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学习研究的问题域与实践发展趋势

2015-04-01 23:16赵蒙成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赵蒙成 朱 苏(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职场学习研究的问题域与实践发展趋势

赵蒙成 朱 苏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诸多新兴信息、通讯技术的驱动下,人类的生产实践方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职场学习随之愈来愈成为一个显性的研究领域。职场学习与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具有本质区别,构建适合职场学习性质的基本研究框架对职场学习研究的健康发展能够发挥奠基性作用。总体上看,关于职场学习的研究可以循着这些路径展开:职场学习的概念界定与基本特征;职场学习的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平衡;研究方法论的构建;职场学习中知识的性质;有效的职场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影响职场学习的环境因素。职场学习的研究会随着职场学习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未来职场学习实践呈现出如下一些引人注目的演变:以员工为中心的学习的重要性逐渐超越正式培训;卷入职场学习的主体趋向多元化;基于实践的系统学习方式得到广泛提倡;学习的时空场域大大扩展;组织文化对于职场学习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职场学习;新兴信息技术;工作性质;研究框架;发展趋势

职场学习在国内是一个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而在发达国家,对职场学习的系统研究大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自从人类社会跨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类的生产实践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工作对于持续、有效的学习从未有过如此强烈、如此宽广的需求,与生产活动分属于不同场域、不同时段的学校教育绝难一次性地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完足的基础,传统的职业培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组织的目标不匹配、与个人的期望相背离的现象,职场学习的价值由此得到凸显。它既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也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拓展的必然方向。然而,职场学习迄今尚未成为学习科学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对于这种迥异于学校中学习的学习模式,已有成熟的学习科学理论也无法提供完备的解释和学习实践的引导。为了应对时代的变化对人类学习带来的实质性的挑战,必须突破已有学习科学的研究结论与研究范式,立足于职场学习本身对之进行深入探索。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职场学习进行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探明其本质与特点的基础上,清晰界定研究的主要问题领域,并与职场学习在实践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关联,力图使研究具有前瞻性。职场学习研究的问题领域至今尚不明朗,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正是本文努力阐明的问题。

一、职场学习的特征与兴起背景

职场学习是人类一种特殊样态的学习模式。简单地说,职场学习即发生在工作场所或工作过程中的学习。由于对学习的目标指向、内容构成、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场所与工作过程等内在元素的理解不同,强调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研究者对职场学习的界定存在着分歧。Billett认为,职场学习是一种在参与真实任务并获得熟练成员直接或间接指导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途径,职场中学习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感性知识三种主要类型。[1]Mansfield侧重从技能的视角来界定职场学习,他认为职场学习是学习者在工作场地中提高工作能力的学习方式,职场学习主要指向四种技能:技术性技能,管理任务的技能,计划、决策、区分优先次序、管理突发事件的技能,角色与环境技能。[2]80- 86Cunningham则强调了职场学习的社会互动性,认为职场学习是一个人试图帮助另一个人时所发生的一系列非正式的互动。[3]1- 18Mezirow划分了职场学习的三种类型:工具性的、对话性的、反思性的。工具性职场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工作技能,提高劳动效率;对话性职场学习的目标是理解学习者在职场中的位置;反思性学习指向提高学习者在职场中的自我理解与塑造,形成自我概念与身份感。经由区分三种类型的职场学习,Mezirow实际上给出了职场学习的一个描述性定义。[4]53辨析各种不同的职场学习的定义,可以说,不同定义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毋宁说,不一致的现象有其合理性,不同界定强调或揭示了职场学习某一维度的性质,反应了不同研究者的研究旨趣和观点。事实上,人类劳动的图景极其复杂,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因此,对职场学习必须给予情境化的界定与理解,形而上学地追寻统一的、涵盖所有职场学习的定义不仅徒劳,而且几乎没有价值。当然,尽管对职场学习的定义存在不一致,但与学校中学生的学习相比,具有丰富差异性的职场学习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的,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职场学习的结果是综合的,包括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职场学习的知识与所从事的工作密切相联,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它是即时的、实用的,与学科知识不同;职场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的,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协商是必需的;职场学习的形式可以是正式的、有组织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在工作中自然地、无意识地或偶然地发生的。[5]

职场学习重要性的彰显、职场学习研究的兴起是受到人类生产实践方式革新的驱动,而不是学习科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逻辑。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与迅速推广,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工作的性质与传统的工农业生产相比也迥然相异。尤其是近些年来,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的支撑与驱动下,人类劳动的手段、方式、组织形式等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比如在发达国家“工业4.0”的概念已迅速普及。信息技术令人瞠目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工具、手段、组织形式和社会的职业结构,一方面,类似于工业机器人制造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不断涌现,同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快速上升;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在传统的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技术改造的助推下,传统工农业生产的性质已发生了实质性的革新。总体上,简单的、重复性的、单纯依靠体力劳动的生产方式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趋下降,其重要性趋于衰微。越来越多的工作奠基于知识之上,劳动中的智力成分显著增加,创新性、智能化已成为许多类型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劳动的总体样态与基本性质正快速地由体力、资源支撑转向知识生产。知识驱动、创新主导的劳动方式也驱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根本的变革,管理结构的扁平化、劳动者工作的自主权与自由空间越来越大是必然的趋势,工作与学习的边界也愈加模糊,工作场所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要的学习场所。知识生产是创造性的、艰苦的脑力劳动,不断地发现、创新、扬弃是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简单复制、机械重复与知识生产本质上并不相容。由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胜任自己的工作,几乎所有劳动者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工作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自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这一理念得到迅速普及,但在学习实践中进展不快。当前信息技术革新性的发展不仅为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学习成为工作的内在要求,成为绝大部分工作创造价值的源泉。因此,职场学习必将成为终身学习极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它更是当代人类劳动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是职场学习勃兴的社会背景与实际动因,也是职场学习研究的滥觞之所在。

在应对以知识和创新为核心元素的工作所带来的挑战方面,学校教育的价值是有限的。学校环境与工作场所是隔离的,学校教育被定位于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做准备。学生学习的是学科知识,目的是理解世界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广泛使用的学习方式是记忆、理解、再现普遍性的、有着确定结论的书本知识。换言之,学校的学习不直接指向工作,不以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所学知识基本上不能直接运用于工作之中。学校的教学严重忽视了知识应用场景极其丰富的差异。再者,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这与工作的组织形式有着天壤之别,学校的文化与工作场所的文化同样具有本质差别。学校学习的这些特征不仅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状况的真实描述,即使在大学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专业学习中,这些主要特征仍然是适用的。长期以来,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背后有三种基本的假设:第一,专业知识所包含的任务与技能的分离方式构成了非常稳定的个人特征;第二,在一个特定的知识与经验范围内,专业知识是普遍的同类型的;第三,专业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经验的内化,专业知识并不包括在掌握过程中对知识或概念的质疑或重构,也不包括实践的文化新模式的传承。[6]160由此可见,传统上的专业知识与当代大部分工作中产生和使用的知识在属性上有明显区别。专业学习一直被认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最为紧密,然而,以上分析暴露了学校中的专业学习与真实工作之间的距离,因此,总体上看,学校教育虽然能够为工作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宽广的知识基础,但在保证学生适应基于知识的工作需求方面,其内在的不足是显著的,不容否认。广为流传的10- 20- 70法则指出,个人在工作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10%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得到,20%依靠个人的理解,70%通过工作实践得到,这形象地说明了学校学习的局限和职场学习极其重要的价值。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调查了224名对象,其中9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工作能力的形成主要源于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和自我学习,5.8%的被调查者认为源于工作前的学校教育,0.9%的被调查者认为源于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7]不仅学校教育难以回应信息化时代工作的技术手段与组织形式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传统的企业培训也不可能担当这一使命。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工人仅仅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者,实质上相当于机器的一部分。他们要完成的工作是孤立的、重复的,除了基本的工作技能之外,他们不需要培训,也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这就决定了传统培训的对象基本上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不关于受训者个人基本素质的发展。培训通常采用类似学校课堂教学的正式方式,专业培训人员掌握着培训的话语权,决定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对于大量的普通工人而言,即使有机会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与结果也可能不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很显然,这样的培训与当今时代工作的变革所产生的需求之间相距甚远。

在新技术接连涌现并催生了工作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与传统培训的效用大打折扣。与此相反,职场学习却从被忽略的边缘逐步转变成耀眼的显明地带,其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与关注。理想的职场学习至少具有四点明显的优势:第一,职场学习不是少数员工的特权,只要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与需要,并掌握一定的、合适的学习方法,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在工作中很自然地进行学习。在职场中,学习的机会是普遍存在的,这能够为知识性的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第二,职场学习突破了传统培训单纯以提高组织效率为目标的限制,在依托工作的前提下兼顾员工个人基本素养的普遍提升,在更宽广的基础上适应了人类劳动方式转型的潮流。第三,职场学习聚焦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打破了学科知识条条框框的限制,既为员工思维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动力,也为创新夯实了基础,从而满足了知识性工作不断创新的要求。第四,职场学习是以员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专业培训者退居次要地位,成为辅导者与帮助者,这有利于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职场学习的方式灵活多样,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都有自己的应用空间,这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具备这些优点,职场学习势必成为人类在信息时代普遍的、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前途广阔。

二、职场学习研究的问题域

职场学习被纳入学术研究视野的历史并不长,对于研究者来说,由实践驱动的职场学习在诸多维度上都有别于学校中的学习。它不仅在学习过程与机制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学习没有多少共同之处,而且与人类群体或个体的工作水乳交融,受到生产实践的巨大制约。基于此,科学构建关于职场学习的研究问题领域,是关涉该研究领域能否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一项基本任务。从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两个维度考察,职场学习的研究问题域主要应指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方法论的设计、开发与构建。任何一个自立、完足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都应当是明确的。对于人类的学习活动而言,自20世纪初学习心理学形成体系以后,“学习”这种实践样式才成为独立的、自在的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学习心理学着力探索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学习规律。受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学习心理学重视实验方法的使用,力图使研究量化、明晰。即使实际上运用的是观察法,一些研究者也声称使用了实验法,例如班杜拉通过观察儿童的模仿行为而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但他认为这是一种实验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习心理学发展、演变成横断性的、综合性的“学习科学”,涌现了若干新的学习理论流派,包括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泛在学习理论等。这些学习理论流派在不丢弃实证研究的原则下,更重视质性研究的价值,努力克服实验方法聚焦于局部细节、无法捕捉完整意义、生态效度差的不足。情境学习理论的重要代表莱夫使用的主要就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于职场学习,由于其天然地与工作活动难以分割的共生关系,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复杂性,因此,虽然实验法对于某些细节的职场学习问题适用,但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应当是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即便如此,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方法论框架以便应对职场学习的边界模糊且变动不居的特性,如何开发针对林林总总不同形态的职场学习的具体研究工具,仍将是研究职场学习时要面对的棘手问题。

第二,职场学习目的的厘定。职场学习不仅仅是员工的个人事务,它与组织的运行和发展也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个人知识、能力的获取、更新、运用,职场学习其实也是组织的重要活动。Swanson和Arnold等学者认为,职场学习的首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达成企业发展的目标,这也是企业重视职场学习或培训的前提所在。同时,组织绩效不仅仅包括组织层面,还包含生产过程和个人这两方面的绩效。生产过程层面指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个人层面则指向员工的个人多方面素养的发展。[8]13- 19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负责人力资源教育和发展的教授、企业培训的研究专家Rothwell强调,当今时代背景下,职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习者的工作胜任力和支持个人的学习与发展,它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本人及所在的组织应如何使自己更善于学习。组织的责任是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或“气候”。[9]职场学习的培训不再是基于组织或是企业的培训,而是基于员工自身发展的培训。相应地,职场学习理论关注的焦点不应是培训者做了什么,而是他们的利益相关者即学习者做了什么,就是说,在工作场所要成为一名胜任者应该做什么。由这些不同的观点可知,与在校学生的学习有着单纯、明确的目的不同,职场学习的目的与目标异常复杂。理论上,员工个人的提高与完善和企业组织的运营、发展具有共同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职场学习中,二者必定会存在不一致的诉求甚至是利益冲突。员工个人学习、发展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少个人的实际需要与组织的目标并不一致。员工是工作的最终承担者,尤其对于知识性工作具有决定性影响,满足他们个人的愿望是职场学习的重要鹄的。另一方面,组织的支持或投入也是职场学习必要的前提,组织有理由、也有真实动因对职场学习提出要求。从顺应当代工作及技术变革潮流的角度看,职场学习不能不关注组织的目标,但其重心应置于员工个体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完善之上。把职场学习的目标狭隘地定位于企业组织的需求上,有可能给员工个人全面的发展造成障碍,并最终导致企业组织不能适应新技术变革的大潮。当然,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的员工个人,职场学习的目的会存在超乎想象的差异,研究职场学习的一个基本指向就是基于其实际目的的复杂性建构合适的目标体系。

第三,探索职场学习中知识的性质。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是普通教育,学习的主要是以学科形式组织的学术知识,目的并不是直接为学生的具体工作做准备,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反映事物普遍规律的概念、原理等,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即使在职业院校,许多课程也奠基于学科知识之上,例如商业、工程、教育、医疗护理等,都深受知识的学术传统理念的影响。职场学习的知识与此不同,它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分类的逻辑与学术知识完全不一样。西方学者罗列了职场学习的知识类别及其特点,如下所示:

1.在起初的职业培训和随后的正式学习期间得到的编码知识,或者在工作场所本身得到的编码知识。前者包括概念、理论和方法论的编码学术知识,后者包括关于具体工作的技术知识,以及系统与程序知识。

2.在广泛的活动中胜任工作并扮演多种与工作相关的角色(包括领导和与团队配合)所需要的技能。这些可以分成四类——技术、人际、思考、学习,通过实践和反馈获得。这些知识随着更高的熟练度、责任与复杂性而增进。

3.知识来源包括一系列的材料和在线资源,但在多数工作场所中,向别人学习更为重要。这些人包括直接的同事或者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客户/顾客网络;供应商和竞争对手;专业网络;或者久而久之发展起来的其他个人社会关系。

4.理解为大多数行为提供了基础,虽然它肯定是不全面的。它也包含对他人的理解——同事、客户和经理等;对情境的理解,包括自己的组织和环境;自我理解和对一系列变化和发展的战略性理解。这包括显性的和默会的理论视角和行动理论。

5.决策与判断随所处的变化而变化。在没有时间分析或商讨时,决策可能是快速的,但它也可能是深思熟虑、经过讨论的。当形势复杂或信息缺乏时,判断成为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的判断;对产品质量、生产实践和生产流程的判断;对不同因素相对重要性和相互作用的判断;对轻重缓急、选择方案和战略的判断。[6]224

由职场中知识的特点可以看出,职场知识遵循的逻辑是真实工作的需要,它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并不指向事物运动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职场中知识与能力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职场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社会化的,权利、利益、价值等均是构成知识的内在要素。当然,目前对职场知识的性质与特征还仅仅是初步的探索,如何既扎根于实际工作情境又上升到学理层面来探明、界定职场知识的诸多属性,如何基于具体工作来整合各种不同的知识,以及如何确定不同知识重要性的次序等,将是职场学习的研究一直应予以关注的核心问题。

第四,探明职场学习的方式与过程,开发有效的职场学习方法。在校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式学习的特征,有教师系统、详细的指导,常见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讲、练习(做作业)、讨论、阅读等;而职场中的员工首先是工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这决定了其学习方式别具一格,多种多样,行动学习、学徒制、参与团体实践、远程学习、泛在学习、顾问指导、在岗培训、反思性实践、借调、自我练习等都在职场学习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若进行大致划分,职场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大类。正式学习通过组织专门提供的培训活动来进行,有着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学习要求,有较为严密的学习组织形式,如远程学习、在岗培训等。[10]同时,职场中更为广泛的学习方式则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它是伴随工作过程自然发生的,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可以有着明确的目的,也可以是潜在学习或偶发性学习。与在校学生不同,明确、系统的——甚至无意识的、偶发的——自我反思与自主建构对于职场中的学习者尤其重要。职场学习者时常面临缺少有效指导的困境,自身的主动努力和坚持是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员工对工作中的历史事件和过往行为进行有意识的体验、反思和批判,大大有利于获得工作的知识、意识与技能。员工在工作中会主动地对具体情境进行思考和意义建构,有利于将先前获取的“经验”和“意义”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态度与行为方式,这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员工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学习过程。尽管可以罗列常见的职场学习方式或手段,但目前对之还只是初步的分类、探索,甚至仅仅是表象层面的观察。深入到理论层面对职场学习的方法、机制与过程进行详细、严谨的研究,理应构成职场学习研究一个长期的、不可或缺的问题领域。

组织学习的方式与途径也是职场学习研究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校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个体独立进行的,同伴之间的合作并非必要的、广泛的方式。但是,职场中员工个体的学习与整个组织的学习却存在无法分割的关联。不仅员工个体的学习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组织生态的强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组织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开展职场学习的主体之一。所谓组织学习,通常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和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组织学习虽然最终的执行人是各种个体的人,但组织学习行为与个体的学习存在着本质区别,个体学习行为的机械叠加绝不能构造出组织学习。传统学习科学的研究对象集中指向个体的学习,其实,组织学习——尤其是从职场学习的视角看——是另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对象,是不应忽视的逻辑分析单元。然而,迄今为止对组织学习的行为方式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组织管理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对组织学习进行过一些探索,比如流传比较广泛的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但这些成果对组织学习的过程、机制与方法的描述和解析还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在对职场学习的研究中,对组织学习的机制与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仍然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方向。

第五,确定职场学习的影响因素。职场学习发生的场域是远比学校系统复杂、多元的系统,影响职场学习的因素也异常繁多。大致而言,这些因素可划分为个体、组织、政府三个层面。个体因素是指员工个人的品德、文化、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包括职业道德与兴趣、对具体工作任务的认知、对职场学习的态度、长期形成的学习方法与学习风格、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等等。职场学习需要学习者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员工的个体因素是影响职场学习的基石。组织因素是直接制约职场学习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的性质、组织的工作任务、组织管理的政策与制度、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等,大致包括组织文化与组织制度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知识密集、创新驱动的组织比依赖简单、重复劳动的组织对职场学习的渴望更强烈,也更重视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的管理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员工的职场学习机会。如果企业的内部等级结构和内部生产部门的划分过分严格,处于决策层和领导层的员工将会比处于企业底层的员工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另外,企业领导对员工职场学习结果的认可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员工学习的积极性。[11]换言之,如果企业能赋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权,如果企业工作制度的设计能够为员工的职场学习留出较为充足的时间,如果企业能认可、支持、奖励职场学习的结果,那么必将能大大促进职场学习。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对职场学习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融洽合作、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员工比较容易地得到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他人的指导和帮助。同一个部门中,区域、文化、阶层、性别等差异也会造成员工群体之间形成不同的圈子,有相同背景的群体之间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反之,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与职工培训政策是间接影响职场学习的环境因素,但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它既影响企业对职场学习的态度与投入,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够利用的外部学习资源,特别是经费和智力支持。文凭证书也会对职场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学校教育有着一套成熟的、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凭系统,而正式的职场学习——例如培训——有时也会颁发结业证书,但其权威性不足,常常得不到广泛的社会认可。至于非正式的职场学习,则根本没有一套类似学校文凭的系统对其结果进行评估和认证。缺乏明确的评价与认证会削弱对职场学习效果的反馈,制约社会对职场学习的重视程度,也给员工正常的工作流动带来一定的不便。

对职场学习的影响因素目前还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尚有许多重大问题亟需深入挖掘。例如,如何评估和发展员工的学习力?员工的学习动机究竟有哪些来源?工作性质与职场学习之间匹配的类型有哪些?组织(企业)如何平衡常规工作与职场学习之间的关系?政府政策影响职场学习的机制是怎样的?如果开发职场学习的认证系统,怎样对职场学习——特别是非正式的职场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这样的认证系统怎样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由于影响职场学习的因素极其复杂多样,对这些因素的系统研究毫无疑问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关于职场学习研究的关键领域之一。

三、职场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

职场学习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非肇始于学习科学的学术研究的逻辑展开,而是源于人类生产实践的变革,特别是工商业企业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涌现,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变化,职场学习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关于职场学习的研究理应认真观察、深度思考职场学习实践如下的变化趋势:

首先,以员工为中心的职场学习将逐步取代正式培训,成为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的首选,尤其是非正式的职场学习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推广。在新兴高科技的推动下,人类的生产活动日益依赖知识和智力要素,持续获取、更新、完善知识成为胜任工作的前提,职场将成为学校之后又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学习场所,职业生涯也将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后又一个学习阶段。换言之,职场学习也将成为终身学习及成人教育的基本途径。全面、创新、自由、兴趣是高效职场学习的必备要素,而传统的培训单纯以满足企业需要为目的,员工个人的需求被忽视,这在根本上并不适合知识型工作的需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大力提倡、推广以员工为中心的职场学习,其重要性大有超越正式培训的势头。例如,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的工作重心就经历了从培训到人力资源开发(HRD),再到职场学习的变迁过程。同时,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支撑下,非正式的职场学习逐渐成为常态。可以预见,职场学习、特别是非正式的职场学习必将发展成为人类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这既有利于人类学习回归其本真,也有利于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

其次,职场学习涉及的主体趋向多元化。传统上职场学习的参与者主要是企业的在职员工,是为了工作而学习的成年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职场学习参与者和实践者正在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原则之一是促进校内教育与校外的工作有机结合,越来越多的学校、学生及教师参与到各种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Work- based Learning)项目之中。再者,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增加,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这些老年员工并非与职场学习绝缘。此外,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领导者、管理者对职场学习表现出强烈兴趣,政府及各种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关注并参与,制定政策,提供帮助。可以说,职场学习的社会化特征将愈加显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职场学习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

第三,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基于实践的系统学习。职场学习是一个通过学习解决工作中问题的动态过程。它不仅指发生在工作场所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和准正式的学习,也指融入于工作的学习和嵌入在工作环境中的学习。传统的正式培训与具体的工作环境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近年来颇受关注职场学习的新兴方法是基于实践的系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实践是职场学习的核心与平台,职场学习就是“实践的不断改进和相关知识的不断更新”,员工的学习必须置于他们的工作环境之中,特别是要融入一个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之中,典型的方式包括质量管理团队和新产品开发团队。[12]1- 7只有基于工作实践、为了工作实践的学习方式才能导向高效的职场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具有明显的试错性、情境性、创新性和合作性的特征,而且系统筹划的这类学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例如,结构化在职培训就是一种这样的学习形式。资深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结合新手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程序,并对其进行培训,这对提升受训员工的工作能力效果显著。与非结构化培训不同的是,它采用系统的观点来实行有计划的程序,从而保证了职场学习的效果。[13]

第四,职场学习的时空场域大大扩展。得益于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时代人们的工作时间与空间弹性越来越大,甚至有些类型的工作是在员工的家中进行的。传统上职场学习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但随着人们工作的时空自由度的迅速扩大,职场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也相应地大大增加。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ICTs)的支撑下,知识的传播、迁移、获取、使用都变得相当便捷,e- learning、泛在学习等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学习模式,职场学习的时空场域大大突破了以前的局限,它完全有条件成为每一个成年工作者的一项日常活动。可以肯定,各种新兴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对职场学习的影响必将愈来愈广泛。同样应当指出,新技术在职场学习中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对新的学习技术的抵制或轻视并不罕见。为了促进员工和组织的职场学习,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应当关注、重视各种新技术,在工作场所创建拥有丰富技术资源的学习环境,使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依托新技术创建即时可用的学习时空环境对于职场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有利于员工化解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冲突,有利于促进员工非正式的职场学习,也有利于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五,组织文化对职场学习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在影响职场学习的因素中,硬件资源、技术支持、时空场域等均非制约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员工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进取的心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自制力等对职场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专门的监督和高效率的组织与管理,职场学习需要员工具备持久的、强大的内在学习动机,能够有效地控制、管理自己的时间,能有意识地反思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学习结果去改变工作实践。这就需要组织要为其成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支持成员自我发起、自我定向、自我激励的学习活动,引导成员把职场学习与改进工作密切结合。总之,与在校学生相比,友好的、支持性的组织文化对职场学习的顺利开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其重要性会愈来愈显著。

参考文献

[1]Billett S R. Authenticity and a Culture of Practice[J].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1993,(1).

[2]Mansfield R. Deriving Standards of Competence[G]// Fennel E. Development of Assessable Standards for National Certification. 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1.

[3]Cunningham J. The Workplace:A Learning Environment[C]. Sydney:the First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 Vo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 Association,1998.

[4]Mezirow J.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M].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1.

[5]赵蒙成. 职场学习的优势和理论辩护[J].教育与职业.2010,(3).

[6]海伦·瑞恩博德,艾莉森·富勒,安妮·蒙罗.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M]. 匡瑛,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7]梁欣茹,王勇.基于工作相关学习的类型与能力提高机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3).

[8]Rowden R W. Workplace Learning Debating Five Critical Questions of Theory and Practice[M].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6.

[9]王良,赵铭. 美国企业培训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轻工教育,2011,(1).

[10]孙玫璐.工作场所学习的知识类型与学习途径[J].职教通讯,2013,(4).

[11]朱召萍.工作场所学习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6).

[12]Lee Lung- Sheng,Lai Chun- Chin.Global Trends in Workplace Learning[C]. Italy: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lex,Intelligent and Software Intensive Systems(CISIS- 2012)(IMIS- 2012),2012.

[13]宇文浩,王柏权.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整合学习、研究与咨询的实践领域[J].开放教育研究,2012,(6).

[责任编辑:罗雯瑶]

The Problem Domai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ractice in Workplace Learning

Zhao Meng-cheng Zhu Su
(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China )

Abstract:Driven by the emerg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the internet +, cloud comput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he way of human production practice is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workplace learning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Essential difference being between workplace learning and school learning, building a basic research framework regarding workplace learning can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workplace learning. On the whole, the research of workplace learning may follow this path: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orkplace learning, the balance of organizational goals and individual goals ,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workplace learning,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or ways of workplace learning,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workplace learning develops, studies in this area will be innovated, and the possible trends are as follows: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learning, diversified subjects; systematic learning styles, expansion of learning time- and- space, and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from organiz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workplace learning; emer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ture of work; research framework; development trends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15)04-0053-08

收稿日期:2015- 06- 30

作者简介:赵蒙成(1969— ),男,河南上蔡人,博士,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习科学、比较职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