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胡盛安
沈阳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单秀峰
饲料加工工艺学是饲料科学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该课对口饲料行业的饲料加工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饲料厂所用到的设备结构和生产工艺。学生学习该课程是为了在饲料行业从事相关工作,所以该门课程不单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学为所用、学能所用。
现行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学习专业课之前要先认识实习,了解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建立感官印象;学习理论课后再进行生产实习,对所学习的知识在工厂中摸排比照,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具体联系。但在实际理论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认识实习的印象已经模糊,也还没建立起理论和实践的具体联系,在授课中很难让学生融会贯通、事半功倍,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重要。
理论教学不能很好地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是应用型学科的普遍现象。学生学完理论课后,一般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动态链接。但由于近几年就业的压力,使学生不得不提前就业,有的提前一学期,长的提前近一年,这样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就被压缩或完全不能参加毕业实习。所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显低下,参加工作后要有很长时间的见习期,更有甚者刚毕业时连工厂的主要设备都不认识。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确实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保持和精化传统教学手段的前提下,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通过请进来(请饲料行业专家授课)、走出去(带学生到生产一线授课)的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
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中加入学生的实践学习环节,认识到实习是要解决感性认识问题;生产实习是要解决理论实践相联系的问题;毕业实习是要解决把学到的多门专业知识融汇到一起的问题。没有针对独立的学科安排实践教学学时,学生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很难接触到生产实际,学的知识不能从感官上加深印象和理解,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有条件的可以增加10%的实践学时,没有条件的在计划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压缩10%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应避免用在课堂教学上,这样就失去了增加实践学时的意义,应利用实践学时把学生带到学校的实验中心,让学生认识相关设备,了解设备构造,甚至拆解安装设备。
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是饲料厂主管生产的领导,也可以是负责技术管理的技术员。由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工作在生产一线,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他们在授课中讲授更多的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的是更直观、更切实的感受,没有理论教学的枯燥,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感知该门课程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懂得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场教学具体的授课地点是饲料厂的生产车间,使课堂上的平面教学过渡到现场的立体教学。饲料厂所用的生产设备,其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在课堂上讲授,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部分设备结构和生产工艺等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可以安排在饲料厂现场教学,拿着教科书对照设备,学生就更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饲料厂最常用的设备是锤片粉碎机,课堂上只能采用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传授知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立体概念;现场教学所用的教具是实物,环境是整个生产车间,身临其境,立体感更强,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结合更紧密。
教学实训厂是学生实习实训、教师科学研究的最好载体。厂址最好在校内,规模不宜过大,设备齐全、工艺完善就可以。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可以在教学实训厂授课,如设备结构、工艺组合的讲授等,学生也可以分组在这里进行实际的生产实习。同时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该实训厂进行科学研究,如检验新配方、研发新产品等。
教师队伍是教学环节的核心力量,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优质教育的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有一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所以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实践教学老师,这部分教师应是引进的企业技术人员,是经过培训或下厂锻炼的青年教师,也可以是实验室老师。实践教学老师或参与实践教学学时的讲授,也可以参与现场教学。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使学生更清楚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在生产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角色、进入角色,缩短了磨合期、实习期,使我们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