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霞,任恒昌,石屹崴,喻文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麻醉科,天津,300192)
1.1 基本资料:患者男性,34岁,身高176 cm,体重92.5 kg,主因“活动后胸闷憋气2年”入院。入院前患者因“扩张性心肌病”行Assitt5 左心室辅助+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长期服用地高辛强心,呋塞米及螺内酯利尿,拜阿司匹林、华法林、潘生丁抗血小板治疗。
1.2 术前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由体位,意识清楚,查体合作。体温36.8 ℃,脉搏8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5 / 72 mmHg(1 mmHg=0.133 kPa);气管居中,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前胸可见纵行手术瘢痕,双肺呼吸音清,听诊心音为连续机械性杂音;右上腹可见管状物穿出,以无菌敷料覆盖; 双下肢水肿。
1.3 术前检查:入院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70 mm,左心功能减低,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胸片示右膈肌抬高至第6肋间,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局限性不张,心脏术后改变,心影增大。
1.4 术前治疗:术前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肺血管、营养心肌和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术前常规禁食水,入手术室前30分钟肌肉注射地西泮 10 mg。
1.5 麻醉诱导及维持:患者入手术室时血压为96/70 mmHg、心率78次/分,左心辅助装置示心排血量为5.1 L/min,局麻下建立桡动脉穿刺置管。麻醉采用慢诱导:给予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50 μg,依托咪酯12 mg,维库溴铵12 mg。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后建立中心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中心静脉压15 mmHg,肺动脉压23/10 mmHg。麻醉维持采用以舒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
1.6 手术过程:开胸后见胸腔内黏连严重,主动脉插管困难,游离心脏后,行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直接阻断主动脉,取出Assitt5 左心室辅助体内部分。行上腔静脉插管后切除病心,以双腔静脉法行原位心脏移植。
1.7 移植后麻醉管理:体外循环复温时泵入多巴胺 3 μg /(kg·min),多巴酚丁胺 2 μg /(kg·min);心脏复跳后泵入肾上腺素0.04 μg /(kg·min),复跳后心肌收缩良好,肺动脉压25/13 mmHg,泵入前列腺素E 2 ng /(kg·min),并经气管导管吸入5%一氧化氮。由于胸腔黏连严重,手术创面大,且术前应用抗凝药物,导致创面渗血较多,体外循环停机后给予积极输注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纠正凝血异常,输注红细胞提升血色素并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出手术室时患者生命体征:心率100 次/分,血压107/65 mmHg,中心静脉压7 mmHg。
1.8 转归:术后第3天在呼吸机辅助下患者呼吸循环稳定,血气分析结果满意,给予脱机,拔管。拔管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为40~50 次/分,出现腹部反常呼吸。吸氧状态下查血气分析提示二氧化碳分压(PaCO2)57 mmHg,氧分压142 mmHg。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患者不能耐受,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再次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床旁胸片提示右侧膈肌上抬至第6肋水平,左侧膈肌上抬至第5肋间水平。诊断为双侧膈神经损伤,于术后第6天行气管切开,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间断脱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于术后第30天完全脱离呼吸机,术后35天出院。
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心脏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1],但是由于供体短缺,很多患者在等待过程中死亡。20多年前就有报道将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体内,作为向心脏移植的过渡的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2],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大量成功的报道[3-5]。但是,由于植入心室辅助装置需要开胸,术后心包广泛黏连,且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导致凝血异常,术中失血量较多,这给二次开胸行心脏移植增加困难,也大大增加了麻醉管理的难度。Awad等[6]总结发现,对于既往行心室辅助装置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输血量较既往无开胸手术史患者明显增加。本例患者体外循环共340分钟,其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40分钟,体外循环辅助时间200分钟,明显超出无开胸心脏患者手术的体外循环时间。共输注红细胞20 U,血浆3 000 ml,冷沉淀20个治疗量,血小板3个治疗量,均明显超出了无开胸心脏移植患者手术的用血量。国内关于心室辅助后心脏移植的成功病例鲜有报道,肖学钧等[7]报道了国产双心室辅助装置-罗叶泵用于心脏移植过渡支持1例,但患者术后13天死于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本例手术过程中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及贫血状态,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本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反常呼吸,胸片提示左侧膈肌位于第5肋间隙,较术前抬高,考虑可能是由于术野黏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晰,左侧膈神经损伤所致。术后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功能锻炼,患者逐渐恢复。膈神经麻痹是二次开胸行心脏移植的并发症之一,应给予重视,以避免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