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刚,周 强,戴 峰(宁阳县水务局,山东 宁阳 271410)
宁阳县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的做法及成效
吴永刚,周强,戴峰
(宁阳县水务局,山东 宁阳 271410)
【摘要】对宁阳县民间投资水土保持的发展现状、具体措施和取得成效在系统总结基础上,分析了民间投资水土保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民营水土保持建设,开发治理荒山,实现农村剩余劳力、资金和‘四荒’资源重新组合和优化”,是促进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水土流失;民营水土保持;以户承包治理小流域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福祉同时,不可避免地破坏水土资源,引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因此,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头号的环境问题,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两工”的取消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传统的“国家补助、群众投劳为主”的水土保持投入模式受到严峻挑战,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新理念和技术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水土保持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民营水土保持,作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投入机制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国内一些地区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建设与研究工作。本文对宁阳县民营水土保持建设与发展现状、具体措施、取得成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探索,以期为该地区乃至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民营水土保持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
宁阳县位于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交界处,北临大汶河,隔河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相望;东与新泰、泗水相邻;南与曲阜、兖州接址;西临汶上县。境内地貌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基岩裸露面积大,植被覆盖度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518.5km2,占县域总面积的46.1%,占山丘区面积的87%,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561t/km2·a,年平均土壤侵蚀深2.64mm。
改革开放以来,宁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充分调动个人租赁、承包荒山的积极性,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拍卖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为标志的“四荒”治理开发在全县全面展开,各乡镇大胆实践,深化改革,稳步推进,使民营水土保持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较大程度地促进了山区农村产业化发展。
1)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治理与开发“四荒”资源的政策,让农民知道政策、掌握政策,使其买了“四荒”资源放心、治理开发“四荒”资源用心。形成水土保持的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开发模式等具有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治理主体由农户扩展到个体工商户、机关干部、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等;开发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户主治理和拍卖方式发展到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如葛石镇治理大户卢爱英,1996年承包了本村1500多亩荒山植树造林,先后栽植经济林18万株,垒砌地堰2900m,新修梯田10hm2,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树满山的 “花果山”,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2006年又投资28.6万元修建砌石坝,不仅拦蓄了洪水,改善了环境,也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个人投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热情,为今后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和旅游观光奠定了良好基础。
2)搞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坚持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各乡镇自然条件不同,在治理开发中的思路也不同,表现出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归纳起来,治理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以经济林为主的园区建设型;二是以种养为主的牧工商一体型;三是以水保林为主的生态经济型;四是以旅游景点为主的旅游生态型。
3)强化科学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利和林业等部门应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作用,搞好服务工作,积极为民营水保户提供技术、信息、物资等服务工作,帮他们做规划,定项目、筹资金,这是民营水保户治理开发的有力保障。民营水土保持的开展,调动了社会各方资金、技术、劳力、信息等生产力来开发治理荒山,它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力,资金和“四荒”资源重新优化和组合,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步骤,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延续和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止到目前,全县治理开发面积在33.33hm2以上的大户已发展到38户,承包、租赁土地面积100多km2,累计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5km2。通过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的用地比例,正确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措施,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增强了地表拦蓄能力、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使水土资源利用和当地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提高了土地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2)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兴办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和有规模效益的林果业基地,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促进农民在第一产业上增收;把生态建设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民在第二、三产业上增收。大户收益的同时,周边群众也得到了实惠。治理开发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生态恶化、生产低下、生活贫困的面貌,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培育壮大了流域经济。
3)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工程、林草、农业耕作等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结合,提高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涵养了水土资源,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减少山洪等灾害的发生,提高了河道防洪减灾能力,降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旱涝灾害不用愁,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1)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一些开发者不管土地利用是否合理,只顾经济收益,什么项目经济效益高就开发什么,不仅没有使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反而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经济效益。
2)资金投入后劲不足。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治理工程,投资大,见效慢,偏重于生态效益,需要大量资金予以支持。当前条件下,山区的群众大多还不富裕,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投入治理,仅出资购买苗木、肥料、农药等往往也很困难。在没有政府或其他资金扶持的情况下,有些经营业主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见效快回报大的措施中,而对于如种植水土保持林等显著发挥水土保持作用的工程措施无法顾及,从而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发挥。
3)治后管护水平较低。治是基础,管是关键。民营水保经营者大多是农民、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工程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低,使工程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
4)配套政策不完善。虽然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和鼓励民间投资者投身“四荒”治理开发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来,但对于民营水土保持与当地的纠纷、经营者在开发中出现的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民营水土保持治理怎样才能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等,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明确。
民营水土保持的发展不仅推进了小流域治理和开发,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而且对山区农业结构和水保产业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同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了条件。因此,切实做好民营水土保持工作非常必要。
1)民营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性、长期性事业,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社会工程。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应该坚持科学引导、积极扶持、依法管理和“谁投资、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
2)做好《水土保持法》和《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民营水土保持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使社会各界了解和重视水土保持,增强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维护和投身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自觉性。同时,宣传典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推广成熟治理模式和经验,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水土保生态建设。
3)在严格按当地政府批准的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实施治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宜的民营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将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4)搞好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过去各级财政对一些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但缺乏有效技术指导。下一步,在搞好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同时,应对治理大户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推广水土保持新理论和新技术。
5)加强水土保持监督,巩固和发展民营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制定和落实民营水土保持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民营水土保持的积极性,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机制活的治理开发大户,促进该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面、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斌.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103-106.
[2]李菁,王明刚,韩宝莹.莱芜市民营水土保持治理成效及发展思路[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5:33-34.
[3]魏学友,庞玉珍.临邑县民营水土保持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水利,2005,12:19-20.
[4]李德花,胡文明,刘爱民.建平县民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7:305-308.
(责任编辑迟明春)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47-02
作者简介:吴永刚(1974—),男,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