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远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3)
·文学研究·
作为“始发期”的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
古远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3)
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整体。站在澳门文学已成为一种与陆港台并列的文学角度看它,便会发现澳门文学是一种非常态的与内地文学既断裂又继承,与台港文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一种特殊存在。说它“继承”,是连接了抗战时期澳门文学重视时代精神的传统;说它“断裂”,是澳门文学走着与内地不同的以通俗文学为主的道路。
始发期;澳门文学;澳门学生;华侨报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也可用“澳门文学”称之。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并无“澳门文学”这一概念。通常认为,澳门文学形象的建立是在八十年代以后。其实,在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就具有“起点”或“始发期”的意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是一片空白,或新诗只有三五首,或不是空白有澳门文学也是香港文学的一部分,①因而“澳门文学”决非特指固定在八十年代以来这一单纯时间维度上的文学。自从新中国建立后,与内地断裂的澳门文学已有长足的发展:标志着一种与台港不同,更与大陆有异的文学正在成型之中。
《澳门文学编年史(1950-1969)》的编撰及其出版,②其意义在于:一是力图探讨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演化的实质,即这二十年来的变迁如何为七八十年代的文学提供了那一种特质;二是希望阐释这种在澳门出现的文学所具有的新形态,并提出它的贡献与局限。
作为“始发期”的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无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整体。我们站在澳门文学已成为一种与陆港台并列的文学角度看它,便会发现澳门文学是一种非常态的与内地文学既断裂又继承,与台港文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一种特殊存在。说它“继承”,是连接了抗战时期澳门文学重视时代精神的传统;说它“断裂”,是澳门文学走着与内地不同的以通俗文学为主的道路。说它与台港文学有共性,是因为澳门的文学工作者没有被纳入体制,纯是个体写作,其个性则表现在没有或少有台港文学常见的以至在五六十年代成为主旋律的“反共文学”。
五六十年代澳门与内地老死不相往来,两地居民不能自由行走,再加上内地实行社会主义,澳门则是袖珍型的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澳门文学与内地文学迥然不同。如果用关键词来表示,五六十年代的内地文学是与文联作协、深入生活、工农兵文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民歌运动、反修防修、样板戏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则与《澳门学生》、《新园地》、《红豆》、离岸文学、濠江百态、驳龙小说、土生文学、华文文学等联系在一起。这一时期最出风头的是以武侠、言情、奇案为特色的连载小说在媒体上独霸天下。后来由于新力量的参与,逐渐改变了《风尘人语》、《武林虎榜》等长篇主宰报刊版面的局面。下面分述每年的发展概况:
1950年 这一年唱主角的是《华侨报·华座》副刊,其次是《大众报·大众乐园》和《市民日报·宇宙》副刊。这三大报的连载小说以武侠、言情、侦破为主,质量不高,未能流传下来,但像《省港澳老千》这样的小说带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市民最喜欢读。除此之外,还有翻译作品,少量的散文以游记为主。这三报副刊几乎不登短篇小说、新诗、戏剧,文学评论更是不成气候,如有也是《色情文学》这一类的文艺随笔。这年中德学校学生出版的《中德月刊》刊出新诗六首,最值得重视的则是土生葡人飞历奇开始了短篇小说创作。
另有《华侨报·侨声》开始发表新诗,华铃的诗作也值得重视。这年的文坛大事件是《澳门学联报》、《新园地》创刊。它们虽然不是纯文学刊物,但刊登了不少文学作品,培养了“三李”等一小批青年作家,如李鹏翥、李艳芳、李丹。
1951年 由于资料奇缺,从中央图书馆到澳门大学图书馆均无《市民日报》、《大众报》、《华侨报》的资料,《新园地》也遍访不可得。但从下面简略的记载中,可看出《澳门学联》培养了一小批文艺新军,有澳门特色的作品为《阿飞外传》。此外,马万祺在别处发表的旧体诗词受内地政治运动的影响,意识形态色彩太浓。
1952年 这一年的创作,由于《新园地》未能查到,仍可看出《澳门学生》已成了澳门文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的主要作者有晨星、浮冰。值得注意的是,掌篇小说在这一年崛起,独幕剧比起去年大为减少。
1953年 这一年,《华侨报·华座》副刊连载的小说一天多到8部,创最高记录。这些作品不是古典文学的改写,就是标榜“奇闻”、“奇情”,清一色是通俗文学,以休闲、娱乐为其主要功能。《澳门学联》的掌篇小说虽然稚嫩,但毕竟是纯文学的代表。至于“吴陈比武”成为武侠小说的滥殇,这是值得记载的一笔。
1954年 《华侨报》另一副刊叫《消闲》,倒也名副其实。包括该报另一副刊《华座》在内,所连载的小说均以“离奇诡异”为主要特征。在本地创作还未形成气候的时候,也只好靠这类作品还有翻译小说满足市民“消闲”的需要。《澳门学生》创刊负责人之一的李鹏翥,以方冰的笔名写评论又写诗,为他后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1955年 由于早期资料难查,这一年的条目很少,但并不意味着文坛的荒芜。从仅有的条目看,《澳门学联半月刊》发表评杜鹏程和介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文章,可看出澳门的左翼华文文学,系以内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为榜样的。马万祺的旧体诗词创作,同样代表了澳门华文文学的一种方向。
1956年 澳门的所有图书馆均无这一年的《华侨报》、《市民日报》、《大众报》。但从第一条大事记可看出,澳门的左派作家“通天”,这就不难理解马万祺的诗词为什么会与内地的主流话语保持高度一致。
《澳门学联半月刊》改名为《澳门学生》后,发表的短篇小说质量上比过去有所提高,其中“接龙小说”的出现,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非澳门本土作家江达莲的作品,也是澳门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从1950年代中期起,澳门文学的成分就是多元的。
1957年 现在仍活跃在文坛的李艳芳,是从《澳门学生》起步的。当年用金浪、金良做笔名的李丹,也在该刊发表过新诗《巴拿马怒吼吧》,汪浩翰亦在该刊发表过《绿》。这些作品有应景成分,但毕竟是可贵的开端。这一年,短篇小说获得丰收,捷歌、蓝丁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均从内地的《小城春秋》一类革命作品中吸取过营养。
1958年 这一年的连载小说仍以陶奔的《关闸》最引人瞩目。他虽然是香港作家,但从题目到内容均有澳门特色。此外,他的作品以揭露港澳社会的黑暗面著称,这一方面符合《澳门日报》左倾性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澳门日报》的左翼色彩还可从当地作者写的批判美帝国主义的诗文和转载内地的当红作品,如陈昌奉的回忆录《跟随毛主席长征》和巴金的《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中可以看出。该报的另一特点是注意评论从内地引进的符合主旋律的电影,和发现本地文学新苗如刊登中学生的习作。宗教杂志《晨曦月刊》也发表新诗。
受内地极左思潮的影响,《澳门日报》新创办的《新园地》副刊除刊载小说等作品外,还发表了不少歌颂人民公社以及刮共产风“吃饭不要钱”的报道和诗文。虽然数量不多,但说明该报的确存在“内地化”的倾向。
1959年 这一年仍是连载小说的的天下。陶奔换了一个笔名阮朗写的长篇《标参》,比别的连载小说更注重布局的巧妙和细节的真实。至于《复仇遇艳》,还有什么《历劫佳人》,看书名就知道内容离不开男女情事,不同的是一个“遇艳”,另一个是佳人遭劫。对比起来,长风的长篇《君子好逑》,洋溢着青春气息,生活实感强,这倒有一定新意。
有新意的还有《澳门日报》主办的栽培文艺幼芽含短篇小说的作文比赛,像紫虹写的《门高斗狗》,就很富地方特色,它和以澳门为题材的“生活素描”一样,在建构澳门文学的本土色彩方面先走一步。这一年,短篇小说走出校园,重要作者有楚阳、兰心、朝阳、长风。这些小说的刊登,虽然带有补白性质(通常是某连载稿未到临时加上去),但它和《澳门学生》周刊所开设的《小说天地》专栏一样,已开始和《濠江红粉》一类的长篇小说争夺读者。值得重视的还有香港作家黄崖在香港出版的与澳门有关的作品集《秘密》、新诗和文学评论的出现。新诗过于短小和直白,方冰的评论文章不具学术性而只带普及性,但毕竟是空谷足音。如果把影评也算上,这时的文评队伍已初露锋芒。
1960年 这一年最重要的文学大事是《澳门学生》改版,头版刊登长达三千字的短篇爱情小说,另有科幻小说。此外,《澳门日报》开始重视培养本地作家写长篇小说,不再靠外来尤其是香港作家的稿件做支撑。典型的是由该报《新园地》副刊主编刘炽邀请时任《澳门学生》主编刘青华创作以本地青年生活为题材的爱情小说。这篇署名“艾华”的《青春恋歌》,由刘青华写前半部分,计80篇8万字,从1960年2月15日连载至5月2日。从连载第81次-190次由刘羡冰续写,刊至同年8月20日止。
无论是她们俩人合写的作品还是刘羡冰用葆青笔名写的《东望洋之花》和署名长风的《君子好逑》,以及后来连载的《杏林春色》、《经纪姻缘》、《丈夫的情人》、《婚礼进行曲》、《十七姑娘》,共超百万字,全都未结集出版。这一方面反映出版的艰难,另一方面也和作者不重视留下文学史料有关。从“艾华”开始,澳门文学便具有自生自灭的特点,如刘青华北上后就退出文坛,她的合作伙伴刘羡冰自1964年4月后很少在文坛露脸,但她大半世纪仍写作不辍,积数百万字,已出版专集十本,另有合集,其中文艺类的三本。在各报刊用正名或不同笔名发表,1990年后所有文章均署正名。
这一年短篇小说作者队伍在壮大,《澳门学生》所刊登的胡培周创作的《阿T自传》,用“三及第”语言刻划教会学校中学生的心态,颇为成功。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发表短篇小说的人数比去年多,先后有谦士、楚阳、朝阳、旭日、楚山孤、小唐、兰心、丹心、欧阳世刚、翎翎、陈子庭、正凡、子维、文仪、漫君、芷云等人。过去的作品每篇一千字,是典型的小小说,现在发展到连载三天的名副其实的短篇小说。《新园地》的“生活素描”专栏发表的作品,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生活气息浓厚,是作家练笔的园地。新诗也开始登场,虽然作品数量不及短篇小说。“离岸文学”亦开始出现,投稿对象多为香港的《文艺世纪》。
1961年 《澳门日报》创刊后一直与内地保持热线联系。仅这一年,在《新园地》发表文章的内地作者便有丰子恺、陈赓、许涤新、吴晗、范烟桥、吴组缃、周瘦鹃、陈叔通、臧克家、沈尹默以及广东作家楼栖、李门、秦牧等。这些文章大都不是作者自己投稿,而是由编辑从内地报刊选载。
这一年,《澳门日报》创办《小说丛》专刊,是文坛一大盛事。长期以来,人们均认为1980年代创办的《镜海》是澳门副刊史上的第一个纯文学副刊,其实《小说丛》比它更早。虽然该刊以通俗文学为主,但也有高雅文学,如“掌篇小说”专栏刊登的文章,便符合今天纯文学标准。短篇小说作者新面孔有:蓝莎、梅芝、董冬、文弱生、鲁四。
广义的澳门文学,应包括《澳门掌故》这一类文史小品。章憎命(澳门历史学家王文达)的同题系列文章以及新设的《新苗》副刊所介绍的茅盾、张天翼在澳门的文学活动,在增强澳门文学的“澳味”方面起了不小作用。
这里还不能忽视香港作家的参与,如黄崖以澳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迷濛的海峡》,共计25万字。作者不但写出由港赴澳青年的苦闷,而且还透过黑社会绑架、枪杀情节,表现了港澳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黑暗面。作者在书中没有做任何说教,只是通过故事和感人的情节让读者去判断,去批判。
1962年 “像珍珠一样皎洁 /像玛脑一样晶莹/一盏连着一盏灯/照得大街小路一片光明/一颗心连着一颗心/从澳门一直通到北京”。这是李鹏翥以方冰笔名发表在《新园地》题为《贺灯》的新诗。“从澳门一直通到北京”,虽然直露,诗意不足,但却道出了1960年代澳门群众的心声。这与香港作家长期对政治冷感,只有少数人“心向北京”是完全不同的。这里还要提到港澳两地开始了文学对话,如耿心便和香港《新晚报》作者商榷郁达夫是否颓废的问题。
这一年的长篇连载,武侠小说仍占了极大的比重,如何耿刚的《五湖侠隐录》、陈萃文的《武林虎榜》。值得重视的是冰原揭露社会黑幕的《学府魅影》。比起《剑底情鸳》来,它更有现实气息。这一年的小说在长篇和短篇之间,又增添了中篇这一新品种,典型的是秦华写贩毒集团的《饼干》,他揭露黑社会毒害人们的手段,令人惊心动魄。这一年短篇小说的“劳动模范”非何坚莫属。新诗作者则主要有蓝丁、李丹。蓝丁写的爱情短诗,明朗有余,含蓄不足。值得重视的是残疾人“独目六叔”的新诗,其题材来自生活底层,语言通俗,带有民谣味,比“小资”式的诗人拥有更多的读者。
散文创作除杂文外,这一年的重要收获是马万祺的《粤桂纪行》。里面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其爱国之心令人感动,且文笔清丽,写景描写可读性强。庄钝的语文随笔《汉字粤音正读》,文章不长,但学术含金量不小。方冰除写文学评论外,还运用自己的现代文学史知识写些《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恋情》的随笔,供读者在茶余饭后消遣。这一年的文学评论,仍靠内地尤其是北京的名作家如郭沫若、臧克家诠释毛泽东新发表的《词六首》的文章支撑。这些文章也不是作者的投稿,仍是从内地转刊过来。
1963年 本年最重要的文学事件是青年文艺月刊《红豆》的创刊。
长篇小说值得重视的是本地作者贾真(刘羡冰)写的《丈夫与情人》、《婚礼进行曲》。作者为年轻女性,写爱情题材做到尽量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其作品青春气息扑面而来。鉴于武侠奇情小说拥有大量读者,故这一年“老三篇”《风尘人语》、《武林虎榜》、《剑底情鸳》仍占《小说丛》副刊的主要版面。短篇小说方面,何坚的《迷情记》、《偷情记》,写情时着重在“迷”和“偷”,这与长篇连载的题材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丹作为这一年的新诗重要作者,其作品仍像以往一样短小精悍,抒情味浓,在内容和格律方面明显受内地的影响。这位作者政治热情高,他写欢呼中共全歼在广东沿海登陆美蒋特务的诗歌,其政治性远大于艺术性。“独目六叔”别出心栽的“粤讴”,除配合政治任务的“除四害”的应景之作外,个别作品通俗而有韵味。老陈讽刺房价上涨的《居不易叹》,活剥杜甫诗,显得幽默风趣,结句“香港澳门共一般”,道出了两地唇齿相依的关系。
斗狗是极富澳门特色的娱乐节目。刚兴起时,李丹等左倾诗人一起上阵奋起抨击,极尽嘲笑挖苦之能事,可这种抨击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显得是那样软弱无力。
1964年 这一年,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并再次强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这在《澳门日报》也有反映,如李丹的新诗增添了国际题材,写《中国——阿尔巴尼亚》和《美国佬滚出去》。该报还大量转载郭沫若新发表的解释毛泽东诗词的文章,让这种时文占据澳门文学论坛的中心。和去年不同的是,本地作者如庄钝、李丹加入了诠释毛诗行列。这种应景文章出现在号称“半个解放区”的澳门,一点也不奇怪。
澳门长期没有纯文学刊物,《澳门学生》改版后头版不再登短篇小说,好在去年新创办的油印刊物《红豆》,不仅填补了空缺,而且培养了一小批文艺新军。当年在该刊负责编辑的李艳芳、尉子、陈渭泉等人,均成了澳门当今文坛的前辈。该刊发表的作品有相当水准,如李心言的短篇小说《落花时节又逢君》、布衣者的散文《漫谈澳门的粪》,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可打“优”。可惜该刊于今年7月无疾而终。
在长篇创作方面,青春写手刘羡冰今年又为广大读者奉献上以贾真为笔名的长篇小说《十七姑娘》:描述姑侄两代失婚,恩恩怨怨,交织成一篇血泪史,情节动人,且富地方特色。敏感的作者较早涉及下层土生葡人与华人之间的往来,以及澳门大户人家的变迁的题材。不过,这类小说还不能与强势的武侠小说分庭抗礼。此年新登场的书剑楼主的《剑气冲斗牛》,且不说篇幅比贾真的《十七姑娘》长,单说情节的错综复杂就很投合小市民的口味。
散文创作多了新品种“怪论”。这里讲的“怪论”,是指用唱反调来说理的杂文。这些杂文,文字怪(用文言、白话和粤语混杂的“三及第”文体写)、方法怪(用指桑骂槐的方式批评指鹿为马的人),但主题不怪,内容不歪,社会效果不差。澳门的“怪论”,系从香港、高雄那里师承而来,但成绩不大,这是因为作者队伍小,另一方面还因为《澳门日报》是左派媒体,不适合这种文体的生长。黄凌的短篇小说一枝独秀,他一口气创作了《情深似海》等众多作品。新诗方面除多产的李丹外,另有“静”的“状元谱”系列:从护士到电影明星,从理发师到印刷工人,从小贩到棋手,从报童到菜农,他都写到了。这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政策在澳门的具体实践。石川的文学评论,着重探讨了小说、散文、新诗的艺术特点,比往年方冰的文章理论深度有所加强。在港澳两地文学交流方面,新加了香港左派诗人何达。他谈闻一多的新诗系列随笔,强调爱国,这正好与《澳门日报》的办报宗旨相吻合。
1965年 这一年的长篇小说和武侠小说仍不可忽视,如从10月份开始连载华丹枫的《滴冰剑》,内容是描写隋朝年间,一批被迫害的英雄好汉起义故事。其中有紧张激烈的打斗场面,有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时的长篇连载多了两大题材,一是描写国内革命斗争的广东作家吴有恒的《北山记》,二是写越南人民英勇抗美的《南方来信》和《越南南方斗争故事》。毕竟是“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外地作者写的这种题材为读者换了口味,深受欢迎,因而又有《无名屿上的战斗》、《夜过封锁线》接着上场。
武侠小说登多了容易使读者产生审美疲劳,编者便转向对现实题材的开拓。这方面的代表作除了依沙的《三姐妹》外,另有柯茂的长篇小说《双城梦回录》:通过一群青年男女离开学校后各奔前程,刻划出各阶层人物的面目和内心世界,用笔简朴、风趣、辛辣,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在新诗创作方面,《澳门日报·新园地》破例刊登李丹由五部分组成的长诗。散文方面最值得重视的是著名诗人佟绍弼以腊斋为笔名开的专栏“腊斋漫谈”:内容广泛,包括文史书画方面的知识,历史人物的佚事和掌故,广东风俗与口语等,深入浅出,生动隽永。松山客也是重要作者,还有从香港引进来的黄蒙田的系列随笔。短篇小说“三日完”乃至“四日完”的作品比过去增多。今年还出现了“小活报剧”。
评论方面,除介绍“五四”以来的名作家冰心、刘半农、丁西林等人的作品外,还分别发表了评上海工人作家胡万春、费礼文的作品和徐景贤等人的话剧《年青的一代》,另有邱子维的《松柏风格,桃李艳姿——赴穗观革命现代戏后感》系列文章。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配合内地开展的“反修防修”运动。至于歌颂“祖国工农齐跃进”的旧诗,已经不起历史的沉淀。《红豆》创办人之一许锡英英年早逝,是澳门文坛的一大损失。
1966年 “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陆开展的文化大革命,也波及到澳门。这时的《澳门日报》除刊登文为战的《“三家村”是个什么东西》外,还开始连载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这部作品描写欧阳海如何不断追求革命成为优秀战士以致为了保护列车而英勇牺牲的过程。中共高层人物陈毅等先后接见金敬迈,称该小说为“带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从1966年初开始连载,《澳门日报》也跟得很紧,在连载的同时发表了松山客五天才登完的评论,此外还有小说家葆青(刘羡冰)写的短评。与此相关的有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文章,李丹另有连载四天的长诗《写给“收租院泥塑群像”》。为配合澳门左派人士学习毛主席著作,《澳门日报》还从广州引进刘逸生有关毛选中成语解释的长文。
在长篇连载方面,本年多了一个新品种“内幕性社会小说”,即古楼的《花花世界》:人物有女名流捞家,有“假洋鬼子”教授,有身世可怜的少女,有跳楼的银行大班,有贫病交加的小姐,表现了光怪陆离的香港社会。散文方面,游记最为发达,题材写的均是内地的风景名胜,如八达岭、武夷山、丹霞山等。评论方面,香港的鲁迅研究专家张向天除继续谈鲁迅外,还介绍郭沫若的作品。本年度最有澳门特色的是文字学家陶俊棠以“庄钝”为笔名写的《汉字粤读》。
值得一提的是,《华侨报·华座》不受大陆文革的影响,仍然大量刊登所谓“封资修”的作品。这是澳门文坛的另一面——虽然不居主流地位,但仍有好作品出现。
1967年 在文革冲击下的澳门,发生了华人与澳葡政府对抗的风潮,即1966年爆发的“一二·三”事件,这时的澳门作者为配合形势,大写《誓把葡帝恶狼打垮》、《坚决支持香港海员兄弟的正义斗争》一类作品。北京红卫兵发动的“破四旧”运动,使《澳门日报·小说丛》园地从繁盛逐步走向荒芜,以致到后来题目就非常敏感的《花花世界》等四部连载小说与《澳门掌故》等同遭腰斩。香港的金庸连带遭殃,受到激烈抨击。
相对于澳门,香港的文学园地多些,且受文革的冲击少些,因而《小说丛》停刊后澳门作家投香港文艺刊物有所增加。梁披云创作旧体诗词不跟风,不追赶内地的极左思潮,与另一著名旧体诗人的诗风迥异。
澳门的新诗创作,最有成就是离澳赴台的张错。他不像李丹大写抨击美帝和封资修的作品,意识形态色彩淡薄,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968年 这一年的文学创作,或许可用“红”字来形容和概括。这里说的“红”,一是指《澳门日报·新园地》刊登的内容不是《毛泽东思想照濠江》、《欢呼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公报字字闪金光》,就是批判殖民主义《港英又一次出丑》、《华侨女小将斗得好》,外加长篇连载《港英断肠曲》;二是指这些文章的笔名不少是从毛泽东诗词点化过来的,如岳未残、马加鞭、万山红,相关的还有战红兵、红鼓手、金旭升、旭彤、仇英。这些作品的刊出,基本上确立了澳门六十年代后期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作品效法的是内地的革命文艺,创作必须弃洋学中,具有民族形式,革命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这类泛左作者的基本创作方法。这不仅是指新诗、散文、剧本,还包括某些以现实或借古喻今为题材的长篇,如写三元里反英抗暴的《木棉红》,以及毛泽东思想如何挽救堕落的打工仔的《恩情》。
在文革期间,《澳门日报》刊登的某些批判殖民者的作品,受内地红卫兵运动的影响,“狂欢”色彩甚浓,突出表现是粗鄙化的倾向,如把殖民者的“市政局”写作“屎政局”,“新闻处”称为“腥闻臭”,还有《港英为什么哀嚎》、《唱衰帝修反》,也是效仿内地红卫兵以造反方式直接向港英当局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英抗暴及其作品是港澳同胞挑战殖民权力、颠覆权力,使破坏中英关系的造反行为合法化。这种“狂欢”庆典,带有鲜明的澳门色彩,除不少作品用粤语写就外,还动员了港澳流行的一切艺术形式,如白揽、粤曲表演唱、客家山歌、锣鼓表演唱、莲花板、锣鼓调、唱词、锣鼓快板、广播剧、顺口溜、三句半等。
当然,《澳门日报》毕竟不是《人民日报》境外版,故这时期仍有不是“红旗文学”和“红太阳文学”的短篇小说和生活素描。专栏文学开始出现,也是一种新气象。
1969年 “红旗文学”到了这一年恶性膨胀、畸形发展:新增的题材是“警告新沙皇”,歌颂珍宝岛的反修英雄;“满怀激情庆九大”以及“欢迎九大的胜利召开”,肯定文革、肯定林彪当选为接班人;锄毒草,批判吹捧日本军国主义的电影,批判“腐蚀”人们心灵的香港电视;上演内地的反修话剧《年青的一代》,和用各种宣传手段将革命样板戏普及到澳门。
《澳门日报·新园地》一再出现的思文的《向阳小唱》,把“红旗文学”转化为“向阳文学”,这种一体化的文学被推向极端,从而树立起排他性的美学规范;诗创作只能局限在“迎节日,访街区”一类的题材中,再加上反映与港英殖民者的斗争,或跟着内地的文学主旋律起舞。正是这种政治美学,束缚了澳门诗歌乃至整个文学的多元发展。
评论方面,鲁牛论戏剧性的文章,比过去《澳门日报·新园地》发表的同类文章深度有所加强。《澳门日报·小说》副刊的创办,又使长篇小说的连载兴旺起来。值得重视的是新移民作家鲁茂以梅若诗笔名发表的《星之梦》、《莫负青春》。他的作品不写惊天动地的题材和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专写底层社会小人物的遭遇,写繁荣背后的人生冷暖和社会众生相,时时不忘暴露殖民地的黑暗和罪恶。用现代派手法表现港澳社会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是文风不正的表现,故《澳门日报》很少让这些作品亮相。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在澳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五分之一。时间的跨度当然不能说明问题,重要的是这20年间澳门社会急速的变迁与博彩业的发展,使文学的各个品种都有了可喜的进展,在文学形态、作家构成、作品传播等方面,都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状况。尤其是到了六十年代后期,不同路向的选择所造成的效应和由此提出的问题,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可以说,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不仅使澳门文学初步定型,而且为七八十年代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资源由以文学报刊为主导的写实文学,以商业利益为依托的大众文学,以华文(白话文、文言文还有粤语)、葡萄牙文和英文为媒介的多元文学的所组成的“三足鼎立”文学。这个文学新貌的定格,与特定的政治氛围、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和迥异于香港的文学环境的制约分不开。如果因这时期存留下来的作品很少而低估了它的成绩,便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单就文学出版和作家数量来衡量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也显得近视。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在向七十年代延伸与自身的廓大之中,已非华文文学或大众文学所能涵盖。
注释:
①李观鼎.澳门文学评论选(上册)[M].澳门基金会,1998年,第9页。
②此书是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合作的课题,待出版。
Macao Literature as the“Initial Period”in 1950s and 1960s
GU Yuan-qing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430073)
Macao literature in 1950s and 1960s is a dynamic development entity.As Macao literature has become a paratactic literature with that of main land,Hong Kong and Taiwan,it is not a nomal form that breaks with yet succeeds main land literature.There ar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acao literature and that of Hong Kong and Taiwan.“succeed”means that Macao litera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Break”means it is based on light literature.
initial period;Macao literature;Macao students;vakiodaily
I206
A
1674-0882(2015)05-0056-06
2015-05-25
古远清(1941-),男,广东梅县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世界华文文学。
〔责任编辑 裴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