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许 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来说,其正处在转型发展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应该主动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站在一定的政治高度,不断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理论课教学工作,并利用这个重要平台,卓有成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政治可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针对当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改革的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早在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就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其重要性、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推进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年3月又印发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十年来,各地高校在贯彻落实“意见”和“实施方案”精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效。客观地说,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就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系统工程,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关联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师、教材、教法、教学活动、学生情况等方面都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又经常处于动态之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就应该是根据动态影响因素的不同变化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因时制宜地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当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概括为三个“三”,即“三个不完全到位”“三个还相互脱节”“三个有待加强”。
“三个不完全到位”是:其一,认识上不完全到位。学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事务性工作千头万绪。对学校领导来说,统筹兼顾、面面俱到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思考学校全面工作时,抓改革、保运行、建队伍、上科研、谋学科、强实力、促转型发展,当然是重中之重。客观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口号喊得是响亮的,但实际的组织领导和筹划布局的精力是不足的,投入的教学经费也是非常有限的,使思想政治教育华而不实。其二,队伍建设不完全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基础靠教师。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编较多,课时量大,疲于应付上课,真正用于自学进修提高和进行教学研究的时间偏少,影响自身素质提高。加之兼职教师的精力投入不足,队伍建设状况可想而知。其三,教学内容更新不完全到位。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的是统编教材,教材编写跟不上形势变化,还存在不少内容相互交叉重复现象。不少教师组织教学时偷工减料、照本宣科,也没有能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因而导致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炒冷饭”等情况。
“三个还相互脱节”是:第一,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期望相脱节;师资队伍状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不少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数量远远达不到规定的师生比,又自身培养周期长,引进好师资困难多,因而师资人手较紧,课务重,教师疲于上课,且多个班级合班上大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不满意。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素质而言,思想政治素质必须首先过硬。教师要真学、真信、真懂马克思主义,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产生教学激情,自觉践行教育使命。同时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课才能教得好,才受学生欢迎。但客观情况是多数地方高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不少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感到失望。第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相脱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是正效应关系。由于教学方法单一,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形式,学生产生厌课情绪。加之理论说教又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打不起精神,因而逃课的有之,课堂开小差的有之,咪咪糊糊打嗑睡的也有之,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第三,教学现代化装备与教学需求相脱节。教学设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虽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但效率低,吸引力不够。只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影像资料、影视片断等进行辅助教学,教学效果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而目前不少高校多媒体教室或微格教室以及教学扩音等装备不足,维修更新跟不上;不少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网络设备更新升级滞后,校园免费手机无线上网信号还没有做到全覆盖。
“三个有待加强”是:第一,资源整合的力度有待增强。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存在两个系统,一个是全校政工队伍系统(包括党群工团和辅导员、班主任),俗称“大思政”;另一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系统,俗称“小思政”。在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每一个部门多数情况都从本部门工作出发考虑问题多,相互合作少。特别是学校小思政与大思政如何兼容并蓄、共同发挥整体力量方面还没有更多的办法和措施。第二,经费投入的力度有待增强。学校办学方方面面都要花钱,各方面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在学校财务预算时,保教学、保建设、保急需也无可厚非,但往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投入与中央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第三,实践性教学力度有待增强。目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偏多,说教偏多,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够,即使组织了实践教学,但范围不广、深度不够,达不到理想的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各种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真正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照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要求,把握高校的新实情,不断加快改革步伐,夯基础、扬优势、除积弊、补短板,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坚持“红线”不动摇。所谓“红线”,就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实践教学等方面标准不降、内容不缩、时间不减,课堂教学改革只能是做加法和乘法,决不做减法或除法。
2.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许多要做的具体改革工作。一要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凡事有关改革的关键内容、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要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寻求新的突破,绝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改革成就。二要从本校实际出发,总结过去的改革经验,扬长避短,使优势更优;三要坚持问题导向,抓补短板。往往短板是决定改革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研究分析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弄清根源,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达到齐头并进的效果。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生活性、时代性、实效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考虑如何强化以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具体事例为素材,用实例诠释、讲解理论重点问题,通过实例来辩析理论热点问题,用叙事的方法启发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理论难点。教师必须坚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舞台,带头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素材,总结成功经验。并积极组织指导学生进政府机关、进工厂、进社区、进农村,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获得人生的真切体验,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知晓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树立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体制[1],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4.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重、德育为先。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就是着眼于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思想过硬、政治可靠、又专又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着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它素质起促进和提升作用。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更加强化教师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主动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示范,用榜样引领,用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1.大力推进“校本资源整合式”教学运行机制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的子系统,目前多数学校都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样的机构,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教学和研究工作相对于过去确实得到了加强和提升,但仍显得势单力薄,不少工作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党群工团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同时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若能通过资源整合,进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产生1+1 大于2 的整体效应,将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有价值的改革取向。一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整合资源。将大量的政工干部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范畴,利用其政治工作的优势,培训其合格的师资素质,分配其力所力及的课务(教学课务或实践指导课务),让其从台后走到台前,密切与学生的联系,促进工作的更加深入。二是在部门之间整合资源。与团委合作,带着理论教学的主题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或校内社团活动;与学生工作部门合作,改革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成绩与学生素质测评成绩考核办法,教师在考核学生学期成绩时将学工部门对学生学期素质测评成绩以一定的百分比纳入其中,学工部门在考核学生素质测评成绩时也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以一定分值纳入其中,这样“双向参照考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学校将“小思政”融入到全校“大思政”的全局中思考问题、布置工作,做到全校“一盘棋”“一体化”,有助于产生全校大贯通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局面。
2.不断深化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鲜活化”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既有常态,又存有变化。理论知识点既要讲透且达到一定深度,又要把学生讲通讲懂,抽象的理论怎样具体化,这些方面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组织教学都带来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教材不断更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大纲规定的知识框架里灵活有效地掌握。对教师而言,教学内容改革要达到“鲜活化”的要求,重心在备课环节,必须常备常新。一要用系统的观念备教材。拎出重点,删除陈旧,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补充新内容,编写必要的辅助教材。二要用“与学生换位思考”的观点备讲稿。贴近学生实际,遵循学生可接受的规律,做到复杂的问题通俗化,浅显的道理故事化,难点问题生活化。三要建立教学内容的资料共享通道。校内通过教师之间互传资料或建设小型教学电子资料库方式共享共用;校际之间也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学习交流的方式互通有无,把握最新的知识信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四要做到校内外教学内容研讨的经常化。不仅保持校内教师相互研讨的常态化,还要经常组织校际之间的教学研讨会,将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研讨的重要主题,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3.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方法“综合化嫁接式”改革。教学方法是构成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元素,选择好的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生的潜力,发挥师生之间配合的效益,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很多,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如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课堂教学方法,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一是要继承和借鉴传统教学方法。对传统的灌输式教法、因材施教法、循循善诱法、以身示教法、板书推演法等等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用改革的办法有取有舍,继承精华,扬其所长。二是要善用现代教学方法,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转变的需要,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热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使用对话教学、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配合理论传授,采用影像、动漫、戏剧展演、电影电视片断、小品集锦、微信答疑、故事串讲、红诗红歌等丰富多采的形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三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四要积极推进专题化教学。专题化教学就是分别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课程的各自内容归类为若干个不同的专题,课程之间相互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每门课教师按照自己的科研方向选择几个不同专题进行教学。这样做,既避免了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上课“炒冷饭”现象,又有利于教师对专门问题研究的深入,易于熟悉和把握讲课内容,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将来推行教师竞争性开课做好前期准备。五是全面推进“资源在线、学习自主”的网络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学习运用网络知识,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网上共享;主动开发适应课程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建立网上师生交流沟通和答疑平台、作业平台、考试平台,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多地占据学生网络活动空间,牢牢掌握网络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主动权、发言权、控制权。
4.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基地化、项目化、常态化、综合化“五化”改革。注重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改革内容,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实践教学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突出实践育人的功能,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指导。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落实指导教师、跟踪活动过程、保障经费投入、考核活动效果,让教学实践活动努力达到“五化”。一是实践内容系统化。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分别编写思想政治理论不同方向的实践教教材或教学指导书,形成系列化实践活动。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化。在较大范围内按照实践内容的需要和实用易行原则,选择若干个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走动实践或驻点实践。三是专题实践项目化。动员和组织全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各个党政部门和二级学院),结合本部门、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分专题申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项目,填写项目申请表,编制项目任务书,按学期或按学年组织项目考核验收结项。四是实践教育常态化。实践教育是感染力最强的教育,通过持久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周周有活动,一年四季不断线。五是成绩考核综合化。各门课程可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更灵活、更便捷和重应用的考试方式,彻底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方法,实行“三合一”综合考核评定成绩,即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取用各班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结合课堂情况等)占比、理论考试占比、作业成绩占比、实践成绩占比等四个方面的结果来综合评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
参考资料:
[1]王章维.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与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估指导手册(一)[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侯 勇,孙其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3]喻永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5
[4]王 跃,王 刚,王永贵.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
[5]魏良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六个突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