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荷
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在预防腰部损伤中的作用
于国荷
健康教育;腰部损伤;训练伤
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如何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减少非战斗减员是卫生保障的主要任务。腰部损伤在训练伤中所占比例高,损伤后治疗难度大、病程长,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所以做好官兵的健康教育,注重腰部损伤的预防尤为重要。发病多见于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又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劳损等。其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临床检查腰部外形一般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处、骶骨后面骶棘肌止点处,或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严重患者还有可能导致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致使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痉挛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虽然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完善,但仍有复发率高、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适时的进行健康教育,以期降低该症的患病率及复发率。
1.1不良的劳动姿势人在完成各种工作时,需要不断更换各种体位,包括坐、站、卧及难以避免的各种非生理性姿势,在腰部承受能力一时未能适应外力的传导时,则可遭受外伤或累积性损伤诱发本病的发生。如一些炮手长期训练、长期弯腰劳动者及长期处于坐姿学习工作的学生、电脑工作者、司机等因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弯姿、坐姿、蹲姿、站姿,容易导致腰部肌肉、关节受伤,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发人群。
1.2长期震动部队汽车和其他机动车驾驶员在工作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部承受的压力增大,如此长期反复的腰部肌肉紧张、椎间盘压力增高,可加速腰部肌肉损伤、椎间盘的退变或突出。
1.3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军事训练时由于寒冷、潮湿等不良环境作用易诱发腰部损伤,有些患者无明显的急、慢性外伤史,而有受风寒湿邪影响的情况。这可能是在腰椎间盘存在有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寒湿侵袭腰部使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造成椎间盘营养不良,再加上腰肌的紧张痉挛使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导致突出发生。
1.4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在20岁以后即开始,但各部分的变化速度并不一致。30岁左右纤维环的坚韧性和弹性已大为降低,脊柱运动使其受压,旋转扭曲时容易发生环形或放射状撕裂,而这一年龄层其髓核尚有较好的胶质状态和膨胀能力,受压即可从纤维环撕裂处突出。40岁以后,椎间盘各部分的变性比较明显,导致椎间盘萎缩、椎间隙狭窄,运动和承重时所受挤压应力减少,纤维环不太容易发生撕裂。即使出现撕裂,由于髓核变性已到晚期,含水量明显降低、纤维组织增多甚至出现软骨化,变性膨胀能力大减,也很难从纤维环撕裂处突出。所以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之间。
1.5训练伤所致训练伤为最常见的诱因,腰部肌肉、腰椎间盘在承重和脊柱运动时负荷最重、活动度大,所受到的挤压力大,磨损亦严重。在腰部急性损伤或慢性疲劳性损伤时,纤维环容易撕裂而致髓核突出。
1.6其他因素遗传也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有关,家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族中没有该病的人发病率明显增高;妊娠,多次妊娠的妇女该症发病率较高,因为妊娠时脊柱所承受的压力加大,可加重椎间盘退变;吸烟、糖尿病均可导致椎间盘的营养状态差而致椎间盘退变。
据报道,某部坦克乘员腰痛发病率为73.7%,是造成坦克乘员非战斗减员主要因素之一[1]。目前全国虽无精确的发病率统计数字,但从以上数字仍可见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和诊断率是很高的,并有低龄化趋势,这与长期不健康的体位姿势有关。多表现为剧烈的突发的下腰痛,并伴有一侧或者双侧的下肢放射性疼痛,一般应反射到膝关节以下的小腿外或后侧、足背、足趾等部位,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等加大腹部压力时,腰腿痛随之加重。
对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外,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其中包括:
3.1对高危人群的教育要广泛宣传腰肌劳损、椎间盘的保健知识,平时要注意站、坐、行和劳动姿势。对长期坐位工作者,如机关办公室人员,需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变姿势,对职业工作中常弯腰的劳动者教育其向前弯腰的动作要加以控制,在提起或搬动重物时不可弯腰,而应下蹲,然后起立,保持腰部挺直,平时加强腰腿部肌肉锻炼,增强背肌力量,使其有足够肌力维持脊柱的内在稳定。若出现腰腿痛,及时卧床休息,带腰围,避免弯腰持物动作,大多可缓解。
3.2对部队指战员训练伤的预防性教育平时加强对腰背肌的力量及柔韧性训练,由于军事训练中涉及腰背肌的训练及考核科目极少,而与之对应的腹部肌肉的训练及考核科目却相对较多,这必将导致脊柱的不平衡、不稳定,并易使腰椎前凸消失,形成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可做“燕子飞”的动作练习,即身体处于俯卧位并以腹部为支点,然后头肩上抬及双髋背伸,使身体呈“燕子飞”状,每日两组次,每组约20~50次不等,坚持训练可有效预防腰部损伤发生。在训练与作业中,当遇有需高举或搬抬重物时,应强调采取先屈膝再发力的动作,克服直腿弯腰发力的不良习惯。
3.3对驾驶员人群尤其加强腰部损伤的预防性教育应在平时养成良好习惯,尽可能地预防和避免腰肌劳损。一是在工作或训练中应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在长途驾驶中应注意适时休息,活动身体。二是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三是应尽量使用硬板软垫床,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个10cm厚的软垫即可。四是应该注意自身饮食结构,一些身体较胖的驾驶员要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加上久坐驾驶室,必然会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
3.4治疗后的教育这类人群经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已稳定,但许多患者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的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因此,应教育其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不睡太软的床垫,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改变不良生活、工作姿势,避免久坐,若工作允许可定时伸腰、挺胸、轻柔地活动腰背部,使腰背部肌肉放松。
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除引起患者长期腰腿痛外,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大小便潴留或失禁,下肢肌萎缩,甚至瘫痪等,是一种长期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治疗措施不断改进,治疗方法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该病的患病率、复发率并无降低。原因在于我国目前开展此类疾病的预防性教育活动不多,对此病广泛认识不足,很多人不能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为日后发病埋下隐患;高危人群未得到及时健康指导,出现早期症状时,未能及时阻止致病因素的进一步侵袭,甚至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要重视腰部损伤的健康防护,及时系统全面地开展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完备防护用具器材等,很多训练损伤完全可以避免,此病的患病率、复发率将大大降低,社会效益不可低估。
[1]路闯,叶应荣,袁宏伟,等.坦克乘员552名腰痛状况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1):34.
[2]主皓.基层官兵健康防护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55065-2683.
[2015-06-19收稿,2015-07-15修回]
[本文编辑:穆少杨]
R494:R681.5+7
B
250014山东济南,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