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部 周 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宣传教育了很长一段时间,据说上海的小学生几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又据《文汇报》(2015年1月1日第3 版)报道,去年底,武汉为争取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街头巷尾向市民抽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此想到,大学思政理论课教育改革的情景化实践的迫切问题。止于熟背的脱离生活情境的教条,好比空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政课,对于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没有价值的。本文试图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来讨论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情境化教学改革,既希望能在大学思政课的情境化实践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希望思政课的情境化实践改革能使得大学思政课更富于实效性。
1.大学思政理论课情景化教学引入的紧迫性。大学思政课引入情景化教学既是历史必然,也是教学的无奈。情景化教学源于中小学课堂,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或真实生活中体验知识,从而获得教学的成功。之所以要在大学思政课引入情景化,是因为大学思政课的许多问题已经凸显。
尤其是教学手段僵化的问题,例如,其一,现代大学思政课仍采用传统灌输的教学手法,几乎不考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其二,课程的内容抽象度太高,理想化太重,只讲积极面忽视消极面,理论脱离社会实际的情况引起学生不满;其三,与学生的关注点差异过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思政课大谈政治理想的同时,学生早已对政治不感兴趣。 针对这些问题,丰富思政课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迫在眉睫。
其实所谓大学思政课的情景化教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课程。然而,“由于受经费、师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课外实践教学开展得很少,即便有所开展,也只是蜻蜓点水。” 而即使仅有的所谓实践课,其实也是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的。比如很多学校为了“化繁为简”,往往让学生在规定范围内选择一个问题,或是进行问卷调查,或是制作PPT。一旦学生不重视的话,只能流于形式,最终的实践成果也不过是一个缺乏任何技术含量,甚至相互抄袭的赝品。学生从中学不到东西不说,还浪费了老师的时间与精力。
2.大学思政课情景化教学的优化。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情景化教学,不是要学生简单地完成一个有时限的作业。而是力图营造一套生活情景,让学生直接生活在这个情景中。让他生活在这个好的制度下,直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而书面作业作为一个形式根本不重要,因此不需要最终完成一份书面作业。
优化的情景化教学需要两个部分组成,校内生活与社会生活。校内生活是可控的,可以由各校社科部联合学工部、校团委、后勤部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校园生活制度,让学生直接生活在其中,这就是一个德育的过程。而社会生活其实是一个大德育的理念,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换言之,就是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从而达到培养人的目的。本文打算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入手,来具体讨论大学思政理论课情景化教学优化的问题。
1.三重实践主体。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前,我认为,必须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核心价值观进行认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里指出的一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即国家、社会、个人。换言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是个人的实践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是国家的实践价值。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入分析,意即不要把国家、社会、个人理解为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而应该作为三层实践主体。
也就是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奋斗目标,国家就是它的实践主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团体就是它的实践主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的价值准则,每个社会人就是它的实践主体。
2.实践主体的分工与互渗。工作需要分工,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也需要分工,主体不明确,努力方向就会迷失。国家、社会与个人,就好像不同能力的人,能够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可以笼统的说,每个人都要践行核心价值观,但除非国家与社会作为实体参与,否则“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使个体倾尽全力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很具体的行为规范,只有具体个人才能践行。所以说,三者需要不同的实践主体,因此分工很有必要。分工明确了,落实落细才有可能。
分工是一个方法,而实际上,实践主体之间是互渗的。互渗就是互相影响,而非彼此孤立。比如个人组成社会,社会形成国家,国家力量是个人力量凝聚的结果。又比如说,国家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就必然需要社会成员的爱国、敬业,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需要个体成员都做到诚信、友爱,努力提高整体素养。个人层面的价值实现了,那么国家层面的价值也就容易实现。同样的,社会若能做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那么社会个体才能热爱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爱他的国、敬他的业,且与人交往才能诚信、友善而无后顾之忧。简言之,国家、社会、个人是相互渗透的整体,在价值实现上,三者各有不同的分工,但又具有高度的关联。反之,如果有一方做的不好,那么这个整体就会出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思政课的教育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先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只有实践主体的明确,对于在思政课教学实施上才能有的放矢。这里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与“正义”两个条目的情景化教育为例,来说明大学思政课情景化教学的可操作性。
1.校园内的情景化教学的实施。“和谐”这一价值观内容很丰富,这里仅谈谈人与环境的和谐问题。人与环境的和谐涉及了三个层面,即国家的政策指导,社会的监督机制,个人的观念和行动。如我国垃圾分类的实施,国家早有政策指导,到处设置分类垃圾箱,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国家作为实践的第一主体做好了。而社会这第二主体却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实施制度,没有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前两个主体有一者没有做好,直接助涨个人层面的懈怠,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很少,路上的行人也不会刻意区分马路边垃圾桶的分类情况而扔垃圾。个人与环境不和谐,也就直接导致了国家与环境的不和谐。
情景化教育能做的就是,在学校营造一个垃圾分类的现实环境。笔者以为,大学是最有条件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教育的地方。首先,每天会生产大量生活垃圾大学生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其次,学校后勤制度保障了统一的管理;第三,社科部与学工部、后勤部能够在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搭建对话平台,形成一个德育联动体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从没见有大学认真宣传过垃圾分类思想,这就是学校教育严重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没有真正为社会服务。思政课可以高谈阔论地讲生态文明,却从不知道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
其实,学校要做的就是制定一套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比如社科部专题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学工部进行宿舍垃圾分类指导与管理,后勤部派专人对垃圾堆放处进行监督。三者联动,保证垃圾从宿舍到回收站,始终处于分类状态,营造一个垃圾分类的生活环境。
只有让学生在垃圾分类的环境中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才能根植。将来他们进入社会,自然也能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了,这比较一份不真实的调查报告有价值的多。
2.校园外情景化教学的可能性。校园外的情景化教学是不可控的,但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可以提出来。德育不是知识传授,而是价值观影响。走出校园,社会风气就是影响价值观的重要教育资源。
比如“正义”,要让学生懂正义,理解正义,实践正义,首先要营造一个有正义的社会。正义社会营造的实践主体是社会大众,这也就是为什么需要首先讨论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的原因。2010年无罪释放的杀人犯赵作海、2014年平冤昭雪的呼格吉勒图、至今还悬而未决的聂树斌案,都让人感到社会正义或是迟到、或是尚未来到。社会真实与课堂内的阳光说教往往差的太多,然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都成了明白人。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十次犯罪为祸尤烈,因为这些犯罪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源头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国家做了不少具体的改革,比如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出台了一系列覆盖刑事诉讼活动侦查、批捕、起诉、审判等全部环节的工作性意见,形成了一套防错纠错的“制度链”。办案机关必须对任何审讯都全程录像,且在看守所进行。法院必须坚持疑罪从无,亦不得作出任何留有余地的判决,同时确保司法公开透明,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权、申诉权等。
公平正义需要社会这个实践主体来实施,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公平正义的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公平正义如能形成风气,就一定能影响人,当然不仅仅是大学生了。所以这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不仅在校园内,也在校园外,这是现代德育的基本理念。而课外的德育,其实就是情景化教育的最好方式。然而,校园外的情景化教学是无法统一操作的,但无法统一操作不等于就可以置之不理。高校的社科部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学术机构应该与行政部门配合,形成更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形成一个所谓全息的德育模式。
总体来说,思政课或德育课的情景化教学改革的优化是完全有可能的。校园内部有足够的情景化实施的条件,而校园外一系列惠民的改革措施在不断释放,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足以培育良好价值观的环境下并非遥不可及的。质言之,情景化教育的优化就是德育的生活化,走出课堂,营造环境,这是激活大学思政课的一把秘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