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02 17:12:15萍,周
时代农机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信社小额贷款信用社

王 萍,周 洲

(江西财经大学 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定义及特点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是指专向农村低收入阶层提供核定额度和一定期限的贷款,是基于农户的信用发放的。农信社小额贷款的特点:额度较小,具体额度依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5万元;利率较低,根据央行规定,尽可能以优惠的利率发放给农户小额贷款,具体优惠情况依据农户的信用等级而定;无抵押担保,农信社小额贷款是基于农户信誉发放的;周期短,一般不超过一年。

2 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发展

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了农村消费品的市场交易行为,达到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且解决农户贷款难和农信社放款难的问题,农信社和农户双方达到"双赢"目标。截至2011年9月,全国农信社农户贷款的余额达到2.4万亿;截至2012年末,农户贷款余额增加到2.7万亿;农信社贷款截至2014年年末,农信社农户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9%。

3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

(1)农业自然灾害的不可预见性。农村产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造成的灾害性风险。农村产业是典型的弱质产业,易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农户又是弱势群体,经济基础薄弱,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财产损失。农业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再加上政府投入到农业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全,缺乏技术支持,另外由于缺少有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的人才,以致于不能及时预防灾害性风险。

(2)农信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供不应求。①农户的收入较低以致农信社聚集闲置资金的能力较弱,并且农信社贷款资金主要来源于吸收社会存款,因此来源较单一。②农信社管理方式较落后于商业银行,投资和融资的渠道没有像其他商业银行一样多样化,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不足;③农信社小额贷款对农村人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不容小觑。加之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的经济面向多元化发展,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贷款的农户就多,导致资金供不应求。

(3)小额贷款规模受限。首先,小额贷款周期一般是一年,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周期有些一般超过一年。当一些投资到农业生产中的贷款到期时可能尚未产生实际收益时,就没有多余资金去按时偿贷,增加了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另外农信社小额贷款的额度小,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业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并且小额贷款是以农户信用为基础发放的,缺乏担保,农信社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其次,农信社小额贷款是一种小而分散的放贷模式,虽然分散了一定的风险,但是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利于农信社的催收管理。

(4)征信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的标准不规范。一方面,农信社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农户本身信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农户很少去正规的金融机构去贷款,一般与农信社的交易较普遍,所以农户的信息并没有进入个人征信系统,这阻碍了农信社对借款人的分类和管理。金融机构一般都有客户信用评级的一套体系,但是是一种框架式的,过于笼统。农信社对农户的评级大部分都是定性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易造成对客户信用评级的偏差,从而很难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5)小额贷款不能落实到“三农”上。农村信用社对小额贷款的客户定位不准确,“三农”问题难以解决。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主要用于支农,但发放时农信社热衷于将信贷资金投向一些生产周期较短、见效较快、风险较小的工商业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从而未真正地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和实现国家政策的目标。

(6)信贷员专业素质不良,易造成操作风险。①信贷员催款力度不够。有些信贷员的责任心不强,不及时跟踪或上门催收逾期的贷款,造成贷款人由于借款人借款时间长,无法找到借款人而失去诉讼时效,增加了农信社的不良贷款。②缺乏有效的调查。有些农信社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资产状况缺乏可行性的调查和评估。贷款时审查资料不严格仔细,看重形式却忽视内容。

(7)农户道德观念不强,造成农信社信贷损失。农村信用社推广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是为了支持“三农”问题。但是有些农户认为那是经国家批准下来的救济款,接连不断地去信用社贷款。若农户自身贷款金额不足、信誉度不高,还会找关系贷款、延期还款等,出现多户贷款一户用的现象,形成一种道德风险。

4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大力宣传农信社小额贷款业务。小额贷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性。首先,通过设立相关的法律和一些扶持政策保证小额贷款业务的政策环境。其次,农信社能够将小额贷款资金尽量发放给农户,解决农业生产的投资资金需求问题。最后,让农户端正贷款动机。正确认识推广农信社小额贷款的意图,办理贷款时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资料,积极配合工作人员。

(2)增加资金来源方式,完善资金供给机制。①政府有必要强化对农信社的业务支持力度,同时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贴息等给予农信社财政上的支持。②由于地区差异,各区域的资金短缺不一样,可以加强各区域农信社资金的调剂和流通,建立一个农信社资金调动平台。③农村一般都有邮政储蓄和农信社这两家金融机构,但是邮政储蓄没有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资格,所以没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农信社可以吸取邮政储蓄的资金。

(3)优化农信社小额贷款规模,降低管理成本。①根据基准利率放宽利率浮动的范围。应针对农户进行利率合理化,建立充分回避风险的小额贷款利率自注浮动机制。②小额贷款的周期针对农业生产周期做适度的调整。适度的调整贷款期限,农信社减少了催还贷款人员的工作量;农民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投资生产,农业的回报率相对较高,降低了逾期还款的可能性。③农信社小额贷款是小而分散的放贷模式,管理程度随之提高。农信社应确立一个稳定有序的管理方式,农信社的员工的能力与职位相匹配,分工明确,跟进任务计划,使得从贷款前的审核至贷款后跟踪调查高效率地进行;降低管理费用,使小额贷款业务正常运转。

(4)完善征信制度,制定可实施的标准评级体系。完善征信制度,可为小额贷款业务制定特定的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农村信用社在前期要仔细严格的审核农户资料。然后贷款采用“村委会推荐,信贷员审核,农信社集体审定”,保证贷款的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授予额度。农信社可以制定诚信奖励制度,激励农户按时还款。例如,海南省独创的小额贷款“诚信保证金”制度,只要农民按时还本付息,就给予一定的诚信奖励。还款越积极,诚信奖励金率就越高,以后的贷款授予的额度也逐步增加。这既增强了农户的诚信意识,又减轻了农户利息负担。农信社的评级体系应由政府、村委会、农信社等多方参与的信用等级评定机构成立,制定可实施的细则和评定标准。重要的是评级细则要落到实处,按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收入来源等评定多个农户信用等级标准。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决定农民的信贷额度和优惠政策。

(5)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降低小额贷款的风险。①风险补偿和风险转嫁。一是农村信用社可以争取国家政府对灾害性风险补偿。二是农信社可以推广农业保险业务来降低农信社和农户的风险,将双方承担的风险分散一部分给保险机构。②要完善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内部机制和办理流程。一是不断健全农信社财务管理 、业务监督等各项指标的内部控制的机构和制度。二是农信社为防范及降低不确定的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必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审核制度,加强审核部门的监督力度。三是不断完善农户的档案资料,详细记录农户的交易记录。四是同时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并专门建立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分担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系统。③增强信贷队伍的力量,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优惠的营销模式,并制定员工考核和惩罚制度。小额贷款是国家推广的业务,农信社应将小额贷款业务作为第一经营业务,扩大信贷队伍。信贷员应根据各地区的贷款需求,因地适宜的制定营销模式,但风险要控制好。农信社应制定员工考核和惩罚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来降低业务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农信社小额贷款信用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2
农信社金融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中国储运(2017年3期)2017-03-21 02:55:45
大竹农信社:以花为媒宣传金融知识
河南省濮阳县联社:着力打遣“指尖上”的农信
金融周刊(2015年33期)2015-10-24 03:23:43
浅析农信社优化存款结构的必要性及对策
山东:首次表彰小额贷款先进 累计发放贷款471.16亿元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
技术经济(2014年12期)2014-02-28 0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