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授课方式改进的探讨

2015-03-31 05:33:19
大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生课程

谢 凡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授课方式改进的探讨

谢 凡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近年来,高校频发学生安全事故引起社会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针对大专院校在校授课时间少,安全教育无法深入开展,师资队伍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录制特色教育视频、开展队伍建设等相应对策。

大学生安全教育;大专院校;授课方式

1 引言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近年来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大专院校异军突起,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所合格的大专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怎样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逐渐成为大专院校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1]调查显示:36.36%的同学有过“偶尔丢东西”的经历,25.9%的同学表示“见过消防器材,不会使用”,11%的同学认为在寝室使用热得快“出了问题也能很快解决”。这些调查数据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大专院校,但大专院校的学生在安全方面存在懈怠、侥幸的心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大专生存在“在校学习时间本来就短(广西大部分地区的大专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赶紧把专业知识学到手,早日走上工作岗位才是上策”的心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提出若干《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的改进意见。

2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授课存在的不足

2.1 教学手段单一

大多数大专院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就是将课本的内容放映在PPT上,结合一些案例简单的讲解安全知识,PPT内容丰富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是大专院校在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教学时间分配不足

“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大专甚至本科院校,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的总课时量有限,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项必修课的基础上,《大学生安全教育》也“瓜分”本来总学时就不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块蛋糕,就没有分到太多的授课时间,这一特点在只有2年在校教学的大专院校显得更为突出,由于教学时间不足,大大限制了教学方法的运用。

2.3 教学内容深入不足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本多分为:国家、网络、心理、交通、人身、财务、消防等10~15个常见专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面面俱到的讲解各个专题,就需要花费至少10-15个课时。较多大专院校在权衡了思政教育的各个学科后,最后主要削减的都是安全教育课程的时间 。因此在40分钟内完成一个专题的讲解,通常讲解完基本知识和常见案例都已接近下课,再深入讲解预防方法则需要更多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不足导致了教学难以深入。

2.4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起步较晚,在各大高校的师资队伍有待改善。目前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授课教师主要由保卫干事、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拥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保卫干事大多缺乏在教学一线授课的经历,讲课表达不清;经常召开班会接触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缺乏身边的案例,授课缺少吸引力。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信息交换滞后也时常导致最新鲜、最贴近生活的案例没能及时传递给学生,课程缺少类似《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成熟学科的专业带头人,提升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亟需解决。

3 加强大专院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

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和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是各大专院校一个较好的选择。第二课堂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开阔,是可以承载更多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阵地[2]。广泛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消防安全演习、反恐防暴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课外活动,是走出“教育在课堂进行”思维定式,解决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体会不深,有效补充课堂讲授内容的重要方法。目前这一方法在大专院校运用得较为普遍,师生身心互动的教学交流,情绪高涨的教学气氛和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受到师生的欢迎。但上述活动如果没有通过系统的策划和组织,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只是每学年例行的几次安全教育活动,例如:学生参加完一次疏散演练,如果现场没有老师系统的在演练前后讲解,学生事后可能只记得跟着人群兴冲冲的在烟雾里跑了一阵,根本不知道奔跑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一次演练活动变成了为开展教育而专门举办的活动,甚至在一些学生眼里成了“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的活动”,演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每个学院从上至下转变思维,一是学院要转变思维,每年应对安全教育第二课堂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二是中层部门要转变思维,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系部、保卫处等多个部门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结合大专各专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教育计划,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只是单由1-2个部门组织一场演练就草草收场;三是教育者自身要转变思维,将以往的“应付安全检查”的思想转变为“主动开展教育”,身体力行,主动示范,耐心的开展安全教育。第二课堂能达到的最终效果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提高其安全意识。

3.2 制作视频开展专题安全教育

在大专院校现有的课堂设备中,最简单直接的教学方法就是视频教学,其图像、配乐、讲解往往给予学生最直接,印象最深刻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安全教育视频,均来源于互联网热点或由教材出版商提供,有的视频案例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观看时难以引起“共鸣”,教育效果欠缺。

笔者提出由各高职院校结合专业实际制作贴近生活的安全教育视频,是一种极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每个视频的长度约5分钟,内容主要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实训安全、实习安全教育等,其中前四项是属于有共性,不分专业的“共享视频”,最后两项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独有视频”。“共享视频”主要根据各高校的建筑特点、地形、宿舍结构和防范重点现场取景录制而成,由于各高校的地理位置、人员结构、周边环境不同,其实每个学校的“共享视频”也是该校的独有视频。“独有视频”则根据各系的专业风险录制,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往年路桥系学生时常在实习或工作期间死于煤气中毒或伤于工地事故,汽车系大多为男生偶尔会发生酒驾醉驾等交通事故,女生居多的管理系历年常有“拜金女”被骗入传销组织等。学校的各部门要善于搜集案例,汇编成册,精选独特拍摄成教育视频,有了这些5分钟的小短片,各系就可以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教师不仅仅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播放,在实训课、基础课、就业指导课甚至周末班会都可以反复播放,让影片中的几分钟“共享”和“独有”教育深入学生内心,使其有“身临其境”甚至“触目惊心”的感受,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形能迅速想起这些反复播放过的小视频,时刻达到提醒、警示、防范的安全教育目的。

3.3 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得发展需要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带领、支撑,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哪所高校专门配备安全教育课教师[3],安全教育主要外请专家或民警到校讲座,或由班主任、辅导员、保卫干事负责,大专甚至本科院校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力量都比较薄弱。加强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进行:

(1)学院领导应重视师资。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室,指定专门负责人,增加任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学校内各部门的沟通与联动,增加投入支持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校本研究,鼓励科研带头人组织教师申请市级、区级课题,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等,多管齐下培养高素质的安全教育授课教师。

(2)任课老师应转变思维。当前的安全教育任课教师主要是将课本的知识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并没有建立“可持续教育”的思维。人们常祈祷家人安康,但安全作为陪伴人一生的事物,在教育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任课教师应将安全教育提到一个足够的高度,而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消防、交通安全的案例敷衍了事。例如想方设法把“我要安全”这句话提升到与“我要赚钱”、“我要成功”等学生常见思想相等的地位,经过教育后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想起,让被教育者形成一种理念或思维,逐渐的培养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意识。

(3)课程建设应结合专业特点。比起知识密集型的本科院校,大专院校的普遍特点是重技能、重实践、重运用,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会更多的作为一线工作者参与体力劳动,如:同样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本科院校的学生很可能是在室内绘制图纸、计算造价,而大专生则可能分配在实地测量、勘探现场,虽然待遇相近,但大专生无形中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因此大专院校的安全教育教师更应将专业安全研究透彻,剖析每个专业的安全死角,常见隐患,积极探索符合学院专业的安全教育方法,从专业特色入手,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

[1] 郭薇薇.农克锋.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J].传承,2012,(22):86-87.

[2] 姜宁,何景阳,刘莉.论高校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J].北方经贸,2010,(11):121-122.

[3] 高晓兵.浅谈普通中专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32.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Safe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caus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soci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d jointly issued and Require All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Should Offer "Safety Education Course" to strengthen Students' Safety awareness . For The issues Of less time in Education,Lack of Teachers, Unable to carry out the Safety Edu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Should Strengthen " The Second-Class Education”, Record Some video of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Team building.

safety education;Junior College;Teaching methods

G64

A

1008-1151(2015)03-0145-02

2015-02-10

谢凡(1983-),广西南宁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政管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大学生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海峡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
物理与工程(2014年2期)2014-02-27 11:22:21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