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文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公共部,湖南岳阳414000)
思想是抽象世界里的精神太阳,无所不在。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要有思想,是针对所有课堂教学而言的,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课堂教学要有哲学思想。哲学思想存在于各门课程之中。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我们习惯于听别人怎么说,组织怎么讲,唯独把自己排斥在外。当每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淡出后,就没有个体的位置了。而个体是哲学思想的根基。众所周知,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科学体系,也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知道亚里士多德是怎么哲学的,马克思是怎么哲学的,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对各门课程的哲学思想更是不知所云,因为很少有教材说到这个问题,也很少有老师讲到这个问题。其实,各门课程体系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逻辑体系则是没有浮出水面的巨大存在。逻辑体系就是要看其逻辑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经常说数学是铁的逻辑,那是等于告诉学生,你必须顺着逻辑关系判断推理论证,这样才会掌握真的知识体系[1]。有哲学思想的照耀,人就会独立思考主动思考,就会坚定追求真理的信念,成为知识的主人,反之则会成为知识的奴隶。
课堂教学要有专业思想。有多少门专业课程,就有多少种专业思想。有多少人讲专业学专业,就有多少专业思想。问题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已从基础教育蔓延到高等教育,弄得大家只知道讲知识点,只去考试得分数过关。加之就业基本与专业不挂钩,故专业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难觅踪影。如今大学生专业意识淡薄,专业观念淡薄,专业追求淡薄,在选专业时,都选容易过关好学的,在专业实验或实践时,都喜欢动手抄而不动手做,在做论文设计时也是以粘贴复制为主。大学四年,几乎没受过良好的正规专业训练。由于没有专业思想的引领,很多学生沉溺网游成为地道的网虫,很多学生沉醉于情感世界不可自拔,荒废学业,很多学生生活在空虚中混混噩噩。应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专业思想教育缺位息息相关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展开专业激励。所谓专业激励,说白了就是事业激励。学工科的要当科学家,学土木的要成为建筑师,学化工的要成为发明家,学法学的要成为大法官,如此类推,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培养目标,以此刺激大学生,让他们去追求理想,善莫大焉。
大学是学习的沃土,也应是学术的沃土。大学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应是学者。在西方,一般是把教授和学者混为一体的,在中国,教授至少是个有学问的人。然而,当下的国内大学,教授仅仅是一种职称或是一种职务,与学术很难完全挂钩。尤其是在课堂上讲课的教授,基本上是一个教书匠。而在搞科研学术的教授,则很少出现在课堂上。于是,一个奇怪现象出现:我们的大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无学术可言。
问题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没有播种学术之火。如今的大学课堂,酣然入睡的如入无人之境,拍拖的成双成对旁若无人,准备考研的沉迷英语或翻阅指定书目,真正听课的微乎其微。老师想与学生互动也不可能,站起来的学生哑口无言或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境况不仅仅出现在重复的基础课政教课,连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不可幸免。学生总觉得所开的课程没有作用,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老师也不能回答学生的疑惑。于是,老师就照本宣科地念经,即使运用多媒体也是照样画符,完成任务了事。学生虽说有作笔记的,但大多是抄笔记抄作业抄实验报告。到期末,老师把复习提纲重点一划,学生就去花一周时间背提纲,要知道他们是应试考试的高手,不用说,很多人能顺利过关。皆大欢喜的结局是4年所获甚少。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加大学习压力,增重学习负担,推动学术创新。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学术启迪,学术引路从课堂开始。要想给学生以学术引路,老师必须先有学术攻关。没有自己的学术,怎能给学生以学术?很多老师错误地认为,教材无学术。许多老师的学术研究也是与所教专业无关的。那就是在为职称而学术。大学老师的标志就是有学术功力,能做开拓性的研究。一般而言,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学术的结晶,且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一个人一旦找到一个路径,就可穷毕生精力而追求之[1]。知识的海洋光怪陆离,学术的殿堂魅力无穷,进入其中就会乐此不疲。老师要当好学术引路人,这点特别重要。
其次,在课堂上老师要布置学术任务。学术有低层次的,也有高层次的。大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去研究高深课题。学术研究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不打好基础,要从事学术也难。布置学术任务的好处是,激励学生去读书,去作实验,去搞田野调查。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思考与学术有关的事。开动脑筋搞学术研究,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带着问题学,是最能掌握知识的;为着学术学,是最好的学术训练。这样就会使轻松不再,而学习生活也会变得充实。
学术的薪火传承是有讲究的,学术的环境需要营造。目前大学阶段的学术氛围不浓,非学术活动成为大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与老师没有带领指导学术活动有关。所以,老师一方面可以单打鼓独划船去搞科研,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给学生以课题或项目,既传帮带,又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攻关。人的潜在能量很大,发掘得好,很多大学生将会脱颖而出。把学术活动从课题转移到课外,大学校园里的学术活动就会蔚然成风,大学生学习也会生龙活虎。在学术领域龙腾虎跃,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一堂课的结构是管总的,内容结构自然至关重要。不管是理工类抑或文法类,即使是音体美的课程,都是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大的结构存在,这是固有结构。但并不是有了这个教材上的结构就可高枕无忧。很多老师不太注重结构问题,认为重新结构大可不必。所以他们就顺着教材的顺序一讲到底。很多都是讲到哪算哪,讲完算数。殊不知,一个大结构是由无数小结构组成的。如何把这些小结构变成一堂课的结构,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必须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在一个教学单元内,把概念表述清楚,把论据来龙去脉摆得一目了然,把重点难点安排妥当,用时间段来框住,使一堂课浑然一体。这样还不够,结构只是一个框架,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结构再美也吓人,只有框架没有装饰再好也是毛坯。所以,会讲课的老师就是一个包装师,他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结构进行装饰。因此,增补一些前沿的科学进展内容,或介绍一个与内容相关的科学家,或讲述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或指出一个有待进入的学术空间,都将使这堂课的结构光彩夺目[2]。
一堂课的形式结构也很重要。课堂教学的内容可能不变,但课堂教学的形式是一定要变的。虽说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也可影响内容。因此,形式结构更具个性色彩,更具私有意义。结构私有,说的就是形式结构。一个人的私有化的东西越多越好。所以,不同的老师在三尺杏坛上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这取决于他所创造的形式结构不同。课堂教学的形式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老师在那里说、板书、提问、解答,或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则在下面听、作笔记、回答问题、或作其他的事。但由于课程内容有思想、有知识、有疑难,是一种智慧游戏。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有好的形式,教室里的氛围轻松和谐,老师可以眉飞色舞,学生可以如沐春风。反之,讲课的喉干舌枯身心疲惫,听课的东倒西歪味同嚼蜡。目前状况是后者多于前者。这是因为,很多老师由于出现职业疲劳,已失去以往的激情,不太讲究教学的艺术形式,更谈不上精心营造,经营教学。而受扩招的影响,九零后的学生不太会主动学习,整个教室里讲课的辛苦,听课的也辛苦。事实上,教学是智慧的博弈,是形式的比拼,出新是稳操胜券的法宝。而形式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只能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幻想一劳永逸的形式没有。不过,谁能创造出独有特色的教学形式,谁就能笑傲讲坛。
一堂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结构中要有学生参与的内容。在一堂课中,老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合起来教学相长。有的老师在构思教学时,考虑得多的是如何开头如何进入如何板书如何提问如何有条不紊,都是从教师这一维着想的。虽说驾轻就熟,但却不能如鱼得水。是因为没有为学生一方着想。只有一方的主动,没有另一方的主动,教学气氛不会活跃。困难在于,大学老师与学生虽然在一个教室里,但彼此都很陌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更不了解学生。学生不知道老师何姓,老师不知道学生何名。由于学生多,老师对他们的情况知之甚少。不了解情况,就不能针对实际对症下药。学生那一维缺位便在情理之中。自然,也有人考虑到学生的在场,有过为他们的设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根本不配合,站起来回答要么一声不吭要么懒洋洋毫不在乎或敷衍了事,让老师哭笑不得。久之,就不再理会学生,只顾自己讲。显然,这样的教学是有毛病的,是没有质量可言的。大学课堂的互动,更多的是思想的互动,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思考,有没有求解的欲望,有没有钻研的冲动,有没有创造的激情,这是高级的内在互动。一堂课要是把学术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那才是真正的成功[3]。
一堂课的结构重要,但其功夫却在备课。教师上课,为的是学生学懂弄通。为此而使尽浑身解数。大学的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教学,也是思想的传道,还是学术的传播。如今衡量教学结构好不好,并不是谁会讲谁的教学结构就好,有嚼头的课一样受人喜欢。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谁备课下了功夫,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一本书教一本书,教案几十年不变,而有的人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不断更新,两者差别很大。没有智慧勤劳和汗水的付出,就不可能有精彩的教学。做好课堂以外的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1]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