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银芳,庞 飞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 409000)
笔者用上焦宣痹汤加味治疗暑湿型咳嗽56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56例均为2014年2月至10月门诊患者。男36例,女20例;年龄19~82岁,平均(45.6±4.8)岁;病程5天~3个月。
主症为咳嗽,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兼症为咯痰,胸闷脘痞,纳差,头昏身重,微恶风寒或兼发热,少汗,口渴,咽痒。
符合《实用中医内科学》)[1]诊断标准。
采用上焦宣痹汤加味。枇杷叶15g,郁金12g,射干12g,通草5g,豆豉10g,杏仁12g,黄芩6g,滑石18g。咽痒者加蝉蜕15g,无汗、微恶风寒者加香薷10g。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分3次服,日1剂,5日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咳嗽及体征消失。显效:咳嗽减轻,体征好转。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
治愈42例,显效1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86%。
陈某,女,30岁,于2011年8月20日就诊。咳嗽、咯痰2个月,曾用头孢类抗生素、沐舒坦,病情稍好转,仍时有咳嗽。后又服千金苇茎汤、清金化痰汤加味等汤剂无效。证见咳嗽声重,咯白色痰,量少,微恶风寒,胸闷,纳差,头昏重,舌淡红苔黄腻,脉濡数。T37.6OC,血常规正常,胸片无异常。辨为暑湿咳嗽。方用上焦宣痹汤加味。射干15g,枇杷叶15g,豆豉10g,通草5g,黄芩6g,郁金12g,滑石18g,杏仁15g,香薷10g。服3剂后咳嗽好转,8剂痊愈。
肺居上焦,主气司呼吸、主宣降,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有“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之说 。夏季暑湿犯肺,肺气痹郁,宣降功能失常,暑湿尚呈雾露之状,未形成痰饮,用清金化痰汤等方虽能化痰而不能轻宣肺气。桑菊饮轻宣肺气而不能化暑湿,故用《温病条辨》宣痹汤主之。方中枇杷叶、射干、豆豉清宣肺气,郁金行气解郁、开血分痹阻,通草入肺通调水道,加香薷、黄芩、滑石加强治暑湿之力,加杏仁降气化痰。诸药合用,恢复肺之宣降,则咳嗽自止。
[1] 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