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立市战略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
生态友好是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现代生态农业是在先进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以生态全面优化为重要特征和前提条件,达到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目标,取得生态、经济、社会、健康效益的现代农业。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立足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资源保护与集约开发、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三个并举”,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打造生态农业。立足良好的生态条件,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制定了国家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创建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宣城市产业特色村建设意见》等文件,加大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力度,着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村级环境信息员制度,全市84个乡镇、492个行政村设立农村环境信息员498人。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生态农业理念。
二是强化种养融合,优化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产业特点,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等实用、高效、生态农作模式,建设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把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和种植业“沃土工程”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建设一批蔬菜、水果等有机生产基地,有序发展畜禽养殖基地。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适用技术。加大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应用,强化科技对现代生态农业的支撑。制定《2015~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减少化肥使用量,2014年推广面积27.67万hm2次,推广配方肥9.4万t,紫云英种植面积4667hm2。推进绿色、生物综合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建立农业、物理、生物等类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21个,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6.333万hm2次,覆盖率达40%以上。
四是强化主体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创建生态农场和生态企业,加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形成示范主体小循环、示范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鼓励生态主体开发农业新功能,利用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五是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业企业制定创建标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品牌创建,利用农交会、农超对接等平台,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提高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生态农业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四川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