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董晓辉 徐 淼 宋国清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需要大批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各种技术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就业前景。从近年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性工作,而企业需要既懂本企业业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过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虽然采取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的教学方法,但仍然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
教材内容滞后于企业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工学结合就是改变以往单纯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状况。让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到企业中去,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自己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有工作经验,在学习中学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
高职高专院校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与企业合作成立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本校教师带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这样能更快更好地培养企业急需且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由本校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这样,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企业及时反馈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校根据反馈改进教学工作,学生也在顶岗实习中为就业打下了基础。
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高专院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完善教学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结合不同的层次,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
(1)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更新
高职高专院校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和企业进行深度调研,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建议,将教学项目进行调整,教学项目的制定要以企业实际的需求为契机,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的动态。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教学目的是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第三学期学生见习,由系联系企业,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在见习期间,由本校专任教师带队,让学生在见习期间开阔视野,结合当前就业的情况和自身爱好,选择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的方向。第四、第五学期给学生集中安排实践环节,采取项目驱动方法教学,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能力提升的原则。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在校期间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培养了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聘请一些本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职工作为本校的兼职教师,并给本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开设讲座;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本校教师的职业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让教师深入到各企业,做专业调研,指导学生做好顶岗实习。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应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接触未来工作岗位里出现的项目,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张 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全程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