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叶,张 焱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名老中医贾六金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经验
Jialiujin′s experiences on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袁 叶,张 焱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目的:总结贾六金老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整理分析贾六金老师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医案,总结其治疗规律及经验。结果:贾老临床常用自拟香乌止痛汤加减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取得明显效果。结论:香乌止痛汤加减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腹痛;贾六金;香乌止痛汤
功能性腹痛是小儿时期常见疾患,以脐周反复发作的疼痛为主要表现,患儿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发作时间长短不一,每次发作几分钟,一般不超过1 h。结合西医有关辅助检查,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方可诊断本病。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常有余,脾胃柔弱,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为主。
贾老师认为小儿腹痛多见于肠虫症、急性肠炎、便秘、腹型癫痫、腹型偏头痛、过敏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热时伴有的腹痛、乳食积滞、肠绞痛、肠套叠、再发性腹痛(此类腹痛多与精神紧张有关)。
关于小儿腹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贾老师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因食、因虫、因寒、或因伤食感寒或肝郁气滞。①因食所伤:古人云“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过饥过饱、过食生冷、辛热、肥甘、不洁之物常会引起腹痛。②因虫内扰:常因小儿食入带有虫卵的不洁之物,滋生成虫,寄居肠道引起腹痛。③感受寒邪:张介宾总结临证所见,指出“盖三焦病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指出了寒证在腹痛中所占比例之大。④情志因素:《温病条辨》曰:“小儿但无色欲耳,喜怒悲恐,较之成人更专。”精神紧张,或情志不舒,皆可致腹痛。
贾老师临床辨治小儿腹痛常从腹痛的部位、性质、轻重着手。腹痛部位:若中上腹疼痛,病变多在脾、胃、大肠、小肠;若小腹疼痛,病变多在膀胱、小肠、冲任两经;若少腹疼痛,病变多在肝经、或大肠;绕脐疼痛,多为蛔虫证;脐右下腹痛,病在阑尾部位,多为肠痈。腹痛性质:小儿腹部冷痛,得温则缓,多为寒痛;腹部灼痛,拒绝温敷,多为热痛;久病腹痛,时轻时重,喜按喜暖,得食则痛减,多为虚痛;突发腹痛,痛势急剧拒按、拒抱、拒食者多为实痛。腹痛轻重:突发腹痛,痛势急剧拒按多重;久病腹痛,时轻时重,喜按喜暖多轻证。
贾老临床治疗小儿腹痛,常用自拟香乌止痛汤加减,效果显著。其方药组成为:香附10 g,乌药6 g,枳壳10 g,白芍12 g,砂仁10 g,陈皮10 g,姜半夏6 g,甘草6 g。临证加减:伴有食积,加苍术、厚朴、炒三仙等,大便干燥加郁李仁10 g;恶心、呕吐加藿香10 g,黄连6 g;腹痛甚加广木香10 g,元胡10 g;感寒腹痛加高良姜10 g,藿香10 g,官桂6 g,羌活10 g等;脾胃虚弱加四君子,脾胃虚寒合理中汤。现举隅报道如下。
石某,女,9岁,2013年11月2日初诊于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家长诉患儿脐周痛6个月,时轻时重,纳差,时有盗汗,眠可,大便偏干,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体重:25 kg。检查:腹部平坦,触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血常规及大小便常规、潜血均正常。腹部B超示:腹部未见异常。诊为脾虚气滞型腹痛。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止痛,处方:太子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炒苍术10 g,厚朴10 g,陈皮10 g,炒白芍10 g,香附10 g,广木香10 g,乌药10 g,广砂仁10 g,白蔻仁10 g,炒三仙各10 g,鸡内金10 g,炒莱菔子10 g,甘草6 g。共6剂,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分服。
2013年11月10日患者前来复诊,家长诉患儿腹痛大大减轻,饮食较前好转,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脐周压痛(-)。原方续服6剂巩固疗效。
嘱其节制饮食,勿贪凉饮冷;讲究卫生,生吃瓜果要洗净,避免不洁食物入口。1月后随访腹痛未再发。
功能性腹痛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逐渐被重视,有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腹内空腔器官(如胃肠、胆道及泌尿道)及肝、肾等实质器官包膜的神经纤维为植物神经的痛觉纤维,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植物神经功能尚未稳定,当精神紧张、压抑、学业繁重时,易出现一些迷走神经亢进症状,使胃肠肌痉挛而腹痛。对于本病的治疗,西医多以休息等一般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此外镇痛药、麻醉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应用也较为常见,但总体疗效欠佳。中医治疗本病有其一定的优势,临床根据腹痛的不同性质,分别采用温散、泻热、攻下、消导、行气、活血、运脾、补虚缓急等法,使腑气畅通,通则不痛,正如《医学真传·痛证》说:“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无非通之之法也。”
贾老师自拟香乌止痛汤是在仲景芍药甘草汤、香砂平胃散及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合方化裁而成,方中香附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乌药行气止痛、温经散寒;枳壳行气除痞;白芍养血敛阴,砂仁温中化湿;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本草纲目》谓“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与甘草同用,缓急止痛,又酸甘化阴,制理气药辛香刚燥之性,以防耗气伤阴。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成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剂,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本例患儿间断腹痛6个月,伴有纳差,理化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贾老师结合舌脉,诊为脾虚气滞型腹痛,治疗用自拟香乌止痛汤加味,方证相应,一诊即症状缓解,二诊巩固后迅速获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儿腹痛应仔细了解病史特点,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并结合西医有关辅助检查,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方可确立本病的诊断,以免误诊,贻误治疗。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对本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1]袁斌,韩新民,朱先康,等.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肝胃不和证4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 603,1 623.
[2]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5-79.
[3]薛征,刘小渭.贾六金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腹痛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 719-1 720.
[4]刘朝臣.谈小儿腹痛中医腹诊法[J].江西中医药,1995(增刊):97.
[5]李娅楼.门诊小儿腹痛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6):95-96.
(编辑:梁葆朱)
R256.33
A
1671-0258(2015)05-0044-02
袁叶,主治医师,硕士,E-mail:yuanye1974197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