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娟
初中劳技课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学生对作品的构思和创造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如何利用劳技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在潜移默化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个国家没有创新就没有强大的国力,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初中生正处在人之初的时期,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教师教学的使命和责任。劳动技术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即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能力培养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养成勤劳、创造的品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但目前在初中劳技课教学实践中,一些现象却不容乐观。因为这门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在教学中,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上课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境地,教学中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教学实际,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目标,教学教法缺乏创新。在新课改实施以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的重点。笔者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电子与电工”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让学生明确了电阻器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的知识,这是进行电子制作的基础也是关键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万用表,这种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电子知识的基础和必须掌握的技能。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即让学生先认识电阻,然后让学生辨析电阻,最后是检测电阻。学生在经过这三部自主探究后,都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书籍和网络上获得了大量的相关信息,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内容整合梳理后,开始认识电阻、辨别电阻,其中包括定值电阻、可变电阻、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等,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电阻检测”的实践环节。这样进行探究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而且查阅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意识和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二、在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飞速发展,学生连连在海、陆、空模型比赛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这与学校校本化课程的推进与实施是分不开的。校本化课程,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来讲,其实还是一个新名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长安中学也不断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依托学校是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成立了青少年科技活动室,木工实习室等,在这里,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升华。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木工基地设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差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设计了相框、木质弹射机、三通孔明锁、七巧板、笔筒的制作。就以相框制作为例,在同学们了解了一定的木工理论基础知识和木工工具使用方法、安全防护措施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操作,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六人,讨论时六人一大组,制作时两人一小组。很快,学生们看懂了木工图纸,明白了制作方法。
笔者发现,这整个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创新需要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近年来,在探索与研究中,学生的看图、切、锯、磨等技能大大提高,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
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动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们注重较多的还是应试教育,由于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的差异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使有些学生成为后进生。慢慢地,后进生可能会变成班级或学校的“问题生”。笔者认为学生社团的成立,再次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特长的舞台。
学校为了在每年的航模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成立了海、陆、空社团,社团中有好几名学生都是所在班级的调皮学生。即使在劳技或综合实践课时,那几个学生也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当说要参加海、陆、空模型比赛时,他们都饶有兴趣,踊跃报名。每次训练,我注意观察他们,他们有的操控木质弹射机、有的操控遥控快艇、有的操控直升机,一个个都很专注、好学、肯动手,与在课堂上判若两人。活动真的改变了他们,兴趣点燃了他们前行与创新的动力。比赛成绩一揭晓,他们都如愿以偿,他们除了在劳技课上都很认真外,其他老师也反映孩子变了,不再是老师眼中的“问题生”了,活动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
四、在润物无声中开启学生创造能力的大门
创造能力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而且学生的创造能力比起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要重要得多。有创造意识就会有创造行为,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人才。目前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在劳技课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最为重要,没有创造力的劳技课就没有上的必要了。因此我一直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关键和重点。例如,社会上流行的“十字绣”,学生大多见过家长做,或者见过商场售卖的十字绣作品。那些色彩缤纷、华丽多姿的作品,成为很多人收藏的艺术品。在进行“十字绣”教学中,作为民间艺术,要通过这一节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的热爱,对艺术的创造力。十字绣是初中劳技教材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进行十字绣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体会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成功后的成就感。
首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见过的十字绣作品。这是在一块白布上进行艺术创造的实践,也是我国民间刺绣艺术的转型。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我国民间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让学生因为这种发源于我国的民间艺术而骄傲。其次笔者出示几幅十字绣的作品,这些精美的作品给学生带来视觉震撼。在欣赏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解十字绣的艺术价值。通过大屏幕展示十字绣的实质内涵,学生明白了十字绣的制作核心知识后,会产生引起自己制作十字绣的冲动和欲望,并且在十字绣的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艺术品位,再次让学生认识十字绣的工具,掌握基本技法。本课笔者以一只小熊猫的绣制为教学实例,讲解了线的颜色标号、针法的标注等,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刺绣过程。学生在看图纸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学生正确讲解如何压线、如何起针,保证拉线的力气要一致,保证布面平整熨帖。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怎样按顺序进行绣制,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的教学充分让学生自己进行摸索和探究,怎样走线、怎样创新配色,使作品更加鲜活生动。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强国之路、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劳技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内驱力,最终一定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开启创造力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