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明
摘要 结合阜阳市芝麻生产现状,研究探讨芝麻机播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行距为60 cm、间苗的方式产量较高,但是由于该处理要间苗2次,定苗1次,在人工成本上远大于不间定苗的处理。因此,播行距为60 cm、不间苗的方式适合在阜阳市进行芝麻种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芝麻;机播技术;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1-0037-01
芝麻作为一种主要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较高,用途广泛,发展芝麻产业前景广阔[1-3]。阜阳地处黄淮南片,温、光、热资源充沛,雨水调和,作为全国芝麻主产区之一,常年芝麻播种面积在3万hm2,但受其局限于传统种植方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以及近年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的影响,播种面积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芝麻生产中基本采用的多是半机械播种(即人工推拉的单耧,效率极低)或人工撒播,播量和播种深度无法控制,不可避免要在播后进行若干次间定苗,以保证获得最佳的产量,由此产生的人工费用或多或少影响到芝麻面积的扩大。因此,在当下农村劳动力缺乏而芝麻面积又日益萎缩的形势下研究芝麻机播技术对发展芝麻产业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次试验目的是研究旋耕条件下不同机播行距、不同间定苗方式对芝麻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芝麻机械种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芝麻品种为皖芝一号,播种量7 500 g/hm2,间定苗处理留苗18万株/h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机播行距和间定苗方式2种因子,共6个处理,播行距分别为20、40、60 cm,间定苗方式分别为间苗、不间苗。3次重复,18个小区,小区面积80 m2。
1.3 试验方法
试验用机械采用配小四轮拖拉机可调式多耧腿麦豆播种机,由于芝麻播量少,播量应调节至最小处,于下地前调试至最佳播量。播种时拖拉机的轮辙印较深,因此应相应调节与车轮相对的耧腿的播种深度,以免出现漏播现象。试验地于播种前旋整2遍,确保土地平整避免播种时深浅不一。每隔5 m开挖畦沟排水,可根据播种机幅宽确定畦宽,为防止田间积水畦宽不宜太宽。由于芝麻顶土力弱,播种深度应控制在2~3 cm[4-6]。
基肥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5月27日播种,6月7日、12日间苗,6月20日定苗,5月28日喷施乙草胺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6月22日、7月26日施用多菌灵和高氯甲维盐治虫治病,9月10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处理芝麻的生育期之间差异不明显。
2.2 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以机播行距60 cm间苗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 300.00 kg/hm2,其次是机播行距20 cm间苗处理,产量为2 115.00 kg/hm2,机播行距60 cm不间苗处理的产量居第三,为2 086.25 kg/hm2,机播行距40 cm不间苗处理的产量为最低,为1 686.25 kg/hm2。由于密度低机播间定苗处理的株高、单株蒴数和每蒴粒数均高于机播不间苗处理,平均结蒴部位也比机播不间苗处理低。由以上分析可知,经过间定苗处理的芝麻群体适宜,通风透光良好,其生物学性状要明显优于不间定苗的处理,产量比不间定苗的处理高。而不间定苗处理获得高产的基础则是依赖大群体优势,收获前调查机播不间苗处理的密度,行距20、40、60 cm分别是105株/m2(其中无效株死亡株40株/m2)、57株/m2(其中无效株死亡株15株/m2)、50株/m2,折合实际密度分别是65万、42万、50万株/hm2。密度均大于定苗处理的18万株/hm2,由于群体密度大植株间竞争效应明显,部分弱势植株得以淘汰,造成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减少,始蒴部位升高,一些生理病害如枯萎病茎点枯病则要比间定苗处理为重。机播间定苗处理虽然产量较高,但为保证产量其全生育期中共需间苗2次,定苗1次,人工成本要远大于不间定苗的处理。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机播种植密度即采用行距60 cm的播种方式,行距如果过窄会造成群体过大,竞争加剧,生育后期互相遮蔽,病害加重,倒伏几率增大,而60 cm的行距在保证有足够基本苗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光热资源,通风透光条件良好,不易倒伏,并可获得最佳产量。
综合分析可知,机播不间苗处理的平均产量虽然要低于机播间定苗处理,但却节省了传统人工播种以及间定苗的人工费用,同时可以为夏季抢种抢收赢取宝贵时间,在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形势下,仍不失为一种可以推广增收节支的栽培模式。
4 参考文献
[1] 汪强.芝麻科学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何东平,陈涛,崔瑞福.芝麻栽培与制油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 芝麻园地[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85-302.
[4] 刘焱,赵红克,王飞雪,等.南阳盆地芝麻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9-11,13.
[5] 汪强,赵莉,张子福,等.芝麻种植机械调研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2):224-230.
[6] 王瑾,周立杰,李玉荣,等.不同栽培方式对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S2):253-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