④做工精细,结构严谨,唯妙唯肖的面人儿。(《市场报》2007年6月1日)
⑤更年期记忆力减退,思惟不能集中。(《健康时报》2003年9月18日)
例①②应写作“唯命是从”“唯唯诺诺”;例③④应写作“惟妙惟肖”;例⑤应写作“思维”。道理是:
“唯(wéi)”“惟(wéi)”“维(wéi)”三个字的义项互有交叉。“唯”的本义是“答应”,“惟”的本义是“思”,“维”的本义是“绳子”,各不相同。用作动词,表示“思考”意义时,现在一般写作“维”,如“思维”;用作副词,表示“单单、只”的意义时,现在一般写作“唯”,如“唯独”“唯恐”“唯一”“唯有”“唯其”“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用作语气词,表示答应时,只能用“唯”不能用“惟”或“维”。“惟妙惟肖”中的“惟”是构词词缀,不能写作“维”。
为什么要用“仓猝”?
——谈“促”与“猝”
2007年5月30日《人民日报》上,有一篇关于攀枝花市人民检察院法警队副队长陈军,在押解警车途中,突遇车祸不幸殉职的报道,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走得很仓促,也并不壮烈,但令人感到震撼。”仔细推敲,总觉得这个“仓促”用得有点问题。因车祸而牺牲是突发性的事件,“仓促”并不能表达这种突发性,这是因为:
“促”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指时间短,引申为急迫、匆忙;“猝”也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指犬暴出逐人,引申指仓猝、急迫、突然。二者都有“急迫、匆忙”义,所以使用中常出现互用现象。比如,以“促”为语素构成的“仓促”与以“猝”为语素构成的“仓猝”两个词就存在此类情况。但是,“仓促”与“仓猝”各自侧重义是不同的:“仓促”侧重于时间紧迫,而“仓猝”则侧重于事情的突发性。可见,报道中的“仓促”应换用为“仓猝”才更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