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勇,张楠
针灸配合中药溻渍疗法治疗关节腔积液
孙德勇,张楠*
关节腔积液;平衡穴;中药溻渍;瘀阻脉络证
关节腔积液属现代医学的急性关节炎范畴,为中老年高发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关节腔积液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证,因此探索一种实用、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1]。该文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溻渍治疗关节腔积液116例,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2013年7月—2014年10月门诊就诊关节腔积液患者,共116例。按入组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6~75岁,平均(55.4±8.2)年;病程2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4.8±2.9)年;双膝31例,单膝27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42~73岁,平均(54.8±10.6)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4.5±2.3)年;双膝29例,单膝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关节腔积液、中医证候积分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2]关节腔积液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根据《实用中医风湿病学》[3]中“膝痹”诊断标准制定。辨证为瘀阻脉络证。
1.2.2排除标准①近1周有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②合并其他诸如:急性关节损伤、骨关节结核、膝关节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各主要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期妇女。⑤未完成全程治疗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处置如下:①针灸:采用平衡穴治疗法。根据“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外病取内,内病取外”的取穴原则,取穴如下:左膝关节病变者,在右曲泽附近、右膝同侧及左膝对侧寻找变异点;右膝关节病变者,在左曲泽附近、左膝同侧及右膝对侧;变异点即取穴所在。患者取坐位,局部消毒后将1.5寸毫针直刺入1.2寸左右,用平补平泻法,根据先近后远的顺序3处分别行针10 min后出针。②中药溻渍疗法:川芎、红花、鸡血藤、秦艽、羌活、独活、土鳖虫、千年健、海桐皮、葛根、牛膝、乳香、没药、甘草。制备后置于病变处30 min,1次/d,疗程30 d。
1.3.2对照组中药溻渍疗法方法同上。
1.4疗效评估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如中医证候积分、关节腔积液量、关节疼痛强度、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过敏反应、皮肤损伤等。
1.5疗效标准
1.5.1关节腔积液疗效标准按卫生部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标准拟定。临床痊愈:肿胀、积液消失,积分为零。显效:肿胀、积液基本消失,积分减少≥2/3。有效:尚有轻度肿胀,积分减少≥1/3。无效:肿胀、积液与治疗前比变化不明显,积分减少<1/3。
1.5.2关节疼痛疗效标准临床控制:疼痛消失,分级评分为0。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分级评分下降≥70%。有效:疼痛明显缓解,分级评分下降≥30%。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分级评分下降不足<30%。
1.5.3中医证候疗效标准按以下标准分级,计算每级所占的百分比。痊愈:证候积分值减少N≥90%。显效:证候积分值减少N≥70%。有效:证候积分值减少N≥30%。无效:证候积分值减少N<30%。
1.5.4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国际通用的AIMS2-SF标准进行评分。该表分为5个维度,具体包括躯体、症状、影响、社会、工作,共26个条目,总分104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5健康状况(HAQ)评价标准比较2组疗后积分平均值较疗前积分平均值下降情况。
1.5.6安全性评价指标与方法描述患者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脉搏)的变化。描述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试验有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不良事件的种类、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及与研究的关系将列表描述。对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以及出现重度或严重不良事件的病例会加以特别的注明。
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使用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5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3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17,P<0.05)。且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健康指数积分亦有所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配合中药溻渍治疗关节腔积液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全部患者生命体征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
关节腔积液当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5],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本病亦属现代医学的急性关节炎范畴,常是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并发症,其中以膝骨关节炎所导致的膝关节腔积液最为常见[6]。
对于本病的中医治则治法,经典中早有记载,《黄帝内经》中记载使用针刺和药熨疗法治疗痹证,这是目前仍非常受重视的措施,本研究所进行的研究就是在此指导下进行的,目前仍为临床所广泛应用。《景岳全书》云:“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即认为该病的病机为各种原因引起的病变部位气血不通,久而成瘀所致。治当以理气活血,化痰通络除痹。
平衡穴并非某一穴位,而是一类穴位的总称。它是根据《素问·缪刺论》的“全身是穴,全身非穴”理论。《素问·缪刺论》中提到“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上下左右与经相干”“左治右,右治左”。在此基础上,周尔晋[7]进一步提出“高低医疗论”,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当一端出现低沉点(病变点)时,另一端必然出现高升点(反应点、敏感点),在高升点上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使低沉点上升,从而恢复人体平衡,达到健康。由此提出了“全身是穴,全身非穴”的针刺新理念。平衡穴就是高升点,它由人体失衡而生,由人体恢复平衡而终,故名平衡穴。
中药外洗法,古称“溻渍”“洗伤”“淋洗”等,《外科精义》中指出:“其在四肢者溻渍之,其在腰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本研究中溻渍中药方剂采用独活、羌活舒筋活络,不单改善症状,而且筋舒络活则气血运行舒畅;土鳖虫、红花、鸡血藤、川芎等养血、活血药改善局部血行,纠正存在的血运障碍,千年健、海桐皮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活血止痛,秦艽燥痰除湿,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牛膝为治膝病要药,葛根现在医学研究其葛根提取类黄酮物具有抗炎、增强代谢之功效,甘草加以调和,诸药合用,祛风、寒、湿兼备,并有调和气血、疏通筋络之药,标本兼治,治本为主,谓为良方。
本实验中不留针而在病变部位溻渍的基础上持续行针,补泻兼施。即可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并加速病变处血液运行,并使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包括炎性滑膜组织、增生的关节表面),起到体外微量给药的作用,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增进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滑膜,改善营养状态,减少炎症渗出,促进关节液吸收,达到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舒经通络等作用[8]。
[1]韩江,王培民.中医外治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44.
[2]山东省卫生厅.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5-306.
[3]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01-51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0-131.
[5]李宁,王拥军,施杞.施杞从肝肾论治膝骨性关节炎[J].中医杂志,2013(3):197.
[6]陆艳红,石晓兵.膝骨关节炎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6):81.
[7]周尔晋.人体X形平衡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5,12-13.
[8]陆文杰,童松林,王沛年.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2):98. [2015-04-16收稿,2015-05-14修回]
[本文编辑:董冰媛]
R684.3
B
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理体疗科(孙德勇,张楠)
张楠,Email:1572944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