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杂志4月2日文章,原题:揭秘:中国海军如何走向全球过去10年来,解放军海军行动的频率、持续时间、离开本土的距离和复杂性均增加了。
如今,中国不仅有一支反海盗护航编队常驻印度洋,其海军还常在第一岛链以外进行演习并执行任务。这些变化表明中国海军能力的提高,也引发了中国海洋战略转变和解放军活动区域扩大的可能。
中国海军向西太平洋的进军是层层递进的:一开始是单支舰队,且大多是水面舰艇,进行照本宣科式演习,后来发展到多舰队协同演练,有潜艇、无人机等参与;解放军进入西太,从寥寥几艘军舰逐渐增加到逾12艘舰船和潜艇。
2004年开始,中国海军进入“近海”(渤海湾、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演习。2007年到2009年,解放军将行动扩大到第一岛链以外,这是近海积极防御战略的演进。它增进了在陌生海域执行军事行动的能力,有助于打造远离海岸行动所需的后勤和指挥与控制系统。中国向西太派出的舰艇类型和级别也多样化了。
在此期间,解放军出兵亚丁湾。从反海盗部署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有助于解放军海军掌握娴熟技巧——这是保护中国在远海利益不可或缺的。
2010年至2012年,解放军在西太行动常态化。此三年期间,它执行“蓝水”军事行动的频率、复杂性和信心都增加了。解放军从多个不同海峡进入西太,且参与蓝水演练的是不同级别混合搭配的舰艇。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为远洋防御铺路,首次在西太进行三大舰队同时参与的演习。还在反海盗之外,首次向印度洋派出水面舰艇。此举表明解放军开始运用其从近海常态行动中获取的经验来发展远洋防御能力。
中国海军如今拥有了保卫国家所需的经验、信心和熟练等先决条件,今后可能加大远海战略巡逻。这意味着,今后5至7年,我们可能看到不同平台组成的解放军水面战斗群出现在远海。此类战略巡逻或将包括向太平洋战略海上交通线、印度洋咽喉要冲出动海军,甚至远征北太平洋以支持中国的北极商业利益。▲
(作者克里斯托弗·夏曼,陈俊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