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区白细胞及分类计数与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2015-04-04 01:33田春凤康利鸽胡喜田仝宇红李子莉苏白玉郑颖
河北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总数患病率白细胞

田春凤 康利鸽 胡喜田 仝宇红 李子莉 苏白玉 郑颖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病死率的增高[1]。由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显著升高且其与诸多疾病密切相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希望可以及早发现并且减少因此带来的致残或死亡事件的发生。虽然人们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十分关注,但是对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白细胞也被称为免疫细胞,众所周知白细胞升高是和炎症相关的,一些研究表明白细胞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的关系[2,3],但是这些研究仅是对白细胞总数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做出探讨,对白细胞分类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地区2012年至2013年体检人群中的18 222人的有效完整数据进行分析,用统计学分析来进一步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之间的相关性,及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在不同水平下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性,从而在炎性反应方面为预测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更加具体的依据,有效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其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健康中心进行体检的人群18 222例(其中男11 077例,女7 145例)。有以下情况的人被排除在外: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当前服药治疗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或有异常白细胞(WBC)计数(<3 800/μl或 >10 000/μl)。糖尿病诊断标准: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或餐后2 h后血糖≥11.1 mmol/L(200 mg/dl)。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血脂异常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 mmol/L和(或)甘油三酸酯≥2.46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6 mmol/L;肥胖是体重指数≥25 kg/m2。

1.2 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为石家庄地区不同单位员工接受健康体检时的资料。在采血前1 d 20∶00开始禁食(包括零食,可少量饮水),于次日早上8~10点采取坐位的静脉血。其中2 ml静脉血加入EDTA抗凝的采血管,用于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2 ml静脉血加入促凝采血管,分离血清用于血清TC、TG、LDL、HDL-C及空腹血糖的测定。血糖和血脂的测定采用我院生化室的多功能生化检测仪。血常规用我院的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压的测定采用欧姆龙全自动血压测量计,序列号为4800149A。测量者采取坐位。

1.3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逻辑回归分析被用来获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优势比,这些优势比的获得是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背景后得到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 共有研究对象18 222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3 066例,平均年龄(47.00±9.78)岁,患病率16.83%。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2.59%,女性患病率为6.83%。男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我们接下来把被体检人群分为男性和女性组,并且分别比较了代谢综合征患者和无代谢综合征人群肥胖、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情况。在男性,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肥胖、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见图1~3。

图1 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图3 女性代谢综合征患者和无代谢综合征人群比较,各项指标异常率比较

2.2 体检人群临床特征分析 首先把体检人群根据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不同把人群分为3个亚组:第一亚组白细胞数为3 800~5 290/μl,第二亚组白细胞数为5 291~6 460/μl,第三亚组白细胞数为6 461~10 000/μl,是根据白细胞总数得出的研究对象的临床特点。单变量分析表明,随着白细胞总数增加,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纤维蛋白原、尿酸等指标均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总白细胞计数增加出现减少。血红蛋白、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见表1。

2.3 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背景之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随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而增加的,也就是说在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白细胞总数的增加是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2。

2.4 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性别的关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背景之后,男性和女性代谢综合征和白细胞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是随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优势比(odds rations)增加的,而单核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增加不是很明显。见表3。

表1根据白细胞计数得出的体检人群临床特征±s

表1根据白细胞计数得出的体检人群临床特征±s

项目 3 800~5 290/μl(n=7 820)5 291 ~6 460/μl(n=8 361)6 461 ~10 000/μl(n=8 011)年龄(岁,±s)45.7±10.6 46.3±10.4 46.0±10.2男性[例(%)] 3 049(43.6) 4 356(52.1) 5 039(62.9)体质指数(kg/m2) 23.0±2.8 23.7±2.9 24.2±3.1舒张压(mm Hg) 114±17 118±19 120±17收缩压(mm Hg) 72±11 75±12 77±12空腹血糖(mmol/L) 5.1±0.7 5.2±0.8 5.2±1.0低密度脂蛋白(mmol/L) 3.3±0.9 3.5±0.8 3.5±0.9三酰甘油(mmol/L) 1.2±0.7 1.4±0.9 1.7±1.0高密度脂蛋白(mmol/L) 1.4±0.4 1.4±0.3 1.3±0.3血红蛋白(g/dl) 14.3±1.4 14.4±1.4 14.3±1.8白细胞总数(/μl) 4 638±411 5 866±328 7 596±887谷草转氨酶(U/ml) 21±9 23±14 24±11谷丙转氨酶(U/ml) 23±19 27±23 31±23谷氨酰转肽酶(IU/ml) 27±33 36±41 42±43肌酐(mg/dl) 0.89±0.2 0.89±0.2 0.9±0.2血尿素氮 14±4 14±4 14±4纤维蛋白原(g/dl) 2.6±0.5 2.8±0.7 3.0±0.6尿酸(μmol/L) 272±67 298±78 328±81过去吸烟/现在吸烟(%) 23.6/14.5 26.5/23.7 20.4/39.8饮酒(%) 47 60.1 69.3大学毕业(%)51.7 55.6 51

表2 白细胞分类计数危险因素分析 OR

表3 白细胞分类计数与性别的关系 OR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的前身是由Reaven在1988年提出的“X-综合征(X-Syndrome),他注意到可能是由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发生而产生脂代谢的紊乱、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常常聚集出现,因此,他将这种聚集现象定义为X-综合征[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也在2004年提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直到2005年4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综合了各大洲、多学科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全球统一定义。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都显著升高,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70岁的成年人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4%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4]。Yin等[5]在 2005 年发表的文章中显示中国人群年龄校正后 MS的患病率男性为9.8%,女性为17.8%。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石家庄地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83%,和以前的数据比较略有增加,这也许和地区差异有关,另外,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可能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上升。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性别也有关系,Yin等[5]对中国人群年龄校正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研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而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成年调查,重庆市体检人群研究中则显示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女性,与本文结果一致。

代谢综合征包含多种代谢异常,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正如图2和图3所示,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男性肥胖的异常率达92%、女性肥胖异常率达87%,均高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分(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率。这可能是由于肥胖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了关键作用。这与多数学者认为的肥胖或超重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始发因素,并由此产生胰岛素抵抗而最终使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等均出现异常的研究[6]相一致。

白细胞是血细胞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它除了存在于血液外,还存在于淋巴系统、脾以及身体的其他组织中。白细胞可以通过吞噬,消灭外来的病原菌以及参与免疫反应来保护机体。白细胞可分为5种分类,分别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是不同的,其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最高,为50% ~70%,其次是淋巴细胞占20% ~40%,单核细胞占3% ~8%、嗜酸性粒细胞占1% ~5%,而碱性粒细胞最少,只有不超过1%。因此,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与白细胞总数的增加密切相关。正常范围在成人为:(4.0~10.0)×109/L(4 000~10 000/mm3),新生儿:(15.0 ~20.0)×109/L(15 000 ~20 000/mm3)[7]。白细胞的升高是炎性反应过程的标志,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外周血白细胞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从小样本人群,大样本人群,青少年人群,健康成年人、老年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等不同人群中都证实了这种相关性的存在[8,9]。但是这些研究仅是对白细胞总数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做出探讨,对白细胞分类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按照白细胞总数,把体检人群分为3个组,第一亚组白细胞数为3 800~5 290/μl,第二亚组白细胞数为 5 291 ~6 460/μl,第三亚组白细胞数为 6 461 ~10 000/μl。分组之后进行单变量分析表明,发现随着白细胞总数增加,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纤维蛋白原、尿酸等指标均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总白细胞计数增加出现减少。血红蛋白、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下面我们首先探讨白细胞计数和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个主要以白种人为主的分析中,发现白细胞计数有独立于吸烟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外的和高血压的关联。所有入试对象按照白细胞的多少分为三组,随着白细胞计数的增加,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1.2、1.7(P< 0.01)[10]。另一个以白种人为主的纵向研究证实在白细胞计数正常的人群中,白细胞计数较高组比较低组更易患高血压[11],这些研究结果和我们在表1和表2中所显示的结果一致,即随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白细胞数目增加,体检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并且比数比也增加。在表2中我们的结果显示了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和肥胖、血糖、血脂以及高血压的比数比,众所周知,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包括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和冠心病密切相关,我们的数据证实了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和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之间的关系,以前的一些研究数据表明了白细胞分类计数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普伦蒂斯等人首先分析了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分类计数,发现升高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冠心病发展相关,并且进一步建议单核细胞计数也有类似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男性发生缺血性心脏病随访中,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并在社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研究发现,有较高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计数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要高于那些有较低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计数的患者[12,13]。Tanigawa 等[14]报道,总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更具体地说,记忆细胞计数在有代谢综合征的中年男子中明显增加,这是第一个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教育背景和家庭收入因素后报道总白细胞计数和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论文。我们的研究和Tanigawa等[14]的研究有类似的结果,但也有以下不同,第一个是样本量的差异,本研究和Tanigawa等[14]相比使用了更大的样本量(18 222对439),第二个是研究对象有差异,我们的研究包括男性和女性,年龄20~90岁,而Tanigawa等[14]只包括中年男子。我们的结果与先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白细胞总数和代谢综合征是相关的。

那么,性别因素是否可以影响白细胞总数以及分类计数和代谢综合征是相关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表3中把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分别分析了白细胞总数以及分类计数和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如表3所示男性比数比随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都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女性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也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性别因素不是影响这种相关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这是一个横向比较研究中,因此我们只观察了白细胞计数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联系但却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使白细胞在正常范围,白细胞总数和所有的分类白细胞计数和代谢综合征存在独立的相关性。未来的研究需要确定哪些分类白细胞计数是最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有相关关系,并且随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增加,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性也增加。因此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患病的一个相关性预测指标。

1 Vollenweider P,von Eckardstein A,Widmann C.HDLs,Diabetes,and Metabolic Syndrome.Handb Exp Pharmacol,2015,224:405-421.

2 Wu CZ,Hsiao FC,Lin J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young adolescents.Acta Diabetol,2010,47:65-71.

3 Chen W,Srinivasan SR,Xu J,et al.Black-white divergence in the rel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to metabolic syndrome in preadolescents,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the Bogalusa Heart Study.Diabetes Care,2010,33:2474-2476.

4 Trabert B,Wentzensen N,Felix AS,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A study in the SEER-medicare linked database.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2015,24:261-267.

5 Yin XY,Zheng FP,Zhou JQ,et al.Central obesity an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middle-aged Chinese.Biomed Environ Sci,2014,27:343-352.

6 Cerezo C,Segura J,Praga M,et al.Guidelines upd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or metabolic syndrome and hypertension.Curr Hypertens Rep,2013,15:196-203.

7 熊立凡,刘成玉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

8 Ahluwalia N,Andreeva VA,Kesse-Guyot E,et al.Dietary patterns,inflammation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Diabetes Metab,2013,39:99-110.

9 Martínez-González M,Martín-Calvo N.The major European dietary patterns and metabolic syndrome.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3,14:265-271.

10 Martinsson A,Stling G,Persson M,et al.Carotid plaque,intima-media thickness,and incidentaortic stenosi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2343-2348.

11 Baldassarre D,Veglia F,Hamsten A,et al.Progression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predictor of vascular events:results from the IMPROVE study.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3,33:2273-2279.

12 Chen W,Srinivasan SR,Xu J.Black-white divergence in the relation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to metabolic syndrome in preadolescents,adolescents,and young adults:the Bogalusa Heart Study.Diabetes Care,2010,33:2474-2476.

13 Jiang H,Yan WH,Li CJ,et al.Elevate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glucose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people.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4,11:5497-509.

14 Tanigawa T,Iso H,Yamagishi K,et al.Association of 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with clustered featur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meddleaged Japanese men.Atherosclerosis,2004,173:295-300.

猜你喜欢
总数患病率白细胞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白细胞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一半”与“总数”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