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霞
(辽宁省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浅谈鸡啄癖的病因及防制
任晓霞
(辽宁省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鸡啄癖也称异禽癖、恶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鸡的一种自身或相互之间啄衔行为。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尤其是雏鸡,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鸡业的发展。
鸡;啄癖;防制措施
1.1 日粮中营养不平衡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和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不足或过高,造成日粮中的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均可导致啄癖发生。
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常量元素(钙、磷、氯、钠等)或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硫等)缺乏或比例失调,不能满足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使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啄癖发生。
粗纤维缺乏。鸡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差,尤其是雏鸡,粗纤维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阻塞消化道;但粗纤维缺乏时,肠蠕动不充分,易引起啄羽、啄肛等啄癖发生。
1.2 饲养管理方面
环境因素引起,如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太强或光线不适、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密度太大和互相拥挤等条件都可引起啄癖。
饲养方式。饲喂时间不合适、饲料喂量不够或饮水供应不足、长时间缺水、缺料、产蛋箱放置不合理或不足都可引起鸡相互啄斗。
1.3 疾病因素
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白痢、消化不良等病症可引起啄羽、啄肛。
2.1 啄肛癖
主要见于雏鸡、当雏鸡鸡舍密度过大,雏鸡运动不足,光线不足或日粮配比不当时,最易发生啄肛。尤其雏鸡发生白痢时,雏鸡腹泻,肛门周围带有腥臭粪便,其它雏鸡不断啄食其肛门。蛋鸡发生输卵管脱出、脱肛,其他鸡好奇争相啄食,被啄鸡疼痛惊恐逃脱,而啄食鸡紧追不放,导致鸡群骚动,相互争啄肛门伤口,严重的将直肠拖出,造成全群暴发啄肛现象。
2.2 啄羽癖
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甚至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发展为啄肉癖。常见于产蛋高峰期和换羽期。一般是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缺乏。此外,日粮供应不足或喂料间隔时间太长,鸡感到饥饿,易发生啄羽。
2.3 啄蛋癖
主要见于产蛋鸡群,尤其是高产鸡群。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钙和蛋白质含量不足,常伴有薄壳蛋、软皮蛋。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鸡也啄食自已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盛期。
2.4 啄趾癖
主要发生在雏鸡,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尤其是螨虫侵袭,导致鸡体自身啄食脚上皮肤鳞片和痂皮,发生自啄出血而引起互啄;或断趾时消毒不严而感染,造成断端肿胀,抬腿行走,一只鸡啄趾,其他鸡蜂拥而上,被啄鸡趾部出血或跛行,严重的啄断趾。
2.5 啄头癖
见于各年龄的鸡,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氨气刺激维生素A缺乏等原因引起,鸡只相互啄冠、肉髯、耳叶、眼等。主要与鸡群的密度、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鸡体的生理、心理因素等有关。
3.1 及时断喙
断喙是预防啄癖发生的较好办法。在7~10日龄断啄效果较好,二次断喙在18周龄、40周龄再修啄一次。
3.2 密度、温度、湿度适宜,光照合理,通风良好
初雏期饲养密度为20~30只/m2,温度保持在34~35℃,以后每周降低2~3℃,相对温度保持在60~70%;产蛋鸡饲养密度9~11只/m2,相对温度保持在55~65%,鸡舍光线不宜过强,一般采用渐增的光照制度,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的均匀,并维持应有的照度。舍内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浊。
3.3 日粮配比力求全价与平衡
日粮除要满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要外,可适当降低能量饲料,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同时在饲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1~2%的羽毛粉,能有效预防啄癖的发生。
3.4 防治疾病
对于鸡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应配合药敏试验予以首选敏感药物治疗。对于寄生虫病应以寄生虫种类给予抗寄生虫药物治疗。
[1] 钟细苟,王国龙,李丕洪,等.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03,(6):36.
[2] 崔广平.浅谈鸡啄癖的原因和防制[J].养殖技术顾问,2013,(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