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慧
天地运化有道,生命更迭依理,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光芒四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社会体制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政治及经济都发生了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励的论争,造就了许多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众学说流派互相争辩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又称“先秦诸子”,“子”是对男子的美称和尊称,“诸子”是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百家”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及理论较多,其主要分为儒、墨、法、道、阴阳、纵横、名、杂、农、小说、兵、医等12 家。作为内源性医学——引导医学的总结者、实践者、传播者,笔者查阅大量史书文献后发现,尽管各家的学说观点及理论体系不尽相同,但对于生命与医道的理解与阐释却有相辅相成、异曲同工之妙。
儒家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派。研究儒家与内源性医学的关系,对内源性医学的发展史具有特殊意义。
提及儒家,人们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到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 年,卒于公元前479 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与头号圣人,早已名传天下。然有研究资料显示,孔子本人及其弟子,尤其是子思、孟轲一派(思孟学派)与孙氏(荀子)一派对于后世内源性医学的发展,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孔子云:“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夫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主张通过练习导引卧功以解之。
孔子的练功方法是“屈肱而枕之”(见《论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身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乎其所不暏,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见《中庸》)。这均证明孔子的修身论、动静论、中和论与正心论,奠定了儒家内源性医学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为后世内源性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庄子(约公元前369 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系战国哲学家及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导引的一代宗师,著有《庄子》(唐代改称《南华经》),该书发展了《老子》之内源性医学养生理论,总结了战国前与战国时之内源性医学理论和实践,被后世并称为老庄,是颇为有价值之内源性医学文献。
《庄子》云:“缘督以为経,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人,彭祖寿考者之好也”(刻意篇);“何谓坐忘?……墮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篇);“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以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虛者心斋也”、“要宁静就要平气,要全神就要顺心……”(人间世篇);“形体健全,精神充足,便和自然合而为一”,“形体精神不亏损,就是能随自然变化而更新;精而又精,返回过来辅助自然”(达生篇);庄子达生法、庄子体道法与庄子养神法等至今都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它的理论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我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医家则是泛指当时所有从医的人。
战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导引大师扁鹊,就是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扁鹊(公元前407 年—公元前310 年)是齐国卢邑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人,或勃海郡郑人。“扁鹊”并非真名实姓,只是由于其医术精湛,人们就将他和黄帝时的扁鹊相比,并称其为“扁鹊先生”,甚至连史书中也以扁鹊称呼他。扁鹊本姓秦,名越人,因他是卢人,所以人们又称他为“卢医”。扁鹊是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从医于长桑君,精通医学各科,尤善长于脉诊、针灸与导引,行医各国,闻名天下。有资料记载他具特异功能,可隔墙视物。扁鹊及其学生子游等,应用按摩、导引法治病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广泛传诵,这在《韩诗外传》中已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