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俊
(黑龙江穆棱市电站阀门有限公司,黑龙江 牡丹江 157500)
学徒制被认为是最古老的职业教育形态,但却拥有巨大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工业时期,学徒制因为学校职业教育的兴盛而被边缘化。但在当代,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又把学徒制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
学徒制在英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大工业时期,产业革命催生出了学徒制,在不断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成为英国技术行业培训的奠基石。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格局发生明显的变化,英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巨变。虽然英国的经济重心发生转移,但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却墨守陈规,没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造成技能型人才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进而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失业率不断上升。以学徒制形态的变化为依据将学徒制在英国的发展历史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衰落时期以及重建时期四个阶段。其间,英国对学徒制采取了改革措施。
(1)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从确立与职业资格证对应的技能认证体系、成立职责分明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学徒培训的基本框架以及建立基于合同制的学徒培训实施方案等方面呈现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学徒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2)英国职业教育现行学徒制的主要特点。与传统学徒制相比,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现行学徒制具有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弹性化的培训周期、双元化的培养模式以及多方位的考评机制等特点。
我国校企合作在管理机构、吸引力、师资以及考评机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很多的问题学校和企业这个层面是无法解决的。“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服务目标,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学徒的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改革实习模式,根据专业特点、行业现状逐步开展。从2007年开始,穆棱市电站阀门有限公司率先在机械制造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将实习环节分为认知实习、任职实习、顶岗实习三部分。第一学期的认知实习让新生初步认知未来职业,增强对企业的感情,降低新生入校流失率。第二学年为期2个月的任职实习,学生们走进真实的岗位,接受企业师傅“一对一”的指导,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边学习边实践。最后一年,学生全部到企业顶岗。
2011年,高校与穆棱市电站阀门有限公司达成共识,联手启动“现代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研究课程体系。从学生入学军训开始,穆棱市电站阀门有限公司就与学校共同培养。机械制造专业落实“现代学徒制”,无论在哪个实习环节,每位实习学生都有企业师傅指导,甚至有的学生有好几个师傅。这一制度不仅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用工不稳定、毕业生质量不高的问题,还解决了职业学校设施设备欠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脱节的问题。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破除课堂教学与实践壁垒。
“现代学徒制”改革了学校教学模式,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培养出了德技双馨的人才。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
现代学徒制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运作流程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这种“工”与“学”的交替、将工作与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发展,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本质特征赋予现代学徒制的新内涵。机械制造行业学徒制发展的方向:①成立专门化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②增强校企合作的吸引力;③建立师资互助的校企合作体系;④形成多方位的校企合作考评机制。
(1)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
(2)重建学习载体。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各专业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
(3)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要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4)集聚教学团队的目标。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团队的特殊性。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也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工”与“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5)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优势。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黄日强,张霞.英国学徒制度的现代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黄日强.传统因素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