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油田H10区含水变化分析及开发建议

2015-04-05 12:13李家旺
河南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上升率井区水驱

李家旺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对于水驱油藏来说,在低(无水)含水采油期结束以后,其含水率将逐步上升,这是影响油田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低渗透油藏尤其明显。低渗透油藏单井产液量普遍较低,低(无水)含水期和中含水期是这类油藏的主要开发期,尽可能地延长低(无水)含水期和中含水期是开发好这类油藏的关键,主要开发期内含水上升率的高低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

1 含水率状况分析

1.1 累产油量-含水率

对于水驱油藏来说,在低(无水)含水采油期结束以后,其含水率将逐步上升,这是影响油田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对低渗透油藏尤其明显。低渗透油藏单井产液量普遍较低,低(无水)含水期和中含水期是这类油藏的主要开发期,尽可能地延长低(无水)含水期和中含水期是开发好这类油藏的关键,主要开发期内含水上升率的高低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起决定作用。实验可以看出:

1.1.1 低累计采油阶段,H10井区初期含水均高于稍后阶段,原因在于压裂作业后压裂液反排能力受限,使得初期含水表现偏高;

1.1.2 油井进入正常开发后,H10井区主力小层4+5121综合含水维持在25%以下,说明在低含水阶段,H10区的含水上升速率不高。

2 含水率变化分析

由于H10区多数井都处于投产初期,开发时间比较短,将含水率按照20%、30%、50%的标准,进行统计各井区含水率状况,其中H10井区含水率变化统计可以看出,含水率大于50%的井从初期的4口增加到近期的9口,所占比例从3.0%增加到6.8%,而含水率小于20%的井从初期的110口增加到近期的122口,比例从初期的82.7%上升为91.7%。可见,近期有9口井可能发生水窜,而由于生产井均采用压裂投产,压裂液的返排速度对于初期含水率影响较大。

表1 H10井区含水上升井动态变化

表2 H10井区含水上升影响因素评价

3 见水井特征分析

统计H10井区含水率大于40%的井共计11口,其中近期日产油量大于1t/d的井共有2口;小于1t/d的井共计9口,其中3口井射孔砂厚小于7m,具体见表1所示。

对H10井区含水率大于40%的井进行目前开发参数统计及含水上升控制因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厚度越大,注入水突破时所对应的米累计采油量越小,说明厚度越大表现的非均质性越强,注入水在孔隙中的体积波及系数越小,可见,对于高含水井的控水对策主要方向为封堵出水通道,提高波及系数。

4 结论

4.1 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油井周围饱和度基本上没发生变化,只有水井周围由于注水使得含油饱和度有所降低,从注水前缘来看,多数井尚未到达生产井井底;纵向上各小层内上下饱和度差别较小,基本保持一致;

4.2 H10 井区重点调整方向为低产能改造和水井调剖,井区地下注采比控制在1.0~1.2左右为最佳,目前建议使用1.5注采比恢复压力水平到80%以上;

[1]张金庆,孙福街,安桂荣. 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和递减规律研究μ[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06:82-85+116.

[2]邹存友,于立君. 中国水驱砂岩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的量化关系[J]. 石油学报,2012,02:288-292.

[3]李浩. 使用含水影响增量判断油田含水上升的新方法[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04:96-97+106+8-9.

猜你喜欢
上升率井区水驱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储能式有轨电车储能系统工作组数诊断及充电控制的研究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水驱砂岩油藏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新方法:对分流量方程法的校正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利用改进的SGR方法定量评价断层圈闭封堵性——以塔北隆起英买34井区为例
交流系统短路电流上升率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