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有痕,明月有照仍需灯

2015-03-31 02:49张学民/文李阳海/评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榆钱亲情母亲

张学民/文+李阳海/评

感恩的五月,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无尽的思痛,借几段记忆的文字,聊以安顿对父母亲的感念!

记忆中的童年,不知道父亲在忙什么,除了吃饭的时间,很少见到父亲,里外总是母亲操劳的身影。小时最怕母亲去姥姥家,姥姥家路远,那时交通工具种类少,所以很少有机会跟着。记忆里,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种盼,有渴望母亲带回“美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对母亲离开的怕。盯着太阳过晌,会亟不可待地跑到村外,眼巴巴地去眺望那条消失在东岭的路,因为姥姥家就在路的那头。等待的时光,像哮喘的人的呼吸,丝丝拉拉的折磨人。每当有人从远处走来,总不思悔悟地以为是母亲,激动地跑着迎上去,如此三番五次,心情便随着日渐落山,慢慢低沉下来。天暗后,母亲还不回来,胆小的我便不再敢跑动,蜷缩在村头,恐惧的内心里一遍遍演绎着“狼吃小孩也吃大人”的种种版本,越害怕越担心,越担心就越瞎想,最后整个人蜷缩成一个恐惧的“疙瘩”……人都说“孩的娘耳朵长”,现在想来,母亲不但耳朵“长”,而且眼也“长”,因为不管多黑,总是母亲远远地叫着我的乳名先发现我,那带着哭腔叫着喊着迎上去的感觉,像重新得了娘一样!于今再走到村口,还是会停下来,向远处看一看,等一等,但心酸地知道,无论看多远,等多久,那回不去的童年里,再也不会有母亲出现在路的那头。

记忆中的春天,总是那么的快乐和满足。在那物质贫乏的时代,春天里最好的馈赠不是什么红花翠叶,不是什么莺歌燕舞,而是春暖后,那一簇簇一串串的榆钱,那黏黏甜甜的榆钱,何啻“天上掉下的馅饼”。每当榆钱如堆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闻讯汇聚到我家院子里崇拜地昂首看着我母亲,她用一种让人不可思议地矫捷爬到那棵老榆树上,干脆麻利地折采榆钱枝扔下,树下的孩子,张臂嬉笑哄抢,那情那景,怎一个“欢乐”可以描述……孩子们吃剩下的,母亲会捡来洗罢,掺上豆面,上锅蒸饼,那个美味的感觉滑过少年的舌尖,一直延续到中秋,直到被月饼的“圆亮”代替……小时候,尽管日子很穷,可是,因为有母亲,所以记忆里满是快乐和无限的怀念。

14岁初中毕业,母亲以我瘦弱为借口,不顾家庭条件的艰苦,供我去县城上学。在外求学的我看不到父母的劳累,但当每星期回家拿饭,路远天黑进门时,总会看到昏暗的灯光将母亲羸弱的身躯皮影般映射在窗户上,不用想,那是母亲在为我准备好吃的。那些好吃的,我知道都是母亲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费尽心思攒的——父亲捞回的一小捧河鱼炸过,多年的老母鸡费劲产下的三两个蛋炒了,抑或母亲破例烙两个碗口大的油饼(极少的情况,因为面和油都是奢侈品)……那油饼母亲是从来不吃的,我吃一点,剩下的,母亲会全包在我的煎饼包里,嘱咐我和同学分享。那油饼,带到学校,已不是油饼,而是一种母爱的炫耀……当时,心安理得地享用,泯灭了多少父母的辛劳,现在更多地懂得了父母所受的苦,也更多了后悔和自责。其实,那时母亲身体就已经很不好了,经常劳累晕到。后来听邻居们说当时很多人都劝母亲,不要再让我上学了,可是,无论母亲的嘴上还是表情上,从来没表露出过她和父亲的不容易,更无从谈起让我退学。大学期间,母亲因患了胃病,舍不得花钱,转化成胃癌早早离我而去。也许因我年轻,也许因为还有健在的父亲,失去母亲,当时痛苦得撕心裂肺,但几年后,也慢慢放下了。时至今日,随着人老知顾,对母亲的想念,越来越深切,对母亲的内疚,也越来越沉重。

成家立业后,许是出于对母爱亏欠的一种救赎,我会经常把父亲接来,不曾想,心目中威严的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儿子“蒙羞”地慢慢母性化了,他会整天窝在厨房收拾,水龙头拧大了都会惊恐地向客厅张望,赔着小心,注意晚辈的脸色,只要家里气氛不对,不管是不是涉及自己,就小心地提出回老家,背后里他对我说:他懂得社会,明白眼下。无非是怕儿子在中间为难,父母呀,他们自己再苦,也不愿意给儿女添一点点麻烦。

父亲老了,怕麻烦别人哪里也不去了,回家看他弯着腰走路,我会说他,“你把腰直起来吧,弯着腰太显老了……”看他越来越多躺在床上,我也唠叨:“爷(山东莒县中北部地区对父亲的称呼),你别老躺着,对身体不好,躺着,也该把鞋脱了……”现在想来,我对父亲的种种要求,都是那么无知和自以为是:想想父亲送我时,掩饰着的不舍,拿着马扎,有意无意地出胡同,走大街,到村口,坐在那里,看我走远了,提着马扎,佝偻着身子,一如我童年期盼母亲回家的情形,无奈地看着儿子远去是多么无助!

“子欲养而亲不在”,想来字字都是泪。如今,没有母亲在家倚门等望,没有父亲村外的等待,老家的院子里,也许月光依旧,风吹榆钱、椿树飘香,可是没有父母在,那还是心中的家吗?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亲母亲,又去了哪里?

时至今日,不惑之年的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在母亲入土那夜说的话:明月有照仍需灯呀。是呀,月亮再亮,总有照不到的地方;世事再好,又有什么情感能代替父母的爱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1期上半月)

【赏析】这是一篇催人泪下的优美散文。人间至爱,亲情为首。人世间亘古不变的惟有亲情。亲情让你牵肠挂肚,亲情让你寝食难安……亲情是你品尝的一壶老酒,亲情是你心灵归属的家园,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它也会让你拥有一份难割难舍的牵挂……

文章从五月的感恩节写起,回忆了感念父母的几个片段。

作者先写的是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两个小片段。第一个是盼望母亲从姥姥家回来的片段。“从母亲刚从村口消失的那刻起,就盼着她回来”这句真实地写出了儿童时期孩子们的期盼心理,这种心理看似是非常幼稚、可笑,其实是孩子对母亲真情的流露,没有半点的虚假。“盯着太阳过晌,会亟不可待地跑到村外,眼巴巴地去眺望那条消失在东岭的路……”这句也极其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我”盼望母亲回家的急切心情。儿童的思维是天真的,他认为母亲吃罢午饭就会回来的,所以才有了这午后“眼巴巴地去眺望”。为了真实地表现等候这种心情,作者用了一个极其形象贴切的比喻,“像哮喘的人的呼吸,丝丝拉拉的折磨人”。还有那三番五次的“迎”,把小孩子期盼的急切心情表现得十分逼真。作者还写到天黑后的儿童的心理,“最后整个人蜷缩成一个恐惧的疙瘩”,把一个小孩子盼望、担心、害怕、迫不及待甚至有些绝望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惟妙惟肖。文段末尾的回忆,把因母亲“已经不在”,儿子孤单、失落、辛酸和怀念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是母亲上树给孩子们折采榆钱枝的片段。这个片段一方面表现出母亲的能干,另一方面表现出母亲在那个特殊时期爱怜、聪慧的心灵。作者写这些都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次写“我”上高中、大学时的片段。此段重点叙述和描写了母亲给“我”做好吃的。油炸鱼、炒鸡蛋、煎饼,这些在当时被看作是奢侈品的菜肴,母亲整整准备一周,等待“我”回家享用,而母亲舍不得吃,为了供“我”上学,舍不得花钱治病,最后得了绝症离开人世。作者这些满含深情的叙述,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厚爱,以及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内疚、后悔和自责。

后写“我”成家立业后的生活片段。这个片段重点是对父亲的叙述和描写。收拾厨房、赔着小心、看脸色、看气氛,这些本不应该发生在一个父亲身上的事情,但是又真真切切地存在着。作者就是通过这样一种违背情理的叙述和描写,把一个“畸形”的父亲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感悟、体会、思考。接下来回忆了自己对父亲的一些看似关心的要求,与父亲送我时的那个特写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拿”“出”“走”“到”“坐”“看”“佝偻”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把一个不善言谈、爱子、不舍、期盼、无助的父亲的复杂感情真切感人地表现出来了。

文末两个自然段由叙事转入抒情,但是作者不是直接来抒情,而是借助对往事的回忆,对事物的描述,对景物的描绘,作者想要抒发的所有感情就深藏在这些事物、景物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从而使每一个事物、景物都浸染着作者缕缕的情思。“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引用使作者的情感达到了高峰,作者对父母的怀念、眷恋、悔恨、自责等复杂的感情都融入在其中。段末“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亲母亲,又去了哪里?”这两个疑问句其实是作者内心深情的呼告,昭示普天下的人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子女。不要抱怨父母多年的生活习惯,不要抱怨他们的过分节俭……多多体谅他们、感恩他们、关心他们!

文末“明月有照仍需灯呀”,这句议论一是呼应了文题,二是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使是那硕大无比的明月也比不上那伟岸、慈祥的母爱、父爱啊!

当我们读完文章的最后一个字,我相信谁都会热泪盈眶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城中山东路圣府怡苑小区5号楼3单元]

猜你喜欢
榆钱亲情母亲
永不凋零的亲情
榆钱花花开
名人怀念的美食——榆钱
采榆钱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榆钱饭香
给母亲的信
清明话亲情
悲惨世界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