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与海图
——最早进入中国地图的海湾

2015-04-07 07:35文图梁二平
丝绸之路 2015年5期
关键词:赵佗南越国海图

文图/梁二平

海上丝路与海图
——最早进入中国地图的海湾

文图/梁二平

初定天下的秦帝国,似乎还没来得及抖掉身上的黄土,去拥抱已属天朝的大海,将“海”纳入郡县制的视野。嬴政在始皇帝的大殿上,坐到第八个年头,最终听到了秦军“统一”岭南的好消息。公元前214年,始皇决定在岭南设南海郡。

2230岁的广州城

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个郡县,其郡治即是“省城”历史的第一页。这事在秦是件大事,在汉也是大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21年,秦灭了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但三十六郡具体是哪些郡,太史公没有详记。南北朝时,刘宋的裴骃著《史记集解》,首次开列了三十六郡名单:“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郡,与内史为三十六郡。”在这里开列全部郡名,是想借此说明,秦三十六个行政区的名字中竟然没有一个“海”字出现。

海与郡的联系,出现在秦征服岭南“百越”之后。

公元前214年,秦兵统一岭南,随即设立南海郡,这是古代中国行政区划第一次用“海”来命名郡。依王国维《秦郡考》之说,大约在秦统一岭南的几年后,秦在郯郡(今连云港)东部,设立了东海郡。南海、东海成为秦朝后期四十八郡中,仅有的两个以“海”命名的郡。

从以海名水,到以海名地。这种命名在地与海的微妙转换中,透露出海意识在王道中的萌动:南海郡和东海郡的设立,不仅是建两个“省级单位”那么简单,它也是某种海疆权力的朦胧表达,可算作帝国海疆的一种原始行政表述(至今,这两个郡名还在海域的意义上被后人使用)。所以,司马迁在皇皇《史记》中,专为岭南写了一大篇。

据太史公讲,南海郡首任地方长官任嚣,将郡治设在了蕃禺(后写作番禺)。但没有说明古蕃禺的位置。古蕃禹是在今天的番禺,还是在今天的广州,还是岭南其他地方?成为难以破解之谜。在说法不一之时,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比之史书更可靠的考古实证。要想指认广州的“前世”,还要靠“城、宫、陵”这三个“硬道理”,以及相关文物。

在岭南陵墓序列里,人们最期待的是任嚣陵。不过,只当了10年“省级干部”的任嚣,也不可能修建太大的陵墓,所以,至今没找到其“真身”所在。南越国共传五主,武帝、文王、明王,前三位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武帝赵佗。67年执政期,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建陵。深信“佗墓多以异宝为殉”的孙权,曾“发卒数千人寻掘其冢,竟不可得”。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发掘了近200座南越时期的古墓,也未见赵佗“身影”(其老家正定,也只能建个赵佗纪念公园)。四主兴、五主建德,在位很短,不可能建成陵。历史为我们留下可“发现”的空档,仅剩下文、明二王。

希望与运气,最终在1983年相遇。这一年,广州人在越秀山下筹建一幢大厦时,意外发现了赵佗之孙,文王赵昧的墓葬。此后,人们又在1995年发现了南越宫署遗址,遗址中有宫殿、花园、水池……还有僭越礼制的“万岁”瓦当。最重要的是在水池石壁上,人们发现了一个阴刻的“蕃”字。加上多年以前,在广州西村石头岗秦墓里发现的烙刻在漆奁上的“蕃禺”二字(这是广州古名最早的一例考古实证)。人们完全可以相信,南越国都蕃禺与今天的广州是同一个城。因而,蕃禺建为郡治之日,自是广州的建城日。广州啊,广州,尔来2230岁。

广州南越文王赵昧墓中出土的汉代羽人船纹铜提筒

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设南海郡,任嚣为首任长官;10年之后,赵佗“叛秦”,自立为南越武王。现在想,毛泽东称赵佗为“第一任南下干部”而未提任嚣,也许,念的就是赵佗“另起炉灶”后,67载的执政能力与漫长的历史影响。南越国一共存在了95年,大半是赵佗任上。赵佗在岭南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加快汉越融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使任嚣的蕃禺城渐渐有了城市的模样。

南越文王赵昧墓羽人船纹铜提筒画的墨线图

最早进入中国海图的珠江口

如果说命名与敕令是行政权力的一种表达,版图的绘制则是主权的直接宣示,那么,广州城与它所处的珠江口是什么时候进入古代中国版图的呢?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图是战国中山王墓的铜版陵墓图,真正的地形图是甘肃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木版地图。但此图描绘的只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一个小县的局部地形,大约绘于公元前239年。放马滩地图是秦朝留下的唯一地图,秦朝的地图中,会不会有“海”的描绘,至今仍是个未知数。

说到海,自然有人会提起《山海经》。它应是第一部描绘大海的地图书,很多专家也一直认为,其书先有图后有文,所以,亦称其为《山海图经》。据说,其古图缘自禹鼎,但禹鼎本身是个没有考古实证的传说。依《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史记》这一事实,专家推算其成书应在战国至汉初。但现在能证明确有其插图本的,仅是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等诗句。至少在晋代,《山海经》还是有图的,但图上画的是什么,是鬼怪,还是地图,仍无实证。

我们对中国古代海图的眺望,一直等到了1973年湖南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地图,才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面朝大海”的小窗。马王堆出土的三幅帛地图原图都没有名字,便于后人引据,专家们根据图中所绘主要内容进行了命名。其中,与海相关的即是那幅最为有名的《地形图》。

《地形图》的方位与现代地图刚好相反,是上南下北。图为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图的主区描述的是汉初长沙国桂阳郡的中部地区,相当于今湖南深水(今潇水)的中上游流域;邻区描述的是南越王赵佗割据的岭南地区。

这幅古地图包含了现代地形图的四大基本要素,即水系、山脉、道路和居民点。同时,它所绘制的河流和用闭合的山形线表示山脉的起落、走向、山体轮廓范围,这种类似于正形投影的画法,也近于近代地图。而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10世纪以来的众多古地图作品,大都是用山水画的绘图方法,很少见到这种正形投影的数学方法。这种方法为何会有10个世纪的空白,至今仍是千古之谜。不过,这些令人惊奇之处,并非我着眼的惊奇之处。令我着迷的是主区之外、邻区边缘的那片月牙形水域,即本文的用心之处。

《地形图》

让我们把目光从《地形图》精雕细刻的主区移开,聚焦邻区,即赵佗割据的岭南地区。它包括今北江以西、桂江以东的珠江流域。邻区部分比主区画得粗略得多,既没有标明本已纳入图中的秦南海郡,也未标明南越国都城蕃禺。邻区中仅有今贺江流域标有两个字——“封中”。据广东西江的研究者考证,西江支流贺江,古称封水。“封中”指的应是封水中部。由于“封中”与长沙国有接壤关系,故受到汉朝绘图者的“点名”重视。

邻区除“封中”一名外,南越国的地盘上,仅剩下一些表现江河的笔墨。这些线条十分粗略,但还是绘出了珠江三角洲的基本面貌。珠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其名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珠江下游广东段称为西江,其分支东江、北江汇入珠江入海口,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珠江与长江黄河不同,它没有统一的入海口,人们用“三江汇合,八口分流”这八个字来概括珠江入海口的特色。

以主邻有别、详近略远为制图原则的《地形图》,对主区上的多条江河和支流的入河口均表现准确,但邻区的几条进入珠江三角洲的江河及其入海口画得都很粗略,水道全无注记。目前可辨认出四五条河流汇入海湾、海岸线没有如实画成曲线而是绘成一个简约的半月形,虽然,此处没有地名标注,但从地理位置上人们仍能判断出那个“月牙”无疑就是南海郡所依偎的南海了。

关于《地形图》的海域部分,许多专家都有所忽略,没有人来确认这片海在地图史中所应有的重要历史地位。不论站在海洋文化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地图史的立场上,我都认为《地形图》上的海湾部分是长久以来被专家们忽视的《地形图》中最宝贵的另一个“身份”——它是我国现存地图中最早的海域描述,堪称中国海图的“祖母”。

我在湖南博物馆参观马王堆出土的帛地图时,已经完全分辨不出帛地图出土时的色彩了。所幸我们还能看到1973年底最早拿到32张断帛照片,并率先进入此项研究的谭其骧先生的记录:“该图用三种颜色绘制,位于图幅左上方的珠江口以田青色绘画,道路用淡赭色描绘,其余内容均以黑色表示。”这段宝贵记录告诉我们,它是中国最早的彩色地图,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人对海的色彩已有所表现——田青色,为我们研究中国的“蓝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底色。

在这张图上,事实上存在着五条看不见的界线,即郡界、县界、乡界、村界,还有华夷之界——海。最后这条界,也是不可逾越的。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南征军攻破蕃禺城。南越国谋反国相吕嘉和国主赵建德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试图“流亡海外”。汉廷即派兵海上追逃,生擒了南越国最后一帝赵建德。此时,汉武帝正在外巡游,行至河东郡左邑县桐乡时(今山西境内),听到南越国被灭的消息,非常高兴,便把该地改名为“闻喜县”(山西今仍用此名)。校尉司马侯追逃有功,被汉武帝封为“海常侯”。

海就这样进入了汉的视野与版图之中。

虽然,南海在《地形图》中只是小而又小的一弯“月牙”。它的比例不是很准确,几乎是以压缩的方式把海湾拉入到了画内;海岸线也很不准确,只是示意性地画了个半圆;海水还没有像后来宋代的海图那样画上波纹,只能绘成“一潭死水”;但它毕竟是海在现存地图上的第一次露脸,毕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绘有大海的中国地图。尽管,我们把海所占比率很小的《地形图》称作一份海图,有些勉强,但这一小部分确实描绘了南海最重要的入海江河——珠江的入海口,表现出了较清晰的江海关系,并含有海图所需要的海与海岸线的重要元素。最后,我们不要忘了,这毕竟是一张2100多年前绘制的地图,它第一次描绘了中国的海,并使用了“田青色”。

中国的海岸线从北到南很长,但真正把我们引向世界的是这片神奇的海。

唐代从海上来广州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修建的怀圣寺,至今仍保留着千年光塔

▲粤王井

▼广州重新修建的黄浦古港景区

珠江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轴线

看不同地图上的珠江,会对珠江口产生不同的感觉:如果看中国地图上的珠江口,它偏居在南疆;如果看世界地图上的珠江口,它恰处在东西洋海上交通的中轴线上。

如果,我们从南海来回望大航海时代的贸易史,就会发现南海或者说南洋,恰处在当年世界贸易的中心地带。东边通东洋,有日本和朝鲜;南面连南洋,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千百年来的香料核心区;西边连着西洋,通过马六甲海峡直通印度、阿拉伯海,是重要海上纽带。就在这条海路上、这个中轴线上,东方掐住了西方的食道,西方砸开了东方的大门,且捞得盆满钵满。

珠江口,坐在国际贸易的黄金大通道上,尝尽了大海带来的苦辣酸甜。

处在这条通道上的广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是一个连江达海的港口。在今天的越秀山三元宫的马路边,我们仍能看见当年挖的粤王井(不知文物保护牌上为何不依《史记》之南“越”,而为“粤”字)显示着古代人们在这里安居的场景。更令人称奇的是2000年出土的南越国给排水工程。这一年,广州在西湖路兴建光明广场商业大厦时,在距地表约4米处意外地发现南越国都蕃禺城的排汲水利工程遗址。现在,我们不用买门票,只要下到这个商业广场负一层,就能看到用玻璃防护层保存的南越国水渠遗址,体验2000年前的“广州人”在珠江潮水上涨时,放下闸板防止潮水倒灌入城;在洪水季节打开水闸,将城中废水排出;在城中缺水时,提起闸板又可汲江水入城内……虽然,蕃禺不及长安那么气势恢宏,但却享受着水通渠畅的滋润日子。

南越独立王国的小日子,崩溃于公元前112年。这一年,南越国三朝丞相吕嘉叛乱,杀死第四代南越王(三代王赵婴齐次子)赵兴,立赵婴齐长子赵建德为王。汉武帝借平叛之由,发兵岭南。汉军主力部队从长沙国南下,沿着马王堆《地形图》上画的那几条水路,顺流而下,直逼蕃禺。国相吕嘉和国主赵建德率“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妄图“流亡海外”。汉军追至海上,生擒了南越国最后一帝。此时,汉武帝正在外巡游,行至河东郡左邑县桐乡时(今山西境内),听到南越国被灭的消息,非常高兴,便把该地改名为“闻喜县”(至今,山西人仍用着这个县名)。

传五世、历95年的南越国,终被汉朝所灭。蕃禺城的第一个百年(前有任嚣南海郡治的10年)就这样结束了。蕃禺由此转向名谓“广州”的历史时期。

广州一直是一个通水之城。水给了广州人生活便利,也为这里带来了财富。

大汉将亡之际,三国并雄,天下重组。公元226年,孙权政府重新划定东吴“天下”,建交、广二州,合浦(今广西北海)以南为交州,以北为广州。广州州治仍设蕃禺。从此,广州之名融进了这座城市,最终成为它的名字。

广州的历史遗迹,最早的要数而今已搬迁到越秀山上的那块“贪泉碑”(原在广州西郊石门)。相传,东晋时,“南下干部”在广州石门饮了泉水,便起贪念,因而官风贪酷。元兴初年(402~404),吴隐之赴广州任刺史,途经石门,特意掬饮贪泉,自信不能改变廉洁操守,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纵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来,他在广州任上,果然廉洁。后人为纪念他,特在贪泉建碑,以警贪官污吏。现存的这个石碑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郡人右布政使李凤等重刻”。石碑记录一段廉政佳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的广州已经是个很有“油水”的城市了。而“贪泉碑”旁边那个记录了宋朝与三佛齐(今印尼)贸易往来的石碑,更是印证了这里还是一个外贸繁盛城市。

千年不变的商业气氛,使广州的商业街成为中国最奇特的商业街。不论你走在繁华的中山路,还是北京路,你逛的都是汉唐古人早已逛过的商业街。俯身细看——南越宫署旧址、南越水渠,距地表也就4米多深;宋代和明代的“北京路”距地表仅1~2米深。这是一个2000多年在一个同心圆里层层叠加的城市,秦汉与唐宋,只差一两米,宋朝与明朝只差一两尺,我们与明朝也只有一两尺。泥土所提供的清晰文化层,像一张供后世尽情享用的千层饼,滋味无穷。

猜你喜欢
赵佗南越国海图
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和建馆问题听取意见会议”上的发言
燕赵古贤
纸海图AI小改正制作模式探讨
赵佗四台勾沉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刘恒写信免兵戈
少林功夫拳(三)
吃货改变历史
骆越国与南越国关系探析
点亮兵书——《筹海图编》《海防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