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进入深水区后,特色成为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钟祥市教研室根据本地区教育实情,创立了“打点拉线求面”教研模式,在此之下,连续七年高考辉煌的钟祥一中形成了“集体备课五字诀”,走进央视演播大厅的柴湖小学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小学艺术教育”之路,召开全国作文研讨会的钟祥五中摸索出了“微点作文”,教研室提出了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导学法……点、线、面齐开花。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特色教研——
刘东平
近年来,钟祥市教研室创造性地提出并践行了“责任教研打点、学科引领拉线、区域协作求面”的“打点拉线求面”教研模式,统领全市学校特色发展。
一、模式内涵
责任教研“打点”。即市教研室实行领导包片、教研(科)员包乡镇和学校的责任教研制度。要求教研室每个班子成员包一个片,促进区域教研稳健发展;教研(科)员包1—2个乡镇,全面负责“点”上所有学校的教学指导、服务,开展“六个一”活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学科引领“拉线”。即教研员必须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导向,以开展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为宗旨,以教学视导、送教下乡、迎教进城、区域协作体活动、网络教研、教学检查和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主力,全力引领全市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素养,推动学科教学全面发展。
区域协作“求面”。积极搭建区域协作体平台,全市成立市级、区域和乡镇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了以市教研室为中心,以区域、乡镇中心教研组为辐射的全市教学研究、指导、检查格局,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
二、运行机制
点上搭建平台驱动。教研(科)员着力在自己的责任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教研(科)员在自己联系的乡镇每学期讲一堂示范课或组织学科团队讲示范课,参加一次考试质量分析会;在全市或区域每年组织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做一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每年发表一篇教育类文章,做不少于10套高考、中考或小学毕业考试卷。教研室将教研(科)员在责任点的工作情况与教研(科)员年终考核挂钩,与评先、表模挂钩,以增强教研(科)员的责任意识,激活教研(科)员的创新意识,力争通过教研(科)员“点”上的工作,推动学校特色教研。
线上教学视导牵引。市教研室积极创新学科引领方式,在稳步开展常规教学视导的同时,创造性开展教学专题视导和驻点视导。如课堂教学专题视导,实行学科教研员随机推门听课。听课后,学科教研员集中同科教师评课。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研员指导授课教师二次备课,形成二次教案。然后由授课教师进行二次上课,教研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听评课。如果二次授课仍然达不到理想效果,教研员则亲自上示范课,突出引领作用。侧重于全市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控指导。
面上城乡共振提质。市教研室依托区域和乡镇中心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先后组织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专家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讲示范课、观摩课。同时,根据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分为6个区域协作体。每个协作体内由一个办事处或市直学校牵头,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调配师资,统一评估质量。与此同时,城区9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与1所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与此同时,还从城区中小学选拔部分校级干部和优秀学科教师,组建7个“启明星团队”,分别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支教活动,以此拉动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档升位。在此基础上,面对农村学校特别是部分村级小学少数学科师资不足的实际情况,安排镇直中小学优秀教师到村级小学走教,促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三、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以钟祥市教育局名义制订了《建立教育发展协作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钟祥市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为全市特色教研活动提供政策支持。
资金扶持。市教育局确立了10个特色教研试点学校,并对钟祥五中、柴湖小学等教研特色鲜明、成果突出的学校各奖励5万元特色发展帮扶资金,有力推动了特色教研活动。
推广促进。市教育局连续两年召开全市特色学校现场会,推广钟祥一中集体备课、五中微点作文、柴湖小学艺术教育、实验小学“三性三成”教学模式、新堤小学生命教育等经验,促进了全市特色教研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单位:钟祥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