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糯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5-04-03 08:44蔡丛伍邓自刚蒋自轩大竹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竹县醪糟糯稻

蔡丛伍 邓自刚 蒋自轩 颜 路/大竹县农业局



..

大竹县糯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蔡丛伍邓自刚蒋自轩颜路/大竹县农业局

本文在回顾大竹县糯稻生产与加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竹县发展糯稻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大竹县糯稻的发展思路、方向及对策。

发展糯稻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是大竹县实施三化联动、统筹城乡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一乡一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全面掌握当前大竹县糯稻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深刻反思存在问题,寻求糯稻产业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全县糯稻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大竹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幅员面积2 075 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适宜,冬无严寒、春早多雨,无霜期长(平均达275天),热量丰富;平均相对湿度83%,适宜糯稻的生长发育。

大竹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四川省产粮大县,201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誉。全县现辖50个乡镇382个村3 433个社,2013年末全县总人口达到111万人,实有农户28.39万户,农业人口92.82万人,实有从业人员28.09万人。全县有耕地6.02万hm2,其中田3.35万hm2,旱地2.67万hm2,适宜多种作物生长。2013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7.47万hm2,粮食总产达45.73万t,其中,水稻栽插3.33 万hm2,生产稻谷25.50万t,种植糯稻超过4 666.67 hm2,生产糯谷约3万t。有大中型醪糟企业20家,年产醪糟超过3万t,需优质糯米超过2万t。

大竹县内交通状况良好,全县村道通达率达到100%,社道通达率达到90%,基本形成了高速公路、国道、县道、乡道、村道、社道等干支分布合理、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

大竹县具有知名的“大竹醪糟”品牌和丰富的糯稻加工企业资源。醪糟生产主要原材料就是糯稻。现在全县有以东汉醪糟有限责任公司为骨干的醪糟企业20余家,年产醪糟超过3万t,元宵粉、汤元0.6万t,加上农民自给自足消费需求,每年糯米总需求达5万t左右。

2糯稻种植与加工现状

大竹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属于长江上游水稻种植区,是四川省重要的产粮大县之一。全县糯稻种植最大面积曾达到1万hm2左右。近几年,虽然进行了良种补贴、购机补贴、推广新技术、实行“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等措施,但糯稻种植面积仍呈下降趋势,2013年全县糯稻种植面积仅4 666.67 hm2左右,生产糯稻3万t左右,占糯稻总需求的2/3左右。由于品种和品质的问题,本地生产的糯稻主要不作醪糟原料,而是用作元霄粉和汤圆原料。各醪糟企业生产所需糯米绝大部分是越南、东北、安徽等地调入。据业调查,大竹县各醪糟企业每年从外地调入糯米15 000 t左右,需资金9 000万元以上。

大竹县现有糯米中型加工企业2户,均为民营企业。全县现有18户作坊式的小加工厂,无现代化设备和技术。

1大竹县发展糯稻的优势3当前存在问题

1)糯稻品种杂乱、品质差、无规模种植。糯稻种植不规模化,往往与杂交中稻混合种植,糯稻品种既有常规品种,又有杂交品种,既有优质品种,也有一般品种。种植的品种有:红酒谷、大酒谷、川新糯等品种。基本上是“插花”种植,没有成片种植,农户种植规模小,都是以户为主,种植面积在66.67 m2~666.67 m2,没有种植面积超过6 666.67 m2的农户。种植的糯稻没有与杂交中稻充分间隔,生长期间极易串花授粉,导致糯米品质下降。这是导致醪糟生产企业不用本地糯米作醪糟原料的关键所在。

2)糯稻种植成本高。目前,大竹县糯稻种植大部分是人力手工操作,只有少数农民使用微耕机进行整田,没有实行机械化插秧,交通方便的地方实行机械化收割。加之糯稻的产量比杂交中稻低,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少,糯稻生产成本较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较差。

3)糯稻种植技术落后。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大竹县山前山后农民糯稻种植技术差别较大。山后农民多数实行水育秧、稀大窝种植,产量较低,每公颂产量一般在5 250~6 000 kg;山前农民大多为旱育秧、规范化移栽,每公顷产量在6 750 kg左右。但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式育苗,缺乏集中育苗管理,导致秧苗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在家务农农民多为老人、妇女,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较差,集中育苗、机械化、规范化移栽等轻简化栽培技术不能大面积推广。

4)受气候影响大。大竹县“七下八上”伏旱发生的概率在80%左右。由于高标准农田面积较少,田间渠系不发达,田间灌溉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糯稻的生长发育和抽穗结实。

5)病害重、结实率偏低。大竹县属稻瘟病多发区,加之糯稻易感稻瘟病,目前种植的所有糯稻品种均不抗稻瘟病,每年因稻瘟病发生导致糯稻的结实率比普通中稻低5%以上。

6)糯稻收储能力弱,收购价格低。全县有糯稻收储条件的仅有2个私营粮食企业,但其收储能力有限,受资金和仓储的影响,不能够大量收购农民生产的糯稻。企业定的收购价格偏低,本地糯米销售价才4.3元/kg,而醪糟等加工企业从外地购进的粳糯米达8.0元/kg左右,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7)加工设备和技术落后。由于县内没有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先进的加工技术,糯谷加工后碎米多、颜色差,做出的醪糟烂糟,直接影响醪糟品质。

8)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糯稻作为特色农业,在新品种的筛选与引进、新技术的培训推广、收购资金补贴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农业推广部门在优质糯稻新品种筛选与引进、高产高效新技术推广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从而造成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4糯稻生产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

1)生产前景。大竹县糯稻市场需求巨大,各生产企业每年需糯米2万t左右,农户自食约3万t左右,即年需糯米5万t左右,需糯稻谷8万t左右,按糯稻目前平均产量6 000 kg/ hm2左右计,全县每年糯稻种植面积应在1.33万hm2左右。目前大竹县糯稻种植0.47万hm2左右,缺口达0.86万hm2左右,糯稻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2)经济效益。目前大竹县糯稻平均产量在6 000 kg/ hm2左右,如引进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治,产量可达6 750 kg/ hm2左右,糯稻收购价格比普通中稻一般高1.00元/kg,普通中稻产量7 500 kg/ hm2左右,在相同投入的前提下,种植糯稻比中稻多收入380元。种植1.33万hm2糯稻,每年农民增加收入7 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76元左右。

3)社会效益。糯稻生育期比普通中稻短,有利于发展晚秋生产,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本地糯稻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以后,能大幅度减少稻田撂荒,有利于提升大竹县粮食生产能力。生产的优质糯稻可确保本地醪糟等加工企业大幅节省原材料购进成本,减少交通运输压力,提高大竹醪糟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5发展思路及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农业机械推广,提高农民购机补贴,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缓解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政府加大农业生产灾害性保险补偿力度,政府应提高农业生产灾害性保险补贴的标准,同时监管保险公司的实施,督促保险公司的赔偿;进一步提高种粮补贴标准,控制农用物资涨价幅度,引导企业适当提高糯稻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糯稻种植的积极性;积极支持、鼓励农业技术部门筛选、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给予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让企业很好地运作和发展,积极营造出支持糯稻发展的良好环境。

2)搞好产业规划,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坚持集中连片种植,合理规划糯稻种植区域,打破乡村行政界限,集中连片种植,统一品种,杜绝插花,建立隔离带,特别是在山区乡镇示范种植粳糯稻,努力提高糯稻品质。同时引进种粮大户和业主,进行集中规模化生产。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经营方式,引导加工企业和农民建立起稳定紧密的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关系。实施糯稻生产加工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发展糯稻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以加工促发展带基地。按照“扶优、扶强、做大”原则,鼓励糯稻加工企业扩张生产规模,尽快成为竞争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3)加大糯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糯稻种植科技含量。财政提供专项经费,加强糯稻新品种筛选、引进与示范工作,加强糯稻栽培技术研究,发展适宜大竹县的栽培技术,提高糯稻单产。加快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力度,创新科技推广方法,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优质糯稻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引领全县糯稻生产上规模上水平。

4)加大项目经费利用的监管力度,着力提高糯稻产业的发展条件。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快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糯稻生产条件,努力扩大糯稻播种面积;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快对糯稻加工企业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加快醪糟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特别是加快用大竹县本地产糯米加工醪糟技术的改造和探索,做大做强糯稻产业。

猜你喜欢
大竹县醪糟糯稻
醪糟:舒筋活络,大补气血
大竹县:强化社保基金管理 大力建设“满意居保”
大竹县:稳步有序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大竹县多措并举开展“护薪”行动
大竹县:扎实推进2021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
卖醪糟的老爷子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水稻杂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