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是地球“第三极”,在测绘者眼中珠峰的历史就是一部测绘史。
1719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我国清朝派员对珠峰及其附近的边境地区进行勘测时,发现珠峰为我国最高峰,但没有高度标记。公元1721年,清朝政府编绘的《皇舆全览图》采用“朱姆朗马阿林”这个名字来命名珠峰,并精确地标出了其具体位置。100多年后,英国首席测量师乔治·埃佛勒斯在1830~1843年间调查印度地区才发现了珠峰,并命名为Peak XV。
1852年,印度测量局调查员华夫用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出Peak XV高度为8840米,并更名为Everest,以纪念乔治·埃佛勒斯。但是,乔治·埃佛勒斯本人对此有异议,他认为依照地缘政治,这座山峰应保留它的本土名称。在尼泊尔,人们称其为萨迦玛塔(Sagarmatha),意指“天后”;西藏人民则称珠穆朗玛Qomolangma,意指“世界之母”。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要“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绘制珠峰地区地形图”,并将其列入新中国最有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的“填空”项目之一,交由国家有关部委论证实施。1949年,我国草测的珠峰地区地形图标记了珠峰的位置和地形;1958~1960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动中测绘工作者在绒布寺河谷开阔地段丈量基线,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基线端丘高程并进行天文观测,获得珠峰高度为8882米。但是这个高度是不准确的,水银气压计测量时存在较大的误差。
1966~1968年,珠峰登山科考工作全面展开。珠峰科考队分为五个专题组,云集了当时全国测绘界的精兵强将,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的施测方案,在珠峰北侧海拔5000米以上6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展开了三角、导线、天文、重力、水准测量,为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和精确绘制绒布冰川地形图,建立了可靠的控制基础。
例如水准观测,从中尼公路南侧岗噶乡水准点(海拔4390米)开始,跨过热曲藏布河,沿其东岸翻越达格勒山口,进入扎噶曲(绒布河)河谷,顺着简易公路逆河南上到海拔5000米的绒布寺,再经过绒布德寺到东绒布谷口,一站站的测量终于将水准点推测到海拔5693米的高度。
岗噶—东绒布谷口水准线路长约70公里,最后一公里的线路最难测,地形坡度在45~72度间,高度差约380米。该水准点距离珠峰13.85公里。与此同时,夜间观测星辰的天文组,已将天文点布置在距离珠峰10公里的绒布冰川谷中;重力点也布置在距离珠峰仅4公里之遥的雪地上;三角观测者总共布置了39个三角点。在没有测量觇标的情况下,交会测量珠峰顶部,取得了不同时段的观测资料。
珠峰的地形在观测者眼中酷似一支横卧的鞋底。在定向风的吹蚀下,峰顶南北宽约1米,东北长约10米。29位观测者以不同角度观测峰顶,交会方向线散布在6平方米范围内。由于没有减去峰顶的积雪厚度,1972年底计算出珠峰高程为海拔8849米。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峰顶高程值,必须在峰顶设置觇标和测量峰顶积雪厚度,此项任务便由中国登山队登顶队员带为执行。
1974~1975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动再度展开。测量组将重力点布置到7790米的高度,距离峰顶1.9公里,天文点观测到海拔6300米,距离峰顶7公里。1975年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我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这一精确数据,是我国测绘工作者在距珠峰峰顶7公里至20公里、海拔5600米至6300米的10个三角点上交会观测,并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测量数据后,依据青岛黄海验潮站建立的水准原点,经过理论研究、严密计算和反复验证,扣除了峰顶积雪深度后得出来的。它的最大正负误差小于0.36米。因此,这一数据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