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性状及饲育要点

2015-04-04 04:54:08肖文福张友洪沈以红周安莲邹邦兴吕晓苓肖金树鲁成
四川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蚁蚕纤度催青

肖文福 张友洪 沈以红 周安莲 邹邦兴 吕晓苓 肖金树 鲁成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6)

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性状及饲育要点

肖文福1张友洪1沈以红2周安莲1邹邦兴1吕晓苓1肖金树1鲁成2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6)

“蜀绣×渝春”(“川蚕2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选育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出丝率高、纤度细、茧丝长长、茧丝纤度均方差小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审(2012)01号]。现将该品种的特性及饲育要点介绍如下。

1 原种

1.1 “蜀绣”

1.1.1 性状。中国系统,四眠,二化性品种。卵灰色,卵壳白色。孵化较整齐,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400头左右。稚蚕有趋光趋密性。各龄眠起整齐,壮蚕体色青白,素斑,体型较细,匀整。蚕儿行动活泼,老熟集中。茧形短椭圆形,茧色洁白,缩皱细。其全茧量1.73g,茧层量0.438g,茧层率25.57%,茧丝长1220m,解舒率83.21%,解舒丝长1061m,纤度2.102D,洁净93.50分。发蛾整齐,雄蛾活泼,交配性能好,每蛾产卵350粒左右,产附平整。催青经过11 d,5龄经过7~8 d,全龄经过25~26 d,全期经过54 d。

1.1.2 繁育技术要点。该品种稚蚕趋密性强,加强扩座匀座;稚蚕入眠较慢,止桑稍迟;壮蚕行动活泼,食桑量多,给桑厚薄要均匀,桑叶应适龄适熟,防止桑叶枯萎干燥;与“渝春”对交,应迟2 d出库,对交原种比例为1∶1.2;冷藏浸酸标准:浸酸液温48.8℃(118℉),密度1.092,时间345 s。

1.2 “渝春”

1.2.1 性状。日本系统,四眠,二化性品种。卵灰色,卵壳白色,孵化整齐,蚁蚕黑褐色,克蚁2300头左右,蚁蚕有逸散性。各龄发育整齐,壮蚕体色青白,普斑。老熟较齐,茧形长条型,茧色洁白,缩皱细。其全茧量1.79 g,茧层量0.445 g,茧层率25.18%,茧丝长1325 m,解舒率83.21%,解舒丝长990 m,纤度2.123D,洁净98.0分。发蛾较齐,每蛾产卵400粒左右。催青经过11 d,五龄经过8~9 d,全龄经过26~27 d,全期经过56 d。

1.2.2 繁育技术要点。该品种孵化欠齐,春季出库前宜在外库12.5~15.5℃(55~63℉)将胚子发育到丙2时出库催青;蚁蚕逸散性强,感光不宜过早,做到及时收蚁;稚蚕入眠较慢,止桑稍迟;壮蚕食桑较慢,行动文静,给桑不宜过多,桑叶应适龄适熟,且防止桑叶枯萎干燥;与“蜀绣”对交,应提前2 d出库,对交原种比例为1.2∶1;冷藏浸酸标准:浸酸液温48.8℃(118℉),密度1.092,时间375 s。

2 一代杂交种

2.1 性状

“蜀绣×渝春”(“川蚕26号”)是中×日二元杂交种,二化性,四眠,普斑。正反交卵灰紫色,卵壳白色;蚁蚕黑褐色,壮蚕体色青白;各龄发育及眠起整齐,健康性较好,蚕体细长;老熟整齐,结茧快,茧形椭圆,颗粒匀整,偏小,茧层厚,茧色洁白,缩皱细;出丝率高,茧丝长长,洁净优,纤度细,纤度均方差小,茧丝质优良。催青经过10 d,5龄经过8 d,全龄经过25~26 d,对四龄虫蛹生命率95%左右,全茧量1.95~2.00 g,茧层量0.490~0.540 g,茧层率25.00%~26.00%,万蚕收茧量19.00~20.00 kg,茧丝长1500~1600 m,解舒丝长1200~1300 m,解舒率80%左右,鲜毛茧出丝率20.00%以上,纤度2.300~2.400D,洁净95分以上。

2.2 杂交种饲育管理要点

2.2.1 该品种催青后期的点青、转青较快,应做好催青后期的温湿度控制(要求温度25~26℃、干湿差1~1.5℃)和黑暗保护工作。

2.2.2 在补催青期间,若在早上见有少量苗蚁,次日早上可感光收蚁,若晚上见少量苗蚁,则在第3天早上感光收蚁。

2.2.3 该品种入眠较慢,在入眠处理时,有95%以上的眠蚕或在3、4龄入眠时有个别起蚕时方可止桑,保证青蚕和将眠蚕饱食就眠。有95%以上起蚕就可以饷食,防止起蚕乱爬,消耗体力使蚕体虚弱。

2.2.4 该品种眠中抵抗力较弱,应注意做好眠中保护工作,防止温湿度激变,避免高温多湿环境。

2.2.5 该品种在5龄前期食桑缓慢,在5龄第3天后行动活拨,食桑快,为发挥其高茧层率特性,在5龄盛食期要做到良桑饱食。

2.2.6 该品种老熟齐涌,营茧快,方格蔟入孔率高,应做好上蔟前的准备工作。蔟中温度24~25℃左右,且做好蔟室通风换气工作。

2.2.7 冷藏浸酸标准:浸酸液温48.8℃(118℉),密度1.092,华系时间345 s,日系时间375 s。

现代农业蚕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蚕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南充市科技支撑项目。

肖文福(1983-),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家蚕品种选育研究等工作。

肖金树(1958-),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家蚕种质资源保存及新蚕品种选育研究等工作。Tel:13808278219,E-mail:xiaojinshu@263.net。

猜你喜欢
蚁蚕纤度催青
家蚕茧丝纤度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蚕学通讯(2022年2期)2022-11-22 23:58:47
自动缫丝机的“三线”对生丝纤度偏差的影响
广西蚕业(2021年3期)2021-10-28 01:00:02
“老师,您错了!”
不同催青条件对两广二号原原种产卵成绩的影响
广东蚕业(2020年3期)2020-07-26 14:56:02
“不速之客”的光临
夏秋养蚕有三早
科学课上学作文
茧丝纤度曲线函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丝绸(2018年11期)2018-09-10 01:45:45
桑蚕种催青中死卵的发生与防治
河南农业(2018年1期)2018-01-17 11:01:50
QDJ920-II生丝纤度机改造后纤度检验测试数据分析
蚕桑通报(2016年3期)2016-04-15 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