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助学生自我成长

2015-04-02 07:49王亚玫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游戏家长心理

王亚玫

心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以“游戏”作为中间的媒介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进而进行心理辅导。它应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心理情感、认知、意志力、注意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的发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其操作方式是:依据人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定一系列游戏并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创新,使之系统化、逻辑化、形象化,达到改进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心理游戏具有趣味性强、灵活性高、个性化突出、形象化逼真等特征,可以辅助并弥补团体心理辅导的不足,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造句游戏,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心理游戏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能宽容学生真情的流露,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给学生带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如,一位班主任因为“请家长”的事与学生产生了小摩擦。老师希望通过“请家长”的方式,让家长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这种想法和做法招致很多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位班主任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协调一下。

结合这个班级的情况,我采用了“造句游戏”的方法。“造句游戏”是纸笔游戏中的一种,就是设计一句话,组织者说出前半句,游戏参与者完成后半句。我设计的前半句是“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要求学生顺着我这半句说出后半句:“因为……”游戏开始时学生们并没有表现出兴趣,基本上是在我的要求下勉强参与进来。但随着游戏的深入,大多数学生都融入进来。这时,我让他们分享对这次活动的感受,说说有哪些收获。学生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说出了很多平时不会意识到的想法。如,“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老师想把我近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是为了让我今后进步更大”,“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我近期还有不足,老师想让家长帮我共同进步”……学生们还对游戏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97%的人说的是“今天,老师请我家长,我很高兴,因为老师是为我好”之类的话语;2%的人说的是“无所谓”;1%的人说的是“不知道”。

游戏是为儿童提供学习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而不是挫败他们。在游戏中,犯错和疏忽是可以被接受和被宽容的。游戏通常激起笑声和玩笑,从而降低焦虑情绪的产生。让游戏的参加者感到只有经受住挫折,付出努力,才能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问答游戏,促进学生自我内省

一位班主任送一学生来咨询室,经询问得知:该生在物理课上与老师发生了严重冲突,甚至在课堂恶语伤人,被老师“请”出了教室。从这位学生的面部表情,我已经初步判断出该生情绪仍然极其不稳定,还处在情绪波动期。

我请他坐下,用温和的语气和期待的目光,与他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并关心地问他:“老师非常想帮助你,能把心中的不快告诉我吗?”起初,他一言不发,双手握拳,紧咬嘴唇,眉头紧锁。看到他这个样子,我知道不能急于求成,于是温和地说:“如果你现在不想说,老师再等一会儿,等你情绪好些,想说时再说好吗?”他停顿片刻后很愤恨地说了老师如何误会他,不听他的解释;他如何一气之下情绪失控,“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我马上追问:“对老师说了不该说的话吗”“嗯!”他闷闷地说。

我观察到孩子的内心已经开始有变化了,意识到用“问答游戏”解决这个孩子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问道:“老师帮你找一个解决这件事的好办法,你想试试吗?”他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我说:“老师给你一张纸和一支笔,你能用老师提供给你的东西,回答我三个问题吗?”他说:“好吧。”于是,我让他经过认真思考后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在纸上:1.老师为我做了什么?2.我为老师做了什么?3.我给老师带来了什么麻烦?他沉默片刻后写道:1.老师为我传授知识,为我好。2.我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和好意,不但没学到知识还不能在教室听课。3.我给老师带来了很多烦恼,让老师很生气,情绪不好,甚至还会影响老师讲课的情绪。写到这里时,他内心已经很内疚,主动对我说:“我一会儿就找老师,请求老师的谅解,您看行吗?”我高兴地说:“老师相信你自己能处理好这件事,希望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我们会心地相视而笑,他愉快地离开咨询室。

通过这次咨询可以看出,老师抓住时机,通过心理学的内观疗法帮学生及时解决问题,比一般的说服教育更容易起到好的效果。事后,我找到这位学生的物理老师,得知他们双方已经做了很好的沟通。现在这位学生已接近毕业,不但物理成绩优秀,而且与老师的关系十分融洽。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要增强中学生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的能力。中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走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的误区,才能体悟人生的甘苦和意义,才能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从而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合作游戏,促进学生自我感悟

让心理游戏走进课堂时,教师要把握“度”,时刻牢记心理游戏不是为游戏而游戏,而是为情感体验服务的,让心理游戏真正成为心灵沟通的桥梁。

我在给初二学生讲《合作》一课时,通过“绘画游戏”的设计,让学生体会到了有效沟通、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共同行动、配合默契等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具体游戏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分两次完成“绘画游戏”。

第一次游戏规则是:每组依次在彩纸上共同完成一幅画,每人每次只能画一笔,在绘画过程中不能说话。这次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分享:在游戏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你看到第一个同学画第一笔的时候,你想画什么?后面组员画的和你想画的不一致时,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次游戏的规则是:先讨论共同画一幅画,如何才能让小组成员成功地合作,画得更好、更协调?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说话交流。这次游戏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分享:这次完成的作品与讨论时设想的一样吗?小组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扮演了什么角色?你为团队做出了哪些贡献?在以后的合作中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游戏看似由两次简单的绘画组成,但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有所收获。

模拟游戏,学会换位思考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百般呵护,遇到事情习惯只顾自己,而不容易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也不利用集体形成凝聚力。所以,我设计了“心理大位移”游戏。

活动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编号。老师事先把写好的任务装进信封,上课时学生按照老师的统一指令完成任务。如,1号同学的任务是真诚地微笑着用3个以上的词语赞美2号同学;2号同学的任务是向3号同学借笔,然后在自己的纸上写点东西,写完后把笔扔给3号,不但不说谢谢,还要不耐烦地、粗暴地对3号说:“你快打开你的信封,磨蹭什么呢?”3号同学的任务是:设想一下,如果自己是2号,借完3号的笔后,会怎样还给他(她)?希望4号同学在打开信封后,怎样对待自己?4号同学的任务是:用真诚的方式鼓励3号,表达对3号的友好……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通过扮演角色,启发学生换位思考,并进一步理解:用对方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是善解人意;用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人际交往技巧。

心理游戏尊重学生的人格,目的是帮助学生感知自己的主体性,吸引他们忘我地投入,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游戏的娱乐性,使学生在娱乐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欢笑。做心理游戏,并不是要用游戏代替心理辅导,而是借游戏,帮学生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同时,游戏是一种最能启发个性和自我创造的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自我,施展自我。

心理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兴趣为先的主导思想。兴趣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在游戏中学会思考,进行自我探索。游戏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成长为归宿。游戏是心理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使用的教学活动,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心理教师对课堂游戏教学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和尝试。

编辑  江泓

猜你喜欢
游戏家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