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杜宇翔
摘要:本文从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览》实际项目入手,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展示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总结了该技术在案例项目中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更加广泛应用于革命历史题材博物馆中。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博物馆 展示
多媒体广泛应用于展示中是现代博物馆、纪念馆的一大特点,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更加方便博物馆、纪念馆的信息管理,另一方面,能更有效地帮助博物馆、纪念馆展示完成信息传达的功能。在《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览》主展线上,总共应用了12处多媒体技术,与整个展览形成一体,同时充满交响乐般的韵律感,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塑造了联大人的形象,颂扬了联大的伟大精神。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项目的基本情况。
1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项目基本情况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广大地区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同年10月,三校合并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由于局势持续恶化,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当时,西南联大设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共26个系,以及2个专修科、1个选修班。西南联大成立初期,因昆明校舍不足,文学院、法商学院于1938年4月迁至蒙自办学,合并为“文法学院”,又称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于5月4日开学。
展示分为四个部分八个展厅: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等,布展面积1100平方米。
2 多媒体技术在展览中的运用情况
2.1 重点内容展示当主角 文似看山不喜平,展览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展览,都要事先设计好重点展览内容和一般展览内容。《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示》为充分展示联大形象,突出“弦歌不辍”的主题,在展览前期,就设计好了重点展览内容。就某些非常突出的内容,大胆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演示手段充当主角。如南迁地图,我们就采用了素面沙盘模型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手法,观众用手点触,就可以了解各路南迁的基本情况,对南迁路线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再如“大师济济”部分,以《大师风采》数字短片,播放主系统由3台数字视频工作站主机及1台同步控制服务器构成,使用专用网络连接实现同步控制。长17.35米、高4米的弧形屏幕。同步灯光和仿真硅胶人像形成立体的交叉组合,让观众深刻感受到7位曾在蒙自工作过的7位大师的风采。
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重点展览内容中充当主角,并且成为《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示》的一大看点。
2.2 一般内容展示当配角 在有些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在重点展览内容中充当配角,起辅助作用。如西南联大教室微缩型开放式多元组合原态场景,教室外墙佐以多媒体视屏演示技术,多位一体,使观众体验到空间的震撼,真实再现了师生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教学的场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再如南迁雕塑场景中悬挂的大型等离子电视,循环播放步行团途中所拍摄的大量照片和闻一多先生沿途画的速写,以及南湖诗社里配合诗朗诵的电子翻书设备,类似的情况在整个展线上随处可见。
2.3 当事人采访当佐证 在展厅最后部分设有视屏影像,播放大量联大师生及其后人的回忆访谈佐证联大人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些内容,在《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示》中,更容易走进观众心里。
3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3.1 拓宽整个展览内容 联大师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仅依靠展板的位置是远远无法充分表现的,我们也不愿依靠空洞枯燥的图表或数据说话,因此,在这个部分使用了桌面触摸系统和触摸感应式书架等手段,这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无疑拓宽拓深了整个展览内容,把版面放不下的东西,统统放到多媒体系统里展示,便于观众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内容进行研究,使得整个展出内容更加丰富厚重,表现的内容更加立体丰满。
3.2 营造浓郁参观氛围 展示既要加强科技含量,又要减少科技气息,既要运用高科技产生的奇妙效果,又要把技术手段从展示氛围中隐去,以保护展示固有的历史风格和高压氛围。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适当的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可以让观众自然融入到那段难忘的历史中去。
《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展示》展览的艺术设计过程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过程,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使观众深刻认识了西南联大及蒙自分校的历史,进而广泛传播爱国主义、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纪念馆要想较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顺应时代要求,创造出符合此类博物馆自身特色的展示方式,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朱晓敏.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研究——旺苍红军城中国工农红军剧团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解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
[2]李鹃.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运用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0(29).
[3]胡俊芝.浅谈革命题材博物馆的陈列工作[J].大众文艺,2011,(14).
[4]郑媛丹.历史类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