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师 王 豹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 洪泽 223100)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张立师 王 豹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 洪泽 223100)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阐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各种难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了建设水生态文明的思路。
水; 生态文明; 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高到同样高度,并列为“五位一体”。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离开水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既影响着“五位一体”的重大布局,更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是当今和未来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1 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数量少
以前,我国一直宣传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居世界第6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列世界第88位。亩均水资源量也只有1770m3,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2/3左右。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与耕地、人口的地区分布也不相适应,水资源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各行各业生产、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将来的战争将是争水的战争。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将越发突出。
1.2 水资源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我国江河流域众多,但普遍遭受污染,且污染呈现扩大趋势。许多河流、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但由于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导致水质下降,蓝藻现象时有发生。农村中小河流原本清澈见底,鱼虾畅游,但因工业污染、化肥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很多水生物难以看到,河流浑浊不堪,有的出现黑臭、富营养化等不良状况。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统计显示: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1.3 水灾害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强烈影响,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平均每3年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水旱灾害。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局部地区发生多年不遇的水灾害,造成水量供应不稳定,水质不能保证。突发性水事件时有发生,取水口水源地遭受有毒污染、化工废液排放污染整条河流等突发事件屡见新闻媒体。这些水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1.4 水生态保护与管理法律缺失
我国水污染防治保护相关法律主要有《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律对水资源的保护在一定区域发挥了作用。但从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法律内容有交叉,法律可执行条款少、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法律对水生态综合保护与防治涉及的内容少,法律赋予的水生态管理职责、权限不明。实践中,出现的破坏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等行为没有适用的法律约束,又或者有法律禁止条文但无惩罚条款,或者有惩罚条款但处罚界限不清,导致法律形同虚设,难以执行。违法行为不断增加,惩罚措施难以落实,结果导致水生态保护不得力,水污染问题不断扩大。
1.5 水生态管理职责不清
水生态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但综合管理的职责不明,环保、水利、市政等部门均可管也可不管,管理权限也不明确,导致水生态管理既有多头管理、目标不明的现象,又有管理空白、力度不够、措施不力的状况出现。由于管理的缺陷,水污染、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水污染不断加剧、水资源流失不断加大、水环境不断恶化,更谈不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1.6 水生态文明理念缺乏普及
我们面临的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尽管水利主管部门也大力呼吁保护水生态,但就身边所接触、了解的群体来看,生态文明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各行各业对保护水生态认同度不一致,还没有形成合力对水生态进行齐抓共管。政府机构尽管关注水生态,但付诸于保护管理的力度还不足。广大群众对水生态保护的意识不强,垃圾乱丢乱弃、污水随意排放等不良现象仍屡禁不止。
2.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水生态委员会,形成合力保护水生态
水生态文明涉及水利、环保、国土、市政等多部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生态情况,仅依赖一个部门,难以管理到位,突出存在的问题。水生态的管理与保护、治理与预防过程繁杂,牵涉面广,涉及人群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动,类似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水生态委员会,综合管理水生态,形成水生态管理与保护的合力。建立一个水生态委员会,由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群关心水生态,从而保护水生态,实现水生态的持续发展。
2.2 完善以水生态保护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理水生态
水利部门倡导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和完善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无论是水资源管理制度,还是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都应在法律法规中予以体现。法规应阐明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的职能者——谁来管理;应阐明属于水生态管理的范畴的行为——管理的界限;应阐明破坏水生态行为的处罚措失——怎么处罚。以水生态保护为主体的法律法规应突破行业利益,打破条块分割,消除法律死角,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政策引导作用,形成破坏水生态有人管、管理失职有人抓、水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综合管理体系。
2.3 开展以水生态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让保护水生态形成共识
a.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水生态教育进学校、进课堂,从学生的教育做起。利用公益广告、微信平台等对社会人员倡导先进的水生态伦理价值观和适应水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对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认可。开展水生态正反典型教育,倡导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光荣理念,让破坏水生态、污染水资源的集体和个人受到惩戒。
b.完善政府监督平台,引入媒体监督、公众监督,设立举报电话、信箱,及时曝光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增强各行各业保护水生态的意识。
c.加强水生态文化公益宣传,传播水生态建设正能量,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提高群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
d.重点对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和大型工矿企业主要领导进行宣传教育。水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政府负责人必须要承担起管理重任,不能以招商引资为名引进淘汰落后高耗能产业。大型工矿企业主要领导更是宣传的重点,让他们明白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就愧对子孙后代的浅显道理。
2.4 狠抓以水生态修复为核心的技术举措,让水生态恢复原生态
a.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建设工程、新项目必须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按照建设一个项目、改善一片环境的目标,使水生态环境在不同领域得到改善。
b.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按量供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立管道供水等有效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加强污水处理、排放管制。工业项目必须建有污水处理厂,杜绝直接排放。排放的废水必须严格处理,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得排放。
d.注重科学研究,追求科技创新,大力倡导废水再利用,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e.加强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建设工程必须能够正常使用,不能成为做样子的面子工程。
f.保证水生态经费,工程预算、财政拨款应列入水生态管理与保护费用,并专款专用。
历史证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兴旺发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战略性任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唤起全社会的共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难以实现的工程。社会各界,每一位有识之士,应深刻把握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水和谐共生为宗旨,做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路人、实践者,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建功立业。
Reflection on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ZHANG Lishi, WANG Bao
(JiangsuHongzeLakeWaterConservancyProjectManagementOffice,Hongze223100,China)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and basic guarante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belongs to major strategic issue that human society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In the paper, various difficulties faced by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described. Causes of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ideas of constructing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discussed.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10.16616/j.cnki.10-1326/TV.2015.03.015
TV212
B
1005-4774(2015)03-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