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兴
(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畜牧兽医站,黑龙江肇东 151100)
鸭蛋的孵化条件
徐 兴
(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畜牧兽医站,黑龙江肇东 151100)
适宜的孵化条件可保证鸭蛋顺利孵出雏鸭。孵化条件一般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和喷雾。
鸭蛋;温度控制;孵化法
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温度过低,胚胎发育缓慢,严重时会死亡;温度过高,胚胎发育加快,孵化期缩短,而且雏鸭体弱,容易死亡。温度超过42℃,经2~3h后造成胚胎死亡;如温度低于24℃,经30h,孵化中的胚胎就全部死亡。孵化期的温度应“前高、中平、后低”,再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孵化器具以及胚胎本身的发育情况,做到“看胎施温”,灵活掌握。在鸭蛋孵化温度的控制上,一般有恒温和变温两种方法。恒温孵化适用于在一台大孵化机内分批入孵,变温孵化适用于整批入孵。在我国广大农村,孵鸭蛋时,大多采用机孵化与上摊床相结合的孵化方法。当外界气温在10~15℃时,孵化机内的温度控制:1~6d为38.6℃,7~13d为38.3℃。14d上摊床。对于孵化室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3.9~29.4℃。
家禽胚胎对湿度的要求不像温度那样严格,适应的范围比较宽。如孵化机的温度稳定,即使机内相对湿度有一些偏差,也不会严重影响孵化率。尽管如此,胚胎发育仍要求有合适的相对湿度。如湿度偏低,蛋内水分蒸发加快,容易造成粘连蛋壳的现象;湿度偏高,蛋内水分不易蒸发,影响胚胎发育。特别是在使用有鼓风装置的大型孵化机时,空气流通快,蛋内水分容易蒸发,如不注意湿度控制,就会影响孵化效果。孵化期间湿度掌握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在孵化初期,因为胚胎要形成羊水和尿囊液,机内温度又较高,所以需要相对湿度大一些。一般第一周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65%。孵化中期,为了便于排除羊水和尿囊液,应降低相对湿度,控制在60~55%。孵化末期,为了防止雏鸭绒毛粘壳,又要提高相对湿度,最好在开始出雏时把相对湿度提高到70%;当大批出雏时,再提高到75%,然后逐渐下降,直至结束。湿度可在机内挂相对湿度计测定,用增减水盘面积,或通过孵化室地面洒水或直接在蛋面喷洒温水来调节。湿度低,雏鸭绒毛干而粘连;湿度过大,雏鸭体重大,绒毛长,过于嫩弱。掌握适宜的湿度使初生雏的体重正常,一般为蛋重的65~70%。
鸭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需要持续性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必须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孵化机内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含量为1.5~2%,超过2%,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出现胚位不正和畸形等现象。一般要求孵化机内的氧气含量不能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在0.3~0.6%。在孵化初期,胚胎新陈代谢能力相对较低,因而需要氧量相对较少;在孵化的中后期,随着尿囊的不断发育,呼吸量逐渐增大;在孵化至出壳的前两天,胚胎已用肺呼吸,吸进的氧气和排出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通风换气的程度应随胚胎发育时期而定。
通风的要领是按胚龄大小,开启通气孔。将孵化全程分成3期,前期开1/4~l/3,中期开1/3~l/2,后期全开。如分批孵化,孵化机内有两批以上的蛋,而外界气温不是很低,可以全部打开通气孔。
翻蛋的目的是使蛋的不同部位受热均匀,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避免与蛋壳粘连,并促进气体代谢,有利于营养吸收,提高孵化率。机器孵化,通常每昼夜可翻蛋4~12次。在整个孵化期中,翻蛋次数前后期可以有变化,开始第一周特别重要,其中以第4至第7天最为重要,可以适当增加翻蛋次数,而在孵化的最后3天可以停止翻蛋。翻蛋的角度以90~110°效果最好。
孵化至中期后,胚胎的物质代谢产生大量的生理热。适时凉蛋即可达到此目的。天然孵化时,母鸭出来采食和排粪;人工孵化时,进行照蛋等活动。两者实际上都是凉蛋。鸭蛋的脂肪含量高,孵至第16~第17d后,常常蛋温上升,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增加,必须排出大量余热。因此,孵鸭蛋时,凉蛋更重要。
凉蛋的方法很多,机器孵化鸭蛋时,每天打开机门2次,对已经孵化18~24d的蛋,连同蛋盘从蛋架上抽出1/3,进行凉蛋。25d落盘以后直至出雏,每天也凉蛋2次,可以间隔地抽出雏盘。凉蛋时如发觉蛋温过高(达到烫眼皮的程度),应立即将蛋盘(雏盘)拿到机外放冷,也可喷上40.5℃的温水,直到用眼皮感触蛋身温和时,再送入机内。凉蛋的时间,随季节、室温、胚龄而异,通常为20~30min。大型电孵机,凉蛋时一般关闭电热源,只开动风扇,让机温自然下降。有的采取机孵和上摊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翻蛋来进行凉蛋。
这是一项凉蛋和加湿相结合的措施,是鸭蛋孵化中后期经常采用的有效技术。因为鸭蛋脂肪较多,孵化后产生热量大,蛋表面温度能达到39℃以上,靠通风凉蛋不能抑制胎儿活动,尤其是出雏前,鸭胚在壳内转身,呼吸代谢加强,产生的热量更多,此时更需要用35~37℃温水向胚蛋喷雾,以降低蛋温,增加相对湿度。
[1] 刘伟红.鸭蛋孵化时注意啥[J].猪业观察,2009,(4):17.
[2] 许国华.种鸭蛋孵化技术[J].水禽世界,2015,(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