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魏楠+徐沛宇
201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随着西气东输管线而开发出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也急剧膨胀。然而,管线和供给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天然气消费的推广。就在此时,液化天然气(LNG)开始在中国市场迅速升温。在-161.5摄氏度的低温下便于储藏和运输的LNG迅速成为中国天然气市场与管道气并重的主要能源形态。
急剧扩张的产能却并没有给产业带来爆发式的增长。这个兴起不到10年的产业正在面临全行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的局面。“2013年,陕西地区LNG工厂的平均毛利为629元/吨。2014年,仅为30块钱一吨。微薄的毛利无法填补企业的运营成本,实际已陷入了亏损的境地。”陕西省液化天然气协会秘书长马延明无奈地透露着国产LNG企业如今正面临的困境。
一面是国内天然气消费量的节节攀升和国内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一面却是LNG产业的整体低迷和亏损。不难看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LNG产业的整个上中下游都存在复杂的问题。
逆境之中,LNG全产业链企业开始抱团取暖。类似2013年陕西LNG企业"斗气"中石油的行为也逐渐演进成为企业呼吁国家直接出台减免税费、降低气价、补贴气价,进而扶持整个LNG产业。
目前面临的全行业困境,是否仅仅依靠扶持政策就可以解决?油价一轮又一轮下跌的冲击,是否检测出了LNG真正的市场容量底线?在扶持政策之外,LNG产业又需要寻找哪些富有潜力的消纳市场?
然而,在探寻解决方案的背后,也许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LNG产业是如何从备受关注的新兴行业,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困境?中国的LNG行业未来走向又将如何? 逆转的市场
从2011年开始的国际LNG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改变,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LNG目前以及短期内都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HIS公司中国能源服务总监周希舟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LNG市场已经从过去几年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供给已经逐渐超过了需求。
据HIS公司统计,现在全球LNG的需求量是2.5亿吨,正在兴建以及计划建设的LNG项目总产能达到了12—13亿吨,这其中很大部分是北美的项目。到2025年,全球新增的需求也仅有2亿吨,全球的总需求大概在4.5亿吨左右的水平。那么,肯定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国内LNG工厂的建设速度却并不慢。从2011年至2014年,国内LNG工厂产能从332万吨/年增长至1684万吨/年,进口LNG接收站产能从2150万吨/年增长至3970万吨/年。
产能的快速扩张,背后不乏高利润的推动。一位LNG企业负责人对《能源》杂志记者说:“过去几年,LNG行业不说暴利,起码也是能引来很多人眼红的收益水平。”
国内LNG供不应求导致的高利润市场在2014年发生了改变。以LNG液化工厂为例,进入2014年之后,液化厂利润长期徘徊在盈利亏损之间,甚至以亏损为主。
“现在液化天然气领域,不光是在上游LNG项目的建设,中间运力物流的操作,以及下游加气站的建设等,都存在盲目无序的发展。上游产能过剩,中间运力过剩,下游加气站也是过剩的。上中下游都在亏损,这是非常畸形的一种发展模式。”宁夏哈纳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商务经理韩小庆说,“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液化厂效益的低迷与替代能源的崛起紧密相关。广东潮州地区被称为中国瓷都,潮州陶瓷更是广东省著名的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之一。这里庞大的陶瓷企业群体经过数年的培育,几乎都是使用LNG替代LPG作为燃料。
但是从11月份开始,广东潮州的陶瓷企业陆续已经出现了逆替代的现象,原本使用LNG的企业,已经逐步改成了使用LPG。到了12月份,替代率已经高达50%。而这背后的推手就是价格。同等热值情况下,LPG的价格是LNG的80%左右。
事实上,不仅是潮州的陶瓷业。在原本LNG被寄予替代能源厚望的多个产业,都纷纷出现了逆替代的现象。国际油价的下跌和国内天然气价改的两道闸门,似乎正在关闭着LNG扩张大潮的继续前进。
价格之钥
尽管LNG的出现改变了天然气的储运模式,但是并没有能够颠覆管道气在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因此,LNG并没有能够形成独立的全球市场和价格形成机制,在亚洲等国际主要LNG消费区域,价格更多参考油价,甚至挂钩。
2015年1月23日,新年伊始,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病逝,萨尔曼王储随即继任为国王,并指定第二王储穆克林成为王储。
原本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发生首脑变动对国际石油市场可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但是在国际油价近乎雪崩般下跌了半年之后,这点刺激似乎如泥牛入海,引不起半点波澜。
的确,油价正在继续探向无人可知的底线。但是最先承受不住下行压力的,却是与油价挂钩的LNG。
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日本原油清关价格下跌,进而影响与JCC挂钩的长约LNG价格。作为亚洲LNG价格的风向标,日本长约LNG价格一旦降低,或将使得采购商更多使用长约LNG,减少LNG现货采购。
日本是亚洲市场主要的LNG现货需求地,日本采购量的下降,直接导致LNG现货价格大幅度下跌。
从价格层面来看,进口LNG价格下跌是有利于中国进口企业的。但是对于国内LNG厂商来说,这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LNG厂的气源价格是门站价,无法变动。这就导致国产LNG的成本基本维持不变。随着进口LNG成本持续走低,国产LNG已经被进口LNG挤出了东南沿海的市场。”上述业内人士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对于国产LNG来说,竞争远不止来自于进口LNG。和潮州的陶瓷业一样,很多原本被LNG替代了传统能源的行业,纷纷停止替代,甚至出现逆向替代。这其中以车船行业的柴油最为明显。endprint
“以LNG价格每公斤6.3元计算。柴油价格在5.5元/公斤的时候就和烧LNG在经济效益上差不多了。车主更不会从柴油改装成烧LNG。”一位加气站业主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LNG全行业的低迷从诱因上说,似乎都在指向一点。国产LNG厂的LNG产品价格居高不下,无法以价格优势和传统能源竞争。
“不同的LNG工厂有着不同的LNG原料气价格。”陕西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戴涛对《能源》杂志记者说,“宁夏、内蒙古一些工厂有存量气的份额,价格在1.6元/方或者是1.77元/方。一吨LNG光成本就比我们低1110元—1380元,算上运费比我们的成本还低将近1000元。”
由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工厂都掌握着不同数量和价格的天然气,因此就出现了市场上LNG价格一旦高于LNG工厂的成本价,各个工厂全部开工生产。而等工厂都开足马力生产之后,供应量上升,销售困难,LNG市场价立刻下跌,各个工厂又陷入亏损。
“价格看起来有波动起伏,实际上基本很难高过成本线太多,甚至只能维持在成本线上。尽管11月、12月进入冬季需求增加,价格有了抬升的势头。但是临近新年,下游很多企业已经放假,需求大幅度减少。西北、华北的LNG市场价格已经有了大跌的迹象。”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上调了天然气价格;2014年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第二次上调了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格调整。按照目标,2015年将实现与增量气价格的并轨。
“说是价格并轨,但实际上就是存量气的价格提高到和增量气一个水平,只不过是变相的涨价罢了。”有LNG企业人士直言不讳的说到。
从2011年在广东和广西试点市场净回值法之后,市场净回值法一直被认为是比较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但是随着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一批传统能源(LPG、LNG、燃料油)价格下跌,市场净回值法并没有及时地反应市场情况而被人诟病。市场净回值法在低油价时期的合理性似乎正在收到“挑战”。
在《能源》杂志的采访中,不止一位LNG工厂经营者和天然气终端使用者对低油价时期目前沿用市场净回值法核定的门站价格提出疑惑。更有人直言市场净回值机制是“符合中石油利益的计算方式。”
值得注意是,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表态中,他们所反对的更多的是具体的价格数字,而并非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机制本身。因为,即便是在陕西企业与中石油“斗气”矛盾最为激烈的2013年下半年,陕西地区的LNG工厂也可以实现近1000元/吨的毛利。
由此可见,市场净回值的定价并非不能为LNG工厂带来利润,而企业对于市场净回值的喜好程度则更多取决于这样的成本核算能否在急剧变化的下游市场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
金银岛分析师朱颖新对《能源》记者表示,天然气门站价上调之后,LNG加工厂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的车用、工商业用气量并没有出现之前那样的增幅,两头受困,导致国产LNG产业2014年一片哀鸿。
朱颖新说,今年1月份,国产LNG的平均销售价比去年同期下跌了800—1000元/吨,尽管如此,LNG的经济性在华东、华南等地区仍比不上LPG等替代能源。总体来看,经历了天然气价格改革之后,国内LNG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面对涨价之后的天然气市场颓势,价格主管部门也有计划适当降低调价的幅度。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某官员透露,2015年的增量气和存量气并轨政策仍然会执行,只是增量气的涨幅目前看来有下调的空间,存量气也不需大幅上调即可使两者并轨。
而对于进口LNG,尽管目前国际LNG价格下跌态势难止,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未来十分乐观。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表示,LNG由于具有可独立于管道运输的优势,并且有可存储,灵活销售的特点,眼下国际LNG价格的走跌只是暂时的,随着各国的LNG生产项目的投产,以及接收设施和下游市场的建设发展,未来LNG市场还将会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如果2015年的价格调整幅度不再像2014年这般猛烈,或许LNG产业会再度迎来良好的态势。
非良性的市场循环
2014年12月30日,广汇能源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年产5亿立方米LNG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鄯善工厂)整体停产搬迁至甘肃酒泉的煤化工项目地。
尽管广汇方面并没有明确搬迁的原因。但是鄯善工厂气源价格将会从1.7元/立方米上涨至2.29元/立方米,是一个足够合理的解释。因为这意味着鄯善工厂每年将多支出成本近3亿元,而鄯善工厂11年的累计净利润只有13.79亿元。
“从中国LNG兴起之后,西北地区就是LNG主要产能聚集地。”马延明为解释到,“但是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原本的区域优势不复存在。而之前开工建设的产能,今后还会陆续投产。增加产能过剩的问题。”
西北地区的陕西、内蒙、新疆等省份都是中国天然气生产的主要省份。尽管随着西气东输管道和陕京管道的陆续投产,西北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可以运送到东南沿海等主力消费区。但是下游消费市场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天然气储运的特殊性,尽管国家禁止利用管输气生产LNG,但是这一产业还是在西北地区陆续出现并不断发育。
这些最早的LNG工厂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获取气源,再运输到没有管道气和东南等缺气地区,获利丰厚。“高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使得陕西或者说整个西北地区产能和产量在数年之内大幅度增加。”
事实上,LNG的行业危机在2013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在LNG产能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下游的需求反而出现了放缓的迹象。这集中体现在LNG槽车增长率和LNG加气站增长率的下降。
进入2014年,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减弱、LPG、燃料油、进口LNG价格随着油价下跌交替影响着国产LNG的产能释放。最终,整个LNG市场产能出现了严重的过剩,这才是LNG工厂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更糟糕的是,原本就已经很狭隘的下游市场并没有能够得到行业的健康开发。在上游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下游企业应该有着更强的盈利能力。但国内LNG加气站的利润却并不理想。
据《能源》杂志记者了解,浙江省新建一个加注量为1.5万立方米/天的LNG车用加气站,建设成本超过800万元。在天然气进销差价低于1元/立方米,且不计算土地成本的情况下,即便是每天满负工作,成本回收周期也在10年左右。
“LNG是一种新的能源类型,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来培育消费市场。”南京苏能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带着略有些激动的声音说,“但现在的情况是先期开发的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期却出现市场的无序竞争。山东一个物流大县就出现了两家燃气公司现行开发LNG加气站和车用市场,成熟之后,各类企业一哄而上大打价格战。这样的情况下,哪里会有企业会有意去培育消费市场呢?”
在1月16日举办的全国液化天然气产业联盟大会上,糟糕的市场让会场的气氛并没有即将迎来新年的喜庆。在诸多的议题中,大多数企业还是将焦点放在了天然气价格和国家的优惠政策上,对于如何在未来培育出更多的消纳市场,并没有过多的讨论。
如果在2015年油价继续保持在50美元/桶的地位,那么无论是进口LNG还是LPG和燃料油,都会对LNG的市场继续产生冲击。这也就意味着LNG一直以来的经济性优势将一去不复返。
“国内各个LNG工厂如果继续考虑用价格战的方式来增加用户、参与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一个可行的道路了。”卓创资讯天然气总监刘广彬说,“更好的方法应该是寻找新的下游销售渠道,拓宽LNG的行业视野。这远比目前以价格手段参与竞争要有效的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