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李娜,张念志(指导)
(1.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张念志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呼吸系统各种疑难杂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多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引起间歇性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1]。中医把SAHS归为“鼾证”、“鼾眠证”范畴。为探究SAHS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张教授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制定SAHS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对403例确诊SAHS患者进行问卷评分并且确定基本证型,得出SAHS以痰热内蕴证型为主,并以清热化痰为治疗原则,自拟鼾宁方治疗鼾证,取得良好疗效,举例如下。
王某,男,42岁,2014年11月18日初诊。夜间睡眠时打鼾5年余。夜间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时作时止,鼾声如鸣,时有憋醒,白天嗜睡,晨起口干、咽痛,胸闷明显,喉中痰鸣,神疲乏力,纳差,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遂行睡眠呼吸监测。患者身高176cm,体重95kg,体重指数30.7。多导睡眠监测(PSG)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8次/h,以阻塞型为主,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pO2)74%。西医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中医诊断为鼾证,痰热内蕴型。治则清热化痰为法。中药予以清热化痰之剂,方选鼾宁方。药用黄连3g,竹茹10g,炒苍术10g,姜厚朴6g,陈皮6g,射干10g,茯苓20g,橘红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服药7剂后,症减。上方加减续服2个月,现鼾眠减轻,呼吸暂停已经消失,日间疲乏、嗜睡已平,无口干、胸闷。复查PSG显示AHI1h10次,以阻塞型为主,SpO291%。
按: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提出“肥人多痰”,“肥人多湿”。SAHS患者往往体型肥胖,平素多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内聚,病程日久聚而化热[2]。患者初诊时,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苔、脉象证属痰热内蕴,方选黄连、竹茹清热豁痰,苍术、厚朴化湿,陈皮、茯苓、桔红健脾化湿,以杜绝生痰之源,射干利咽,全方清热化痰,健脾祛湿。在治疗SAHS时需要注意告之患者中药疗效确切,但需久服方可见效,需坚持服用1~2个月。服药期间仍应坚持SAHS的一般性治疗包括: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运动;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HS的药物;侧卧位睡眠;适当抬高床头;白天避免过度劳累。通过中药的应用,结合现代的诊疗技术,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显著疗效。
[1] 葛均波,徐永键.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8.
[2] 刘玲,张念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0):93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