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肉鸭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春季乍暖还寒,肉鸭呼吸道疾病就显得尤为突出,常常由于轻微的感冒继而引发呼吸道与浆膜炎或病毒病的混合感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重视春季呼吸道疾病,是确保春季肉鸭养殖成功的关键和基础。肉鸭呼吸道疾病,是气温突变造成的上呼吸道反应,而且是由多种致病因素造成,或一种因素导致发病后多种因素继发,对这种由多因素导致的鸭呼吸道疾病统称为鸭呼吸道综合征。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感染率>90%,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高发。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伤口感染,鸭群拥挤、通风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超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霉菌毒素的污染及饲养管理不良等都可以诱发该病。
发病原因主要有春季天气回暖,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过早停止供温;育雏期不注重环境的控制,在育雏后期湿度过大,粪便不能及时清除,不注重温度与通风的调节,造成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持续刺激损伤呼吸系统;为了改善环境,过度通风造成鸭群受冷应激感冒;不注重疾病诱发因素的清除和控制,如对副粘病毒、支原体等的清除和控制;不重视雏鸭自身免疫器官的发育、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以及一些疾病的防疫等;发病后不重视该病,为了节约用药成本,仅以安乃近等解表药物进行控制,而不能确切、及时的控制该病,造成疾病不断恶化或与其他疾病形成混合感染,从而导致药费猛增且死亡难以控制,最终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缺乏疾病的综合防控意识,把疾病单一化,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养殖管理防疫体系。
雏鸭感染后首先出现甩鼻、流涕、鼻腔阻塞、流泪、眼睛有泪圈,鸭群精神沉郁、缩颈、行动迟缓或不愿走动,继而出现咳嗽或异常音,眼睛和鼻孔有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排白色或绿色稀粪,后期病鸭出现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全身痉挛性抽搐死亡,较大鸭多呈慢性经过,少数病例出现张口呼吸或关节肿胀症状。在病理变化上,初期以口腔、鼻腔有黏液,气管、支气管、喉头充血、出血、有黏液,肺脏水肿、淤血、坏死,继而出现气囊炎、腹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关节炎、脑膜炎和肠炎等病症。
4.1日常管理
空棚期的消毒。好的棚舍环境是养好鸭的关键,然而目前养殖者都忽视了这一点,仅进行表面性的处理,没有达到真正消毒目的。棚舍粪便及灰尘、杂物的清理是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消毒效果,要清理冲刷干净,再采取合理的消毒措施,利用火碱、消毒剂、烟雾消毒剂等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清除残留病原菌的目的。
温、湿度的调节。温度是养殖者都能够去关心的问题,可对于湿度却常被忽视。湿度过大会造成高温高湿的闷热环境,也容易导致粪便发酵加快、空气质量变差和病原菌的快速繁殖;湿度过小容易造成雏鸭脱水和空气干燥,粉尘过多刺激损伤呼吸系统等不良因素,因此要科学的设置温湿度,为雏鸭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温度与通风的调节。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加强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在气温较低时,减少通风量以保证舍内温度。通风时要渐进性通风,以保证温度平缓,严禁通风量不调节导致温度变化较大,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
粪便及时清理。育雏期温湿度较高且通风量较小,容易出现粪便发酵,从而导致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空气和环境质量较差等现象。由于过多考虑温度和害怕感冒而不敢通风,导致损伤了呼吸系统,从而造成呼吸道疾病早发和难以治愈的现象。
4.2防疫和保健
防疫。针对春季发病特点进行流感、鸭瘟、副粘病毒等疾病的疫苗防疫必不可少,防疫是预防病毒病的有效方法。
保健。通过药物调节雏鸭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抗病力,改善肠道环境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更好的应对环境和疾病的压力。
霉菌毒素的清理。因为霉菌毒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和损伤免疫器官的发育,造成鸭群抵抗力下降、疾病高发的现象,因此及早的清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保证雏鸭健康的关键。
4.3疾病预防
针对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特点,要侧重以下几点:育雏期要使用好的开口药物,保证雏鸭的成活率和健雏率,同时可清除支原体等致病因素;在保温后期,为了防止气温突变造成的感冒,应根据饲养管理程序合理安排使用双黄连等针剂对呼吸道疾病的药物进行防治;针对呼吸道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应合理安排抗生素和病毒药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5.1肉鸡场饮水投药
饮水投药的方法:全天自由饮水,为了尽快使药品在血液里达到治疗浓度,可以最先4 h按说明书量的1.5倍剂量使用。
饮水投药的有效办法:每天饮水用药6 h后,停药6 h,然后再使用6 h即可。按常用量的2倍量饮水使用,即将全天用药量两次用完。
5.2肉鸡场拌料投药
颗粒料拌入法:按饲料量的1%准备水量,把药品兑入水中,均匀喷洒在全部饲料上;在一次治疗用药中一定要配合使用,应由主药、辅药、调节用药和补营养药组成。有目的的治疗疾病应使用主药,为预防继发感染的病使用辅药。
粉料拌入法:把全天药品量拌入当天6 h的喂料中,药量与料量计算准确;先把药品兑入1/3饲料中,将这1/3饲料平铺薄薄一层,用喷雾器给料表面喷湿,随后洒上中草药,让药品黏附在颗粒料上,然后在拌入余下的2/3饲料中即可;饲料拌好后应立即饲喂,所加入药料让鸡吃完后再加其他料量,中草药在体内代谢较慢,1次·d-1。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薛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