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昌
作者单位: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述评
杨世昌
作者单位: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摘要】本文就人格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的理论流派,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社会性发展与精神心理四方面进行述评。
【关键词】人格;社会性发展;社会化;精神障碍;述评
人是动物,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成长的过程是由生物属性为主的“动物性的人”,逐渐成长为以社会性为主的“社会性的人”的过程,该过程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1]。弗洛伊德认为,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把兽性关到笼子里”的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性发展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因此,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
人格的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初始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成长过程的历程中[3],人需要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呈现相应的“面具”,比如:我们若说艺术家、数学家、教师、歌手、派出所所长等社会角色时,脑海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犹如不同面具的外在表现,这就是社会角色赋予的“人格”特征,但在此面具背后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或许和外在的社会角色面具相差甚远,其差距的形成往往是生物学因素引起,比如,冲动、攻击、造谣、诽谤等行为。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把Social和Development联用。社会性发展(Social 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该术语表示儿童在社会性方面的呈现与发展。即“社会性发展”。每个个体的成长,最终在社会交往中体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主要呈现出不同的“人格”。
1.1社会性发展的定义社会性发展定义可分心理学的定义和社会学的定义[4]。(1)心理学的社会性发展是指人的社会性心理特征的发展,与社会性内涵不同,并不能全面概括反映社会性发展的实质内涵。(2)社会学的定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人的社会化程度,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存在和发生于个体人际交往之中。就社会学发展的定义而言,人格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
1.2社会性发展的内容由于社会性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不断完善和融入社会能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个体通过社会教化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 (2)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形成相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 (3)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4)社会角色的形成以及该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 (5)个体积累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本; (6)个体的交往技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等。目前,就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意识及自尊的发展、道德发展、情绪发展等方面。
2.1我国的社会性发展理论[5](1)老子的思想体系在《道德经》中予以阐述:首先认为事情的发展有其规律,自然之性,天生的,即“自然”。提出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生长,就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的社会性发展观点;再之,提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事物的自然之性,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自然本性即是“道”,是规律,顺应自然本性就是根本的规律,人之成长亦然。(2)孔子根据自己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总结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中“三十而立”指的是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社会性发展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的特征。
2.2精神分析理论[6](1)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时期,机体力比多(libido)投放集中于身体不同的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维持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快乐的来源。因此,按照力比多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将社会性发展可分为: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等阶段。(2)埃里克森提出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受不同发展阶段特有的认识和性心理的能力所限制。将儿童行为的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和力比多投放的部位结合起来划分社会性发展阶段,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0~1.5岁)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1.5~3 岁)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3~5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6~12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12~18岁)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18~25岁)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25~65岁)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65岁以上)。认为各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同时认为每一阶段发展的一些特定品质,发展得好就走向积极的一端,发展得不好就走向消极的一端。
2.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指出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皮亚杰认为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机制来实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7]。
2.4社会学习理论[8]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创立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的学说,认为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个体的行为造成影响。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通过相关社会现象的实验,阐明了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观察榜样而获得一定行为及发展人格和社会性。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示范来获得社会行为;要求儿童在认知调控方面能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以符合社会规范。
3.1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人格形成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个性形成的理论较多,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看法,但主要集中在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后天因素及社会性因素的重要性,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指出后天学习、教化在人格行为模式形成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有专门将教育因素单独列出,提出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诸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类型、社会经济、家庭气氛等家庭因素及同伴、群体、学校、社区及公共媒体等。
3.2遗传和环境对人格作用简要地说,首先,遗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其次,遗传因素对人格不同方面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比如,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方面,遗传因素的作用较为重要;而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总而言之,个体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4.1人格与精神障碍[10]人格的形成与社会化存在明显的关联,后天环境对人的社会属性中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特质的形成、发展和塑造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个体的人格常常体现在日常的行事模式上,比如,言语方式,情感表达,思维模式,认知态度、意志行为等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可能站在自己视角对对方予以评价,如:开朗,热情,冷漠,无情等均常被用于描述另外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的特征。临床研究发现,人格与精神障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分裂性人格有患精神分裂症的倾向,偏执性人格患偏执性精神障碍的几率较高; 70%强迫症患者病前有强迫性人格障碍。再之,自幼过度溺爱的孩子,长大后在人格方面往往自立性较差,影响人际交往,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美国脑病理学家Adolf Meyer对精神障碍的病因有独到见解,提出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认知和行为混乱,是源于不适当的早期学习和“适应不良”及习惯性歪曲,其本质是个体的适应不良,而不是机能障碍。
4.2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心理[11]目前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意识及自尊的发展、道德发展、情绪发展。自我意识在不同年龄段发展的速度不一,表现各异,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尊水平,促使个体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做到一个有自知的人,同时,父母亲及教师应了解相应的知识,能够及时的识别叛逆表现及处理,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在道德发展方面,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继承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相关学说基础上,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主张,如: (1)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而实施; (2)如仅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其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求欲望的满足,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的现象; (3)父母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与纠正,其整个心理成长与观念再塑造均有积极的意义。情绪发展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实现与社会要求或预期相一致的过程。健康的情绪发展对个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有重要的价值,在维护人际交往有重要的意义。身为父母的以身示范,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会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人格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部分,社会化这一概念本身的视角,强调的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和个人对于社会的适应,而不强调个人反过来影响社会和社会自身对于个人的调整与适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不仅仅是生物因素或者素质因素,同时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亦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会教化功能,如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师的功能对促进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有用人才至关重要;其次,尽管人格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具有可塑性,对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错,调适,使得个体与自然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自身观念、情感矛盾与平衡均有重要的价值,此理念为心理咨询中不良认知及行为具有现实意义。再之,个体在社会性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同程度的生活事件甚至是天灾人祸,因此如何提高个体的抗挫能力(亦称心理韧性)与应对能力,使得个体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2-6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0.
[3]Michael G,Paul H,Philip C.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M].刘协和,李涛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39-142.
[4]廖秀云.儿童文学与儿童社会性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4: 29(6) :137-141.
[5]常桦.左手老子,右手孔子:感悟中国式做人处世智慧[M].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48,137-140.
[6]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47-102.
[7]Laura EB.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58.
[8]苑杰.社会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40.
[9]Robert SF.Essentials of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M].6th.Peking,Posts and Telecom Press,2011,390-398.
[10]郝伟,于欣.精神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7-171.
[11]Richardson D.Social Psychology[M]Southern Gate: Chichester,2014:219-261.
(收稿日期:2015-02-05)
通信作者:杨世昌,E-mail: yangshch2000@163.com
项目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2014-GH -646)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