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最早接触行动学习,是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他后来成了我的上级)问:“行动学习和项目管理有什么区别?”我一脸茫然地看着他,犹豫之下弱弱地问了一句:“什么是行动学习?”
后来,集团开展的“中层经理领导力发展项目”,让我有机会了解到行动学习并学会全盘主持相关项目。而益言普道的WIAL行动学习教练认证课程,则让我对许多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在实践过程中似懂非懂的我,终于“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让一切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WIAL行动学习教练认证课程分为基础班和进阶班两个层级,前者主要按照“听一遍流程→看一场演练(观察者)→当一回成员(参与者)→做一回教练”的流程进行,每个环节,教练都会及时点评和反馈;后者确保学员学会教练,能独立实施行动学习研讨,掌握困难场景干预技巧,并给出有效反馈,应对一般的实战需要。
课堂演练
上这门课之前,虽然不少同学已经学过促动技术,但我们在第一次演练中却很不适应。演练完,大家明显“憋”了很多问题,其中共同的疑惑是:教练好像没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啊?比如我们认为,某些情况下教练应该介入引导,但实际上并没有,这可能会导致研讨会没有成果。
面对我们的疑问,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我们两个小组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我所在的小组由于有成员操作过类似项目,所以问题提出者表示满意,而另一个小组则表示不满意。
老师解释道,问题的答案不在教练手上,而在团队身上。教练并非内容专家,不能保证研讨取得满意成果,但他可以通过流程设计帮助团队提升研讨效率,包括帮助团队建立团队规范,在研讨过程中创造学习机会、提供相应反馈,帮助个人和团队学习。
接下来的进阶训练则强化了我们对教练的角色理解——教练应该灵活地引导研讨会。对于新团队,研讨应先加强团队成员的相互理解,在沟通中形成团队自有的规范(如何决策,如何处理冲突等);对于长期共事的团队,由于思维惯性问题,存在着大量不被触碰的假设,需要帮助他们突破旧的沟通协作模式,深入反思和质疑。这也是WIAL行动学习教练和其他流派不同的地方。
小试牛刀
技术是练出来的,回来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找机会“磨磨刀”。刚好公司在做“员工敬业度改善项目”,需要进行员工座谈会,我便找到其中一个小组,以WIAL的流程来研讨“如何提升员工敬业度”。
帮助学员选择能力项
待大家自我介绍完后,我开始讲解研讨会的两个基本原则:
1. 只针对问题进行陈述,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人提问,包括教练。
2. 教练的角色是促进学习,所以,教练在发现学习机会时,随时有权进行干预。
在确认小组成员都理解并认同这两个原则后,我请他们先在WIAL的能力清单(系统思维、计划组织、沟通影响等)里找到自己想发展的一个能力项;同时,让他们解释对这个能力的理解,并描述对应的行为表现;最后,请一位成员将大家的能力项都写在大白板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迅速地在A4纸上画出每个人的座位并标注名字、记录下其能力项,以方便及时反馈。
第一次干预
确认完能力项后,我介绍了研讨会的时间分布,请“问题拥有者”A经理用2~3分钟阐述课题背景,然后开始提问。
到12分钟的时候,我第一次干预。我让大家从四个维度(参与度、团队能量、互动性及团队整体绩效)对团队表现进行评估(1~10分,10分最好),大家基本上给了7分,认为参与度比较好,都很积极用心,但希望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能更聚焦一些。
接下来,我开始引导大家反思“整个团队对问题理解的一致性”。A经理认为团队理解不太一致,导致讨论有些发散。其他几位经理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也表示赞同。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在这一轮反思中,不应该让问题拥有者首先表态,而应该最后一个问他。虽然他的观点可能是对的,但他的角色会对大家造成影响。我继续引导学员重构问题,请他们将答案写在纸上并读出来,这次询问团队理解一致性的时候,A经理最后一个发言,他认为团队理解基本一致。
再次干预
讨论进行到36分钟时,我开始第二次干预。恰巧“问题拥有者”A经理接电话出去了,并且长达5分钟。有的成员觉得A经理都不在了,便开始低头玩手机,现场的讨论氛围明显减弱。虽然之前也有人出去接电话,但还没严重影响到团队进程,所以我没有干涉。现在必须干预了。
等A经理回来,我问团队:“大家觉得团队刚才的纪律表现如何?”A经理有点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我刚接电话去了。”然后我继续问大家:“如果我们总是进进出出,会对团队有什么影响?”其他人回答,“觉得不被重视”“很影响效率”。A经理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首先把手机拿出来说:“我们定个规矩吧,除非是天大的事情,后面20分钟讨论一律不接电话。”然后他把手机关了,大家也纷纷响应。这样,后面的讨论就比较顺利。
回顾环节
研讨结束时间很快就到了,在确认了A经理本次研讨的收获和后续行动计划后,我带领大家进入了最后的学习回顾环节,按“自我反馈→他人反馈→教练反馈”的流程进行。
这时,我记在A4纸上的东西就发挥作用了,上面记录了各学员设定的发展能力项,以及研讨过程中的表现——比如研讨过程中,大家由于意见不同而争吵起来,但这正是学员们展现冲突处理、沟通与影响力等能力的机会,这都为后续的个人学习反思环节提供了依据。
最后,我也请他们给我一些反馈,大家认为两次“刹车”很好,第一次重新界定课题,第二次凝聚了团队。他们还表示,由于自己平时得到的反馈不多,这个环节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用心感悟
行动学习更系统、更符合成人学习规律,因而比传统培训更有效。一直以来,总感觉行动学习中的行动面与学习面,就像太极的阴阳两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但我却说不清楚这两极如何产生化学反应,我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入门”。
其实,令我困惑的并非行动面,而是怎样将行动与学习相融合。推动业务部门完成HR项目,已是家常便饭。一旦在高层立了项,利益相关方都会有一个底线,至少会有个结果。但如果抛开了学习面,就不是完整的行动学习,跟普通的项目管理、xxx专案没有什么区别。
最近网上流行《一张图看懂xxx》的文章,清晰的逻辑、简明的文字让初学者省了不少事,要是也有一张图能看懂行动学习就太好了,但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在画了近20张手稿后,我最终将学习面拆分成“常规学习活动”和“行动学习活动”来剖析两者的相互作用(见图表1)。
回归本源
一位伙伴在微信上给我留言:“掌握了教练技术或者其他促动技术,就能很好地推动行动学习吗?”这是个好问题,让我反思了很久,行动学习是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术的运用。在对整个项目复盘时,我将这个系统归纳为三个递进式问题:
经营层 如何以业务伙伴的角色影响高管,用价值获得高管立项授权及资源投入的承诺?
管理层 如何以项目经理的角色影响学员上级,从全局把控项目进度,确保各项资源和管理支持能落实到位?
技术层 如何以咨询顾问的角色影响行动学习团队,提供行动学习专业技术和学习层面的支持,确保课题小组研讨和实践按计划完成?
一路走来感触很多。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由于经历不深,学了点皮毛就觉得懂了,以为行动学习就是“行动+学习”。
接着,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真正开始全流程操作行动学习,发现自己根本不懂。一群人不断换桌子,以“世界咖啡”的形式研讨,就是行动学习?在墙上贴着五颜六色便利贴的“团队共创”就是行动学习?
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经历后,反思顿悟,明白了行动学习的内涵,并能超越“术”的层面,将其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行为中。无论是教练技术、促动技术,还是融合各门各派后自创的技术,都可以根据环境灵活使用,让工作更简单、更有效,即回归本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