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黎明,鱼 敏
军队医院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抗震救灾、国际维和、抗击非典、奥运安保等多样化任务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军队医院近年数量有所减少,但学科、技术、人才、规模、效益等有了明显的增强。对于编制床位多少不一、学科水平高低不同的军队医院,如何通过一个具有较好操作性、可比性的考评体系,将医院建设发展的层次区分出来,一直以来是医院管理部门的难点。本研究以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内涵发展为牵引,以提高军队医院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指标考评体系构建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以期为全军医院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加强管理、规范运营、提高技术、改进服务、强化学科、推动创新提供基本参考和依据。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军队医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涉及战区所属的16所医院,包括1所总医院,15所中心医院,编制床位从100~750张不等,在全军和武警部队所属的三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2 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从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出发,在分析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发展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对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指标考评体系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构建并进行应用检验。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法 利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以及相关专业期刊等,收集关于军地医院内涵考评的指标及其遴选方法、遴选指标原则、数据调查处理方法等,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得出军队医院内涵质量考评备选指标。同时收集国内外文献相关医院评价的研究成果。
1.3.2 Delphi法 从军区医院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遴选对医院管理比较有经验的领导和部分临床专家,组成专家评估小组,采用两轮Delphi方法对遴选的军队医院内涵质量考评备选指标进行筛选。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就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考评体系应采取的模式、评价方法、指标选取、权重设置等向相关专家咨询。
1.3.3 现场调查法 根据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考评体系,组织专家对济南军区所属医院进行考评,将理论研究成果实际运用到军区医院管理工作中,验证考评体系合理性,根据考评情况、扣分项目以及医院特点,检验并修正研究成果。
1.3.4 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确定研究目标→文献检索→收集指标→建立指标库→第一轮Delphi法→精选指标→第二轮Delphi法→确定指标框架→现地验证。
2.1 构建原则
2.1.1 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反映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的指标较多,但要建立一套科学、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能将所有指标都纳入进来,必须选择一些能够综合反映医院内涵建设水平的、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指标。
2.1.2 较好的可操作性 在进行医院内涵质量评价时,往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一些指标虽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是数据的收集过程却非常烦琐,数据本身可比性不强、质量不高,如治愈好转率、甲级病案率等指标,受主观填报影响大。特别是作为检查考评,必须充分考虑到指标的真实性,所有指标必须客观,医院难以通过不正当方式修改。因此在指标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是专家Sk给出的在工程Ni下对影响因子Cj的评价值,运用定义4Hamming距离测度公式计算得出与理想值的距离并依据下式计算与理想值的接近度:
2.1.3 较高的灵敏性 指标的灵敏性是指同一指标不同医院或者不同年份之间要有一定的差别,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能拉开档次。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指标,如医疗纠纷发生数量等,通过分值的调整,能否反映出不同医院的差别。
2.1.4 较强的独立性 一些医疗质量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型,彼此相互关联,同时作为考评指标容易重复扣分,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对相互关联的指标,选择一个即可,以避免重复扣分,确保考评指标的独立性。
2.1.5 明确的导向性 考评的目的在于树立鲜明的导向,使医院将建设发展重点集中到考评的指标上,这也是机关组织考评的目的。通过考评,使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构建方法 考评指标体系应来源于工作实践,是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本研究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就是对正常工作状态下医院的内涵质量建设情况进行直接观察,收集一段时期内若干变量的数据,经整理、分析、判断,产生初步标准和评价体系。通过在部分医院试评打分,进一步修正评价标准、扣分标准和评价方法,形成完整的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指标考评体系。
2.2.1 指标基础来源 军队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主要指标考评体系的基础指标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11年总后卫生部下发的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二是南京军区医院综合绩效考评标准;三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绩效考评指标及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四是2005年以来济南军区组织的各类医院检查考评中运用的指标,如“五优医院”“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等,经检查、反馈后,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五是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对医院建设的要求。
2.2.2 框架指标构成过程 首先系统回顾了近年来总部、军区下发的各类医院管理的文件规定,如《军队医院医疗工作规则》《军队医院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开展医院床位分类管理的通知》《军队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认真学习了总后勤部和总后卫生部领导在医院疗养院建设工作会议、医学科技大会以及研究型医院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指示精神,初步对医院内涵质量考评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为军服务与卫生战备、医疗质量、科技创新、经济管理四个方面。
2.2.4 建立指标体系 经过两轮咨询,形成了初步的医院内涵质量主要指标考评体系。共包括四个方面的考评内容:为军服务与卫生战备、医疗质量、学科技术与科技创新、经济管理,共20个指标。考评方法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可以直接通过军卫一号或军财工程等软件进行数据提取的。包括:为军服务补贴经费、军地病人同收同治同核算、展开床位数、平均住院日、执业管理、地方药品收入占对外医疗收入比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院级和对外医疗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超劳补贴、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率11项指标[2]。可以直接从各医院软件系统直接提取,考评结果客观准确。二是可以通过核实相关证明材料考评的。包括:高学历人员比例、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科研成果4项指标,考评以军区掌握的和各医院提供的证明材料为依据。三是需要通过机关或专家现场检查的。包括为军服务制度、战备物资管理、医疗核心制度、医疗投诉和医疗事故发生数、医疗合作项目5项指标,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进行评价,通过细化检查方法和考评标准,能够确保考评结果的公平性[3]。对这些指标,通过统一考评方法、实施综合考评,可以引导医院将建设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内涵质量建设上。为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征求16所医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从两个分部各选取1所医院,组织机关和专家按照标准进行了试评,并对有关内容进一步进行了完善。从试评情况看,该指标体系基本能够反映不同医院内涵质量建设发展水平,也符合机关日常掌握的情况。
指标体系确定后,连续两年组织了对16所医院的考评。为确保考评工作质量,考评前组织专家统一进行了培训,明确考评标准,严肃考评纪律,同时组织人员制作了医疗数据提取软件,确保了考评工作的顺利高效。考评中,工作组对照标准,逐条核实相关情况,考评结果由医院领导签字确认。从考评情况看,各医院对医院内涵质量建设考评高度重视,认为20个考评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将对推动医院全面建设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3.1 研究的现实意义 通过连续两年的考评,各医院明确了建设发展方向,向内涵聚焦、促科学发展的思想更加统一,措施比较到位,总体进步较大,平均分由2013年的808分上升至2014年的855分,考评总成绩在850分以上的医院由去年的3个增加到今年的8个,有力促进了军区医院内涵质量建设的提升。
3.2 结论和建议 内涵质量考评作为推动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指导医院聚焦内涵、控制规模、创新驱动、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在两次考评的分值上得到充分体现,有必要常态化开展下去。
[1]蒋祥虎.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评价[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4):14-16.
[2]李 达,姚国庆,吴婷婷,等.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376):78-79.
[3]丁碧岚.以优质医院创建为抓手 提升内涵质量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6(2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