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之我见

2015-04-03 15:36:06浦拥军
兽医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周龄线虫猪群

浦拥军

(江苏宿豫区曹集乡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宿豫 223800)

仔猪腹泻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之我见

浦拥军

(江苏宿豫区曹集乡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宿豫 223800)

介绍了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并结合其发病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仔猪腹泻;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1 腹泻发生的原因

1.1 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冒肠炎。该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特别是寒冷季节,能迅速传染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康复猪带毒可达10周甚至100多天,在不良环境下重新排毒而导致病源传播。

(2)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15~100%,其特征为呕吐、腹泻。病毒存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传染,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3)轮状病毒感染。病毒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在人和家畜之间可能相互感染。在寒冷、潮湿、不良的卫生条件下发病率高。病毒经口进入机体能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所以能顺利到达小肠,经胰蛋白酶激活而感染小肠绒毛顶部上皮,在其中增殖并使之发生变性、溶解或脱落,绒毛遂缩短变宽。隐窝细胞未及分化成熟就移向感染发病的绒毛上皮,并取代其位置,于是发生吸收不良症状。

1.2 细菌性腹泻

(1)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发生,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继而同群猪陆续发病,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病愈的猪生长也很缓慢。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黏液。

(2)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窝地发病。该病在农村散养户中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户缺乏科学观念,封建迷信思想严重。

(3)仔猪白痢。该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性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形状粘腻。病猪表现畏寒、弓背、行动缓慢、脱水,呼吸次数增加,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持续2~3 d,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多数病例有反复,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

(4)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大盆饲料中让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用温热水稀释,使疫苗在使用前即失去活性,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5)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以内的仔猪,1~3日龄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于2~4周龄以下的仔猪。0~3日龄发病率71.1%,4~7日龄为10.5%,2周龄的猪发病率为13.2%,3周龄的猪发病率为5.3%。死亡率一般在20~70%。

1.3 寄生虫性腹泻

(1)猪球虫病。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常有球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

(2)线虫病。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属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黏液性或血性下痢。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都有发生。

1.4 营养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仔猪。哺乳母猪营养不良,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母乳的数量和质量。如母乳中VA不足可导致消化道黏膜上皮角化,VB不足会出现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1.5 应激因素

断奶期的仔猪没有控制好断奶,加之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突变,圈内环境卫生条件差,很容易引起腹泻。此外,饲料霉烂变质、误食有毒饲料、饮用污水、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受寒等应激因素都会引起猪发生腹泻。

2 猪腹泻的防治

2.1 不同年龄、原因引起腹泻的治疗

腹泻由于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导致大量肠液、胰液丢失,钾离子、钠离子丢失增多,液体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采用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等治疗方法。

2.2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肌体的抵抗能力,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传播,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按时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发病猪场最后全群淘汰,彻底清洁和消毒,空舍2~3个月,再引进健康猪。对发病的猪只,在隔离消毒的前提下,采取对症治疗。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病毒药。

2.3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对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应在怀孕母猪产前用大肠杆菌单价或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通常在母猪产前免疫1次,也可以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以保证初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饲料,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对发病的仔猪,首先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繁试验后进行治疗。

2.4 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

对于球虫病的防治,仔猪与成年猪应该分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可选用抗球虫药如氢苯胍、莫能菌素、马拉菌素和三字球虫粉等治疗。对于线虫的防治,应注意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干燥、清洁,舍内最好铺水泥地面。

2.5 营养性及应激腹泻的防治

对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全面,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保持圈舍的卫生清洁,减少一切应激因素,避免腹泻的发生。

[1] 杜忠,张娟,肖继承.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畜牧市场,2014,(6):55-57.

[2] 李航.断奶仔猪腹泻预防与治疗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61,363.

[3] 盛祥德,李军平.有效预防猪腹泻的措施[J].河北畜牧兽医,2007,28(07S):36.

[4] 赵永峰.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0,(1):34.

浦拥军(1968—),男,主要从事畜牧生产与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周龄线虫猪群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26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特产研究(2021年6期)2021-12-08 03:16:38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04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SN1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褐壳蛋鸡
农村百事通(2016年6期)2016-05-14 00: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