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是满足目标受众“期待视野”的结果。研究表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将目标受众求知与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融入到文本接受的整个环节中,并在超越“期待视野”的过程中赋予文本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以新的意义。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文学性;创造性;接受美学;“期待视野”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至今已近100年,并一直在美国新闻界处于霸主地位。1978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the Feature Writing Category)成为普利策新闻奖主要奖项之一。该奖项将“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作为评奖标准,故获奖与否被人们视为实力派记者的标志,是普利策新闻奖中最富魅力的奖项之一。斩获普利策特稿写作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如《跟踪克丽丝丁》一文就促使美国关于家庭暴力的国家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直接影响了1994年的犯罪法案。另外,这些作品也为人们讲述了一些镶嵌着历史真实细节、浸润着人类细腻情感、收藏着时代跳动脉搏的永恒故事,如《恩里克的旅程》一文所讲述的千里寻母的动人故事,它们无不承载着人类永恒的爱。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由此让新闻文本不再易碎,堪称一种新闻经典。但迄今为止,国内对这些优秀新闻文本的研究甚少,仅有的一些相关研究,也只限于新闻传播学受众理论和内容分析的研究视角,因此文本特性形成过程的复杂性难以阐释。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探寻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文学性和创造性的形成过程,厘清文本特性与目标受众“期待视野”之间的关系,以资我国新闻特稿写作者借鉴。
接受美学以文本研究为核心,相较于受众研究和内容分析,更适合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文本的分析研究。20世纪30年代,接受思想开始出现在文学批评研究领域,如茹尔茨关于文学作品文化效果的学说、沃尔夫将作者的效果意图与文本对公众的实际效果加以区分的思想等①罗悌伦:《接受美学简介(G.格林<接受美学研究概论>摘要)》,《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5期。。1967年,接受美学这一概念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H.R.姚斯(HansRobertJauss)正式提出,这一术语的德文是Rezeption,源于拉丁文receptio(意为接受,接纳,接收,收受)。此后,由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合力建构而拥有独立自足的理论体系。独立自足的接受美学理论,以始自狄尔泰、海德格尔,由伽达默尔确立,里科尔予以补充的阐释学哲学为理论依据,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批判性地吸收了马尔库塞、布洛赫、阿多尔诺、哈贝马斯等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后发展起来。②
接受美学以作品为研究对象,对文本研究具有两大贡献:一是将接受者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姚斯所指出的那样:“文学作品的历史与现实生命没有接受者能动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①汉斯·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章国峰译,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世界艺术与美学》(第9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二是强调“期待视野”这一关键概念,突出接受者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历史的审美经验。为此,G.格林建构了审美经验与接受效果、美学距离的关系图形②罗悌伦:《接受美学简介(G.格林<接受美学研究概论>摘要)》,《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5期。。这对我们研究新闻文本、研究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具有极大启示:第一,受众的“期待视野”是新闻文本特性形成的基础;第二,当文本特性与受众的“期待视野”相一致时,文本特性便会使受众在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得到满足,文本才能得以有效传播;第三,文本的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试图不断超越受众的“期待视野”,才能实现自我革新。以此观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将“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作为评奖标准是有道理的。
“期待视野”(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姚斯在《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文中使用的一个支撑其理论体系的“方法论的顶梁柱”③邹建林:《“期待视野”与接受美学》,《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3期。。在文学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它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④陈玲玲:《论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则受以下两大因素影响:第一,目标受众已有的特稿接受经验;第二,目标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审美素养。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目标受众的接受经验是以美国新闻文体功能、特性及特稿的发展历史为基础的,而美国的新闻文体一直拥有文学性的传统。自本杰明·富兰克林将18世纪高度文学性的新闻报道模仿到美洲后⑤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南希·L·罗伯茨:《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九版)》,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 15页。,新闻文本的文学性一直备受青睐。在美国,大多新闻人将新闻定义为“News is story”,把讲故事的手法、小说技巧引入新闻报道是理所当然的事,“华尔街日报体”就是典型的用故事来报道新闻的文体。可见,美国受众对新闻文本的文学性有长期的认知基础。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高潮后,受众对新闻文本低层次文学性的负面效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新闻文本中文学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他们热切期盼高品质、高度文学性的新闻文本。
特稿是用文学手法报道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特殊文体,介于纯新闻和社论之间,属于美国三大新闻文体之一。美国特稿发轫于便士报时期。19世纪70年代,达纳主编《纽约太阳报》时,在新闻写作编辑中融入种种故事手法、小说技巧,为特稿写作塑造了雏形⑥愈旭:《美国报纸的特稿写作》,《新闻大学》1985年第10期。。特稿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文体特性十分稳定,以提供信息为首要功能,文学性是其根本属性,这是目标受众积累的关于特稿的历史认知。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还受其媒介素养和审美素养制约。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⑦肯斯汀·大卫:《媒介素养:美国的发展和国际溯源》,《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2期。。可见,媒介素养包含了对新闻文本属性及信息客观性的辨析能力。美国自19世纪20年代便开始了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则将媒体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并陆续推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以供参考,媒体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达,美国受众的媒介素养具有较高水平,目标受众对特稿是否具备文学性的辨析能力自然水涨船高。加之,美国的艺术教育很早就成为小学教育9大核心课程之一,且一直将审美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目标受众的审美素养在专业教育中养成,其审美水平自然较高。
可见,在接受经验、媒介素养、审美素养等因素影响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目标受众产生了求知和求美的双重需求。1987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设立之时,文学性和创造性被视为特稿的应有特性,作为特稿的评奖标准,就是对目标受众求知与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的主动满足。
姚斯认为,每部作品在其结构、内容和语言中都包括有与非美因素相一致的“期待视野”。这一视野在阅读过程中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碰撞,一旦两者吻合相融,便由读者赋予作品以意义①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 33页。。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就是从目标受众求知和求美的“期待视野”出发,将其融于文本的认知、理解、体验三个环节中,并由此建构了文本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1.为满足目标受众功利性认知与非功利性认知的初级接受需求,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常用小说的复线叙事结构来呈现客观事实
认知是一切文本的初级接受心理需求,包含功利性认知和非功利性认知。作为工具性文本,新闻文本需要高效满足受众的功利性认知,因此,“倒金字塔”结构应运而生。但当新闻特稿需要同时满足目标受众功利性认知和非功利性认知时,“倒金字塔”结构便显得力不从心,这些千文一面的文本自然难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所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首先突破的就是新闻文本的“倒金字塔”结构,常用小说的复线叙事结构来呈现客观事实。这种复线是通过揭露新闻事实真相的核心事件与呈现人性的核心事件交叉完成的。在2011年普利策新闻特稿奖获奖作品《“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中,这种复线结构可窥一斑:该文由“玛丽夫人”号渔船意外沉没的整个事实真相与事故前后两个关键人物若瑟·亚利艾斯和老罗由·发兹·史密斯的命运变故两大核心事件交叉形成复线。文本以事故中唯一幸存者若瑟·亚利艾斯海上求救的画面开篇,正文顺势引入“玛丽夫人”号渔船沉没的详细过程,最后以事故的最大受害者老罗由·发兹·史密斯被事故改变的形象画面结尾。这种复线结构让目标受众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同时,也被文本中不断变化的人物命运所吸引,非功利的认知需求随之被一并满足。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将目标受众的功利性认知与非功利性认知需求均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规避了两者的从属关系,消除了文本中的信息互斥现象。这些文本不乏用戏剧性情节来还原事实真相的文学写作技巧,却忌讳为了戏剧性情节而虚构任何细节。文本中的戏剧性情节大多是事实真相的还原,是传播者用科学且专业的采访手段获得的。如《“玛丽夫人”号的残骸》就曾还原了事故中的一个关键细节:“玛丽夫人”号沉没后错过了最佳获救时机,原因之一是事故的最大受害者老罗由·发兹·史密斯无意中潦草书写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被后来的抄写者错误录入了系统,而这个错误的数字正是船只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代码的组成数据之一。这个关键细节造就了《“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中最富戏剧性的情节,即事故的最大受害者却是事故的责任者之一。老罗由·发兹·史密斯在事故中丧失了包括两个儿子在内的4位亲人,他没有想到这一厄运竟源于自己填写表格时的一个潦草举动。为了还原这个情节,《“玛丽夫人”号的残骸》作者调查了事故中的众多相关人员,阅读了大量的数据文件,在文本中不仅详实记录了错误数字的具体信息,而且还用大段文字向目标受众普及了紧急无线电示位标代码的操作运行流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传播者为满足目标受众的功利性认知与非功利性认知绞尽了脑汁,由此可见一斑。
2.为满足目标受众科学理解与审美理解的较高级接受需求,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者常将深度调查报道手法与人物形象塑造手段融合在一起
理解就是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思维过程,也是文本接受中的较高层次。依据理解对象、过程、性质等多方面的不同,理解又可以分为科学理解和审美理解,科学理解是通过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复杂思维过程而达到的认识,审美理解是把握审美对象外观形式与内在意蕴的审美思维过程①季水河:《新闻美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42页。。为满足目标受众科学理解与审美理解的高级接受需求,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者常将深度调查报道手法与人物形象塑造手段融合在一起。
2003年获奖作品《恩里克的旅程》是将深度调查报道手法与人物形象塑造手段融合在一起的典范。该作品共计3万多个英文词,在《洛杉矶时报》上分6次连载,将近四分之一是注解,共有197条、7000字。这些注解正是主文中所有细节的考证,从引用的人物对话到罗列的统计数字,巨细靡遗②赋格:《<恩里克的旅程>——197条注释的特稿》,《南方周末》2003年4月25日,第12版。。这种注解是美国深度调查报道的常用手法,使文本的科学性跃然纸上,满足目标受众的科学理解自然不成问题。
该作品所引起的轰动,仅靠文本带给目标受众的科学理解是无法实现的。文本再现了一个17岁孩子千回百转,甘愿冒生命危险去寻找母爱,而孩子母亲却为了养活孩子们,宁愿受尽苦难到异国他乡打工的故事,它留给目标受众对生活、命运、人性等无尽的深思。在文中,作者索尼娅·纳扎里奥使用了大量的文学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手法——人物对话,使叛逆、善良、勇敢的恩里克无法不被人怜惜。面对这样的人物,目标受众不得不反思自己的人生命运,从而产生了审美理解的循环往复。
3.为满足目标受众追求共鸣和心灵净化的高级体验接受心理需求,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常常促使传播者调动主观情感发掘一些永恒的“人情味”故事
体验是接受的最高级阶段,也是最能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相吻合的接受方式③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353页。。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堪称一种新闻经典,其中多部作品带给目标受众的接受体验绝不亚于文学作品,它们引起了目标受众的强烈共鸣。体验中的共鸣是美学史上的一个永恒话题。休谟认为,人与人、人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共鸣,是因为人的心理结构普遍具有“同情心”;黑格尔认为,共鸣产生于人们的审美“情致”;许多美学家还认为,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共鸣是导致心灵净化的前提,不能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审美对象,也很难使人达到心灵净化。④季水河:《新闻美学》,第147页。
新闻文本要使人心灵净化,首先要唤起目标受众的共鸣,进而平衡人的心理机制和纯洁人的私心杂念,最终走向自我完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主角通常是普通人,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与目标受众有许多共通的地方,后者在接受前者的故事时,常常能从中找到自身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同时,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传播者将这种共鸣控制在永恒的“人情味”故事范畴中,并对人性保有敬畏感。艾丽丝·斯坦巴切所著的《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就体现了这一点。她因质疑自己看待盲人的视角,而致力于希望通过写作一个关于十几岁盲人的故事来修正自己的偏见,直到有一天一个进入公立学校学习的完全失明的孩子喀尔文·斯坦利出现在她眼前⑤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多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这件作品之所以影响力非凡,还在于艾丽丝·斯坦巴切在写这个故事之前,与喀尔文·斯坦利的父母都见了面,并提醒他们,像喀尔文这种男孩的故事可能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直到喀尔文及其父母同意,而且斯坦巴切确信她想使用的所有文学元素都恰如其分时,才动笔写作⑥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第227页。。她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盲人小孩五彩斑斓的生活故事,单从《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这个标题和开篇我们就可感知到作者对人性的敬畏:
首先是眼睛:那是一双又大又蓝的眼睛、一种淡淡的发暗的蓝,像知更鸟卵一样的颜色。并且如果是在阳光灿烂的春日,你直视这双眼睛——这双不能回视你的眼睛——刺眼的、四月的阳光会使它们变得苍白,就像高处无云的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
10岁的喀尔文·斯坦利,这双眼睛的主人,这个打生下来就失明的男孩,喜欢这些描绘,并且两次想听听这些描绘。①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第215 216页。
这是作者对盲人小孩喀尔文·斯坦利的生活深入理解后,将盲人与“视力过人”、“又大又蓝的眼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是对有关盲人常识认知的颠覆,是作者敬畏人性后的审美发现。为满足目标受众求知与求美的双重“期待视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传播者不断创新写作手法,将其融于目标受众对文本的认知、理解、接受环节中,造就了文本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并实现了两者在文本中始终如一的融会贯通,彼此协助,和谐发展。
陈玲玲在《论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一文中指出,接受美学预示了一个读者“期待视野”与文本循环上升的图景:在接受的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作出选择,随着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又对文本反向提出新的要求。反馈到作家的创作活动中,作家便会努力拉开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距离,不断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以期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从而构成了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②陈玲玲:《论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上升过程中发展的,其作者通过不断挑战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努力实现文本的影响力得以持久。
1.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在超越目标受众的接受期待中不断发展
作为第一篇第一人称体验式新闻特稿,1983年的获奖作品《中毒性休克》便超出了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新闻特稿属于新闻文本,作者为客观呈现事实,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写作。因此,大多数经验丰富的特稿作者极力避免第一人称写作,但资深记者南·罗伯逊却有意为之。她从几乎使她丧命的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中恢复过来后,一心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报道,所以她在《中毒性休克》中投入了大量感情。其坦诚感染了当时的目标受众,连该年度的普利策奖评委会都认定,这是当时多数读者从未见过的第一人称作品③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第124 210页。。“只有作者自己感受到美的那些事物,才能引起读者美的感受。”④周波:《论文学的多重特质与多元属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0年后,小乔治·拉德纳采写自己女儿遇害事件的《跟踪克丽丝丁》一文获奖,再次挑战了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尽管该文一直受到争议,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力还是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2013年获奖的全媒体新闻特稿《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无论从文本形式还是内容都彻底颠覆了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引导目标受众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该文本打破了新闻特稿仅使用文字和图片两种传播符号的传统,首次使用了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全媒体传播符号。此作品的网址被点开后,首先呈现在目标受众眼前的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山坡的视频,接着文字、照片和信息图穿插于视频之间①The 2013 Pulitzer Prize Winners Feature Writing.http://www.pulitzer.org/citation/2013-Feature-Writing;John Branch,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2012.12.26,http://www.nytimes.com/projects/2012/snow-fall/。目标受众仿佛亲临事件现场,获得了全新的文本接受体验,其结果是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在这种全新的接受体验中增添了新的内容,新的传播技术自此被纳入到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期待视野”中。
《雪崩:特纳尔溪事故》是一个灾难题材特稿,其文本中的新内容也为灾难报道增添了新的传播符号元素。一直以来,灾难的现场在文本中还原是个难题,单一的传播符号难以再现复杂的事故现场。但该特稿文本通过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不仅再现了滑雪者逃生时的场景,甚至还模拟了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得令人凝神屏息。尽管此前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经常使用小说中的“场景”技巧还原事故现场,但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灾难现场的尚属首例。目标受众被如此逼真的灾难现场震撼后,对特稿的“期待视野”随之再次被拓展,促使传播者不再回避文本中灾难现场的还原。
可见,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是有历史属性的,它会随着整个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革新而实现自我革新。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也一直伴随着动态的“期待视野”,主动满足目标受众不断上升的接受期待,并实现自我跨越。
2.在移动互联网4G时代,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与创造性面临巨大挑战
社会变革及新闻业的变化是目标受众“期待视野”形成的历史大前提。以移动互联网新传播技术开启的4G时代,是以“因特网”为隐喻的网络社会飞速崛起的时代。在网络社会崛起之际,“新的传播技术革命摧毁了现存的制度”,“媒体体系的内容,特别是新闻业,其可信度逐渐下降或者被视为非法”,新闻业陷入美国“进步时代”以来的最低潮②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目标受众形成“期待视野”的历史大前提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些变革已悄然改变了目标受众对新闻文本的接受习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接受不再依托传统稳定的传播渠道,而是转向移动客户端。在工业社会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新闻业,若想在网络社会中成为传播节点并保持其专业地位,必须主动融入到以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中。非移动互联的传统媒体所造就的新闻文本,从形式到内容显然已无法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这种依托传统媒体平台产生的新闻文本也毫不例外,即便《雪崩:特纳尔溪事故》等文本使用了众多互联传播的新技术,也还一时难以满足移动互联传播平台的特性。
以全媒体文本诞生为标志,目标受众对新闻文本的接受过程与接受期待都正在被移动互联技术所颠覆。受众对新闻文本的接受过程不再按照认知、理解、体验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视频和音频在新闻文本中的大量使用,将接受的体验环节推至首位,文本的“互动性”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也不能例外。这种“互动性”,将对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带来挑战:首先,调动受众积极参与互动的传播手段并非文字,而是视频和音频。当这两种传播手段在文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时,那些曾使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文字文本发挥传播力的文学技巧是否还能奏效,文本的特性是否还能用高度的文学性来概括,尚存疑问。其次,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是在长篇文本中得以发挥的,其文本都是长篇报道,字数在3000字以上,最长的作品达数万字,完全可以媲美一部短篇小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文本“互动性”的要求,可能彻底改变这种文本形态,新闻文本不再依赖单一的传播符号,文本结构不再稳定,这样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赖以依存的一些文学手法可能随之失去生存的土壤。再次,网络社会传播整体生态的变革,“互动性”所带来的媒介与社会的消解,可能挑战到新闻文本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将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内涵界定为“文学技巧”的传统做法可能随之受到质疑。因此,在网络社会,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是否会有新的阐释,普利策新闻特稿奖是否会一如既往地将高度的文学性作为评奖标准之一,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研究。但有一点确定的是,在移动互联网4G时代,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要保持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力,维系其在普利策新闻奖中的地位,唯有坚守高度的创造性。历史地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能与时俱进,高度的创造性发挥了关键作用。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稿写作者必须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前提下继续改造新闻文本,才能跟上新闻传播业革新的步伐。
普利策新闻奖特稿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是根本出发点。普利策新闻奖特稿所使用的众多文学性和创造性的写作技巧,均始于使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在文本的接受过程中被满足。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在不断尝试超越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过程中促使其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实现了不断革新,如今置身于移动互联网络社会,面临着巨大挑战。
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文学性与创造性
——基于接受美学视角
李 薇 廖 爽 季水河
The“literariness”and“creativity”of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eature Writing——A “traditional”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LI Wei LIAO Shuang JI Shui-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P.R.China;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P.R.China;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P.R.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the high“literariness”and“creativity”of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eature writing is to cater the target audience's horizon of expectation.Pulitzer Prize for feature writing will target audience’s dual“horizon of expectations”of knowledge and beauty seeking into the text and endow new meanings of high“Literariness”and“creative”to the text in the process of exceeding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Feature Writing of Pulitzer Prize;literariness;creativity;reception aesthetics;horizon of expectation
[责任编辑:以 沫]
2015- 08- 10
江西省社科一般项目“美国主流价值观在新闻文本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以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为例”(15XW05);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新闻解释与新闻舆论引导功能建构研究”(15CXW019)。
李薇,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南昌330031),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湘潭411105);廖爽,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昌330031);季水河,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