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越+毛雨
近年来,中国与欧洲政府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欧洲人的中国观则呈现出一种不相匹配的发展态势。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欧洲人释放出的情绪是悲观的、消极的,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消极情绪增长而积极情绪下降的态势。①官方与民间中国观的相互对立冲突形成了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而在作为中欧关系“领跑者”的中德关系之中,这一悖论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从“官热民冷”的中德关系这一个案入手,考察对华认知欧洲悖论的根由,希望能够找寻中国的应对之道。
一、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与“官热民冷”的中德关系
从一些相关国际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上看,欧洲人对华认知的态度倾向于消极、悲观,而随着中欧关系的积极发展,这一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反而呈现出对华好感度趋于下降的趋势,这便是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而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数据,可以对这一悖论做出具体分析。
1.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设与好感度的降低
中欧互为对方重要的出口市场,从2004年起,欧盟一直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经贸关系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从2003年的721.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3339.9亿美元,中欧贸易额也从2003年的1252.2亿美元上升到5460.4亿美元。②另一方面,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中欧双方所发表的《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更是标志着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政府间政治、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推动欧洲民间对华认知的水平提升。从2002年起,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一直针对“欧洲人对中国形象的看法”进行调查研究,透过其中对中国总体好感度一项的调研数据,可以发现欧洲人的中国观概况。
如表1所示,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大国的中国好感度呈整体下降态势,特别是德国,好感度持续走低,在2013年,不好感度则达到了所调查国家中最高的64%,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捷克和波兰两个中东欧国家。欧洲国家对华的不好感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被调查的欧洲国家对中国多持负面印象。
在这些欧洲国家中,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在德国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欧盟中的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在中欧关系的发展中展现出“领跑者”的角色,中德关系也在平稳中走向发展。但是,在皮尤研究中心所调查的欧洲国家中,德国民众对中国的不好感度一直保持着持续走高的趋势。因此,“官热民冷”的中德关系可以成为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中的一个缩影。
2. 中德关系:“官热”与“民冷”
德国目前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德国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④在本年度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分别前往对方国家进行访问,双方也在今年3月28日发表了《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建立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随着中德官方关系的逐渐深化,德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出的却是相反方向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发现,德国对中国的好感度从2005年的46%下降到2013年的28%,并且在2008年时达到最低点26%;而在2014年的最新数据中,德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仅为28%,不好感度却高达64%⑤。具体到一些议题上,这样消极悲观的态度体现得更加明显:只有25%的德国民众对中国国家主席感到“有信心”,认为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一件“坏事情”的比例达到45%,认为中国政府并不尊重国民个人自由的比例则达到了所有被调查国家最高的91%。由此,对华认知的欧洲悖论在中德关系上体现得较为明显,中德关系呈现出“官热民冷”的态势。
二、中德关系“官热民冷”背后的根由
从形象学的角度而言,异国作为他者形象,不仅是形象的塑造者制作出来的,也是被形塑者自我化了的,他者形象从来都不是他者现实的客观呈现,其作为形象本身则始终具有浓烈的意识形态或乌托邦色彩。⑥具体到德国民众的对华认知上,德国民众的中国观并非仅仅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中国形象存在关系,也展现出德国民众自身的意愿与倾向。因此,中德关系的“官热民冷”,特别是德国民众眼中中国形象的悲观消极,存在着其自身的根由。
1. 程序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比于中国的东方式思维方式,德国人的思维更加富于理性,强调程序与目的,习惯从整体和结构上建立体系化的思维,由此衍生出的是严谨性与纪律性。而中国国家战略话语的模糊性甚至矛盾性,加剧了德国民众从理性程序出发的对抗性思维。曾经被广泛提出的“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便是很好的例证。由于“崛起”在外文翻译中可能会有武力征服的意味,从德国式的程序理性思维出发会对这一战略做出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解读,甚至将崛起直接等同于争霸,进一步坐实了“中国威胁论”在其思维中的意象。虽然中国政府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以更加温和的“和平发展”取代“和平崛起”,但是东西方思维差异造成的误解与错误认识难以避免地影响着未来对中国形象的解读。
2. 独立的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德国的市民社会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现今已显现出成熟而独立的特征。而在对华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德国民众往往出于自身所处的市民社会的特点,将其作为中国社会的比照物,却忽视了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因素。
因此,在中德关系中,人权一直是双方摩擦多发的领域。在对华负面看法的原因中,德国受访者在有关政府不尊重个人自由这一条中的比例最高,达91%⑦,充分显示德国人对个人自由的看重,而造成的对中国负面看法也是将自我期待强加于对他国形象的判断的很好例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